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布谷啼鸣
说起布谷鸟,很多人可能只有儿时的记忆,我也如此。
可让我惊奇的是,前天晚里九点多,正在家中的我突然听到窗外传来“布谷——布谷——”的叫声,我寻声走到阳台向外寻望。
“布谷——布谷——”
是布谷鸟!远处又传来这熟悉的声音,我一阵惊喜,仔细确认布谷叫声的方位。
“布谷——布谷——”
布谷响亮的鸣叫一声声传来,我的目光循着叫声投向四五百米外的一片松树林,是的,它应该是在那片安静的松林中。
此时正是农村麦收季节,这神奇的布谷又准时在这个时节现身了,只不过,这只布谷飞到了城市。
我想起一年半前还住在太平门街81号大院时,那时一到六月这个时候,总会有一只布谷鸟飞到大院的一片树林中,在晚上不停地啼鸣,一直到下半夜也不停下。有那么一次,我走到那片树林中,试着想用石子扔打它,让它停下别叫了,可发现树又高又密,根本看不到它藏身何处。我就想,算了,让它叫吧,它的嗓子一定是叫破了,出血了。布谷又名杜鹃,说杜鹃啼血,一定不是虚言。
布谷的叫声,我在童年就已经非常熟悉,它总会在麦熟时节响起。当农人在田里收割成熟的麦子时,布谷鸟就在天空啼鸣着,缥缈而清晰,一阵远了,一阵近了,它在麦田上空,村庄上空,一圈又一圈地绕飞着。
说来奇怪,布谷更爱在夜晚鸣叫。在黑夜的苍茫天空中,只闻鸟鸣声,不见鸟身影,像一个神秘可爱的精灵穿梭时空,周围的寂静更增添了鸣叫的穿透力。
我没有真正近距离看过布谷鸟的样子,它在天空疾速飞翔而过,连什么颜色我都看不清楚。布谷的叫声不似有些鸟儿那么婉转,却自有它的独特腔调,而且似乎比大多数鸟叫得更为劲道有力。特别是在夜晚,一声声“布谷”,甚至可以传到十来公里之外。现在,我在城里还能听到布谷的叫声,让我恍如回到乡村少年时,布谷在麦田上空掠过,划出了农人弯腰收获的一串串喜悦。
布谷鸟就象我的一个熟人,时隔多年,惊喜相闻,它重复的叫声,如同我重复了又重复的记忆,没有人会不愿意重复那种美好的记忆吧?
在麦熟时节,布谷鸟的啼叫取代了雄鸡的啼鸣。而在布谷鸟面前,雄鸡那时候是害羞的,它歌唱不过,它暂时被忘却。
布谷鸟确实起得比农人要早,它似乎是时间的精确管理者,也是麦田最富有激情的守望者。我想不明白,究竟是丰收的麦田使它铿锵激昂,还是羽毛下的时钟铃声震动得它一飞冲天,一边飞翔一边呼号。
布谷鸟天生的好歌喉,但依照它隐逸的性情,它其实是不会滔滔歌唱的。
“布谷——布谷——”
这声音,无疑是天然的劳动号子,而不是华彩灿然的歌唱。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上树捉鸟,下河抓鱼,但从来没听过谁捉到过布谷。所以,我仅仅熟悉它在麦熟时节的叫声。它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就是一个精灵飞掠天空时划过的别样的号音。
现在呢,它在夜晚啼叫着,我知道它大概在哪个方向,在哪一片树上,却仍然看不到它真实的样子。它的形象曾经从声音徐徐展开,在我的想象里变幻着各种各样。也许,我只有通过图片,看看它究竟是什么样子了。
02.夏日桑葚香
上上个周末,和在上大学的儿子通电话,问他在做什么,他说校园里有桑葚树,正和同学采桑葚吃,嘴上全是红红的桑葚汁。
听着电话那头儿子的笑声,我的眼前浮现出一树紫红的桑葚,而思绪却转而飞到了少年时和小伙伴们采桑葚的情景。
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夏天自然不会错过桑葚这个美味,正是那些像桑葚一样酸酸甜甜的野果子,才把我们的童年浸润得有滋有味。
桑葚,在我的苏北老家称作为桑枣。桑葚自古就是美味的消暑良品。因桑葚特殊的生长环境,使其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桑葚又被称为“民间圣果”。宋代文学大家欧阳修曾写下赞美桑葚的诗句:“*栗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桑葚成熟的季节与樱桃成熟的季节差不多,诗人把两种果实写到一起,也足见桑葚之美味。
对于桑葚,最早的印象,应该是出自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一句“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至今记忆犹新。当然,还是那“紫红的桑葚”,最吸引人的味蕾,大概有一点望葚止渴的条件反射罢。
想起十来年前有一次出差到浙江衢州,一位朋友请我到一个果园看看,没想到他竟带我来到一片桑树园,桑树园主人在路边摆了几个摊位卖桑葚,一篮篮的桑葚,有紫褐色、黑色、红色和白色。紫褐色、黑色和红色是最为常见的,白色桑葚很少见,让人垂涎欲滴。朋友说,我们到桑园里采摘几斤吧!
走进桑园,园主给我们一个小竹篮,我们跟随游客们往桑园中心走去,在桑园里采摘自己心仪的桑葚。桑园挺大了,一眼望不到边。桑园是按照桑树品种栽植的,一片黑桑葚,一片红桑葚,一片白桑葚。紫的、黑的、绿的、白的桑葚果挂满枝头,看了让人口舌生津,格外地想大饱一番口福。人们手持竹篮,边采摘,边品尝,都捡大的饱满的桑葚往篮子里放。
看着人们眉飞色舞的样子,儿时采摘桑葚的情景一下子浮现在眼前。
麦*时节,满树的桑葚挤挤挨挨地点缀在墨绿色的桑叶与枝条之间。桑葚似生似熟时,乡村的小伙伴们最兴奋了。
村里的一条小河边有一棵老桑树,就像一把大大的雨伞树立着。夏日里,桑树下也成了小伙伴们的宝地,桑葚的诱惑太让小伙伴们挂心了。
其实,孩子们对老桑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