葎草:随处可得却罕为人知的奇药
葎草,又称勒草、黑草、麻葛蔓、葛葎蔓、葛勒蔓、来*草、葛葎草、涩萝蔓、苦瓜藤、锯锯藤、大叶龙五爪蛇干藤、蛇割藤、割人藤、拉拉秧(剌剌秧)、拉拉藤(剌剌藤)、拉拉蔓、五爪龙、洋涩巴蔓、涩巴勒秧、涩涩秧,多年生茎蔓草本植物。
株长1~5米,雌雄异株,通常群生,茎和叶柄上有细倒钩,叶片呈掌状,茎喜缠绕其它植物生长。3、4月间出苗,雄株7月中、下旬开花,花序圆锥状,花被5,绿色。雌株8月上、中旬开花,花序为穗状。9月中、下旬成熟。耐寒,抗旱,喜肥、喜光。夏、秋季采收。嫩茎和叶可做食草动物饲料。可入药。
中国除*、青海外,其他各省区均有分布;俄罗斯、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概述
①多年生或一年生之蔓性草本,茎粗糙,具倒钩刺。
②单叶,对生,3~7裂片,粗锯齿缘。
③单性花,雌雄异株;雄花成圆锥状的总状花序,花被5裂,雄蕊5枚,直立;雌花少数,常2朵聚生,由大型宿存的苞片被覆;子房1室,花柱2枚。
④瘦果扁球形,宽0.5cm。
生长环境
性喜半阴、耐寒、抗旱环境。喜肥,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生长迅速,管理粗放,无需特别的照顾,可根据长势略加修剪。(抗逆性强)
分布地域
常生于荒地、废墟、林缘、沟边等地。
全草含木犀草素、葡萄糖甙、胆碱及天门各酰胺,其他尚有挥发油、鞣质及树脂。全草中主成分为*酮类化合物,已分离出秋英甙(cosmosiin)、本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D-glrcoside)及牡荆素(vitexin)。另含胆碱及天门冬酰胺(asparagine)、挥发油。
清热解*,利尿消肿。用于肺结核潮热,肠胃炎,痢疾,感冒发热,小便不利,肾盂肾炎,急性肾炎,膀胱炎,泌尿系结石;外用治痈疖肿*,湿疹,*蛇咬伤。
15~25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蛇咬伤则敷伤口周围。
(1)用于肺热咳嗽,可配伍鱼腥草、鸭跖草、忍冬藤等药同用。
(2)对于湿热下注膀胱引起的小便不利,或尿道刺痛,或尿中有血等症,可配合凤尾草、扁蓄、冬葵子、海金沙、乌蔹莓、白茅根等同用。
(3)用于肺痨咳嗽,午后潮热等症,可配合百部、*芩、丹参、地骨皮等药同用。
(4)此外,还有用本品治皮肤湿疹或皮肤瘙痒等症,配合苍耳草等药煎汤外洗;治疗蛇虫咬伤、疮疡肿痛,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
其它
花穗外用则可治肿疖、湿疹、肤炎:另有记载其种子可作开胃药。
葎草根:治石淋,疝气,瘰疬。内服:煎汤,25~40克;或捣汁。《中药大辞典》
葎草果穗:治肺结核潮热,盗汗。内服:煎汤,25~50克,(鲜者50~克)。《中药大辞典》
茎、叶的乙醇浸液在液试管内革兰阳性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蛇麻酮和薇草酮在体外对革兰阳性菌如金*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蛇麻酮的抑菌浓度为1:至1:0之间,捧草酮抑菌作用较弱。蛇麻酮在体外对结核杆菌的抑菌浓度为25pg/ml,对感染结核杆菌H37Rvihvnu,肌内注射或灌服蛇麻酮连续30日,可使感染小鼠肝、心、肺和脾等脏器病灶内的抗酸杆菌数显著减少。蛇麻酮和萑草酮对革兰阴性菌、酵母菌和真菌抑制作用均很微弱或无效。
*性实验
小鼠肌内注射蛇麻酮LD50为mg/kg后,l~2h内死亡。每日肌内注射60mg/kg共四周,未见明显有害作用,病理组织学检查示肝脏小范围白细胞浸润和肾小管变性病灶,以5%阿拉伯胶悬液浼胃0mg/kg,lh内小鼠死亡一半。
不要用裸露的皮肤去碰葎草,会引起红肿,应防范。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葎草是我国秋季花粉症的致敏植物之一,有花粉过敏史的人一定要远离盛花期的葎草。(曾被枝条拉了一下手臂,瞬间红肿)
①治膏淋:葎草捣生汁三升,酢二合。相和,空腹顿服,当溺如白汁。《本草图经》
②治砂石淋:鲜葎草茎四至五两。捣烂,酌加开水擂汁服。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新久疟疾:葛葎草一握(去两头,秋冬用于者)、恒山末等分。以淡浆水二大盏,浸药,星月下露一宿,五更煎一盏,分二服,以吐痰愈。《纲目》
④治久痢成疳:葎草干蔓捣筛,量多少,管吹谷道中。《本草图经》
⑤治痢疾或小便淋沥,尿血等:鲜葎草二至四两。水煎,饭前服,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瘫,遍体皆疮者:葎草一担。以水二石,煮取一石,以渍疮。《独行方》
⑦治乌癞:葛葎草二秤(锉,细淘),益母草一秤(锉,洗淘)。用水二石五斗,煮取一石五斗,漉去滓,盆瓮中浸浴一时辰久方出,用被衣覆之,又再浸浴一时辰久方出,勿令见风,明日复作。如入汤后,举身瘙痒不可忍,令旁人捉手,不令搔动,食顷渐定。后隔三日一浴。其药水经浴两次即弃之。《圣济总录》葛葎草浴方
⑧治皮肤瘙痒:葎草适量,水煎熏洗。《江西草药》
⑨治痈*初起(皮色不变,硬肿不痛):葎草鲜叶一握。以冷开水洗净,和红糖捣烂,加热敷贴,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⑩治瘰疬:葎草鲜叶二两,*酒二两,红糖四两。水煎,分三次饭后服。《福建民间草药》
古籍考证
《名医别录》勒草,生山谷。如栝楼。
《唐本草》葎草叶似草麻面小薄,蔓生,有细刺。古方亦时用之。
《蜀本草》:《图经》云,葎草蔓生,叶似大麻,花*白,子若大麻子。夏采叶用。所在墟野处多有之。
《纲目》:律草;二月生苗,茎有细刺;叶对节生,一叶五尖,微似萆麻而有细齿;八、九月开细紫花成簇;结子状如*麻子。
(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