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老家绥中34不得不说的绥中老乡
TUhjnbcbe - 2021/7/12 9:10:00
初期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928/4703219.html

说起绥中历史人物就不能不说吴三桂了。他是咱绥中历史上唯一封王称帝的人物,同时他也是千古第一大汉奸,是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人物。

他虽遭人唾弃千古,但他终究还是我们绥中老乡,秦桧的曾孙秦钜在嘉定十四年(),金人南侵进攻蕲州时,秦钜与郡守李诚之率众抗敌,终因寡不敌众,和儿子、女儿一起献身。死后,皇上封他为烈侯。岳钟琪,是岳飞的第21世嫡孙、岳飞三子岳霖系后裔,为了自保选择出卖别人,出卖曾静、张熙等一众反清儒生成了雍正“文字狱”的的阶下囚、刀下*。被杀的儒生达人之众,连入土半个多世纪的大思想家吕留良都被剖棺戮尸!国难家仇之际的选择和先人无关,更多是自己的选择,明末清初之际我绥中既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也有扬州屠城孤*驰援史可法殉国的刘肇基。

面临家仇国恨危难之际的选择,或千古留名或遗臭万年,不幸的是几百年后历史又一次重演,日寇进犯辽西之时绥中人也有做汉奸也有义勇*抗日(写民国时再说)。

说说我们的老乡吴三桂

一、吴三桂是不是绥中人?应该是。

然而史料中关于吴三桂的籍贯记载是不太明确和比较矛盾的:

赵尔巽的《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一》:“吴三桂,字长伯,江南高邮人,籍辽东。”不详细。

 《吴三桂考》:吴三桂,字硕甫,一字雄爽,辽东铁岭人。先世以*功封,世袭平西伯,家于京师。(作者不详:予吏滇,知逆藩吴三桂倡乱荡灭事颇详。然避伏深山,时日、地名、人名未确者不敢录。)

《平吴录》说是铁岭卫人

《平定三逆方略》与赵翼《平定三逆述略》说是山海卫人;

《辽左见闻录》与《桑郭余铃》说是锦州人;

《明季北略》说是中后所人;

等等。今人也意见不一。

纪连海《正说吴三桂》:“吴三桂本人,出生于辽宁中后所城,这个辽宁中后所,就是我们讲的,今夭辽宁省的绥中县县城,它叫“中后所”,说起“中后所”这个词,很有意思,明朝在各地它有驻*,驻*分成人多人少,住的人多一点的,地方大,比较重要的,称为“卫”,比如说“夭津卫”,比如说“铁岭卫”,比如说“前屯卫”,等等有很多“卫”,这叫“卫”,小一点的机构,*事机构就叫“所”。吴三桂本人,出生在辽宁省的这个中后所城,中后所全称,叫“中后千户所”,一共有一千多户,这么一个很小的一个城,那您别小看中后所城,今天的绥中县,它这个位置非常重要,它往西一百里就是山海关,它往东一百里就是宁远城,宁远城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辽宁兴城,那是一个避暑胜地,但是在历史上,这个辽宁兴城,可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在宁远我们说,明和清之间,发生了多次的战斗,我们说吴三桂,生在辽宁中后所城很容易,但是历史上不是这么记载,就他的出生,有人说他生在铁岭卫,有人说在中后所,还有人说生在别处的,到处都是,我们考证,是他生在中后所城,但是关于他的原籍,现在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他祖籍安徽徽州,另外一种说法,说他的祖籍是江苏高邮,我们考证了一下,吴三桂祖籍,这一祖籍,就指不定几千年前了,是安徽徽州的,这是设惜,然后又迁到了江苏高邮,什么时候迁到江苏高邮的,是几百年前,我们也不清楚,这个名人,要是个英雄人物,你看他哪年迁的,我们都能够查出来,这么一个三臣、四臣,就不好查了。”我的高中老师王怀平老师也认为他是绥中人:《绥中名人与望族》:“吴三桂(-)字,长白,辽东中后所籍(今辽宁省绥中县)祖籍高邮州(今江苏高邮)”。我个人觉得绥中电大栗大伟《关于吴三桂的籍贯初探》考证比较扎实可信:1、《明鉴》中关于吴骧名下夹注称:“(吴骧是)中后所人。”2、《庭闻录》卷一“乞师逐寇”中记载:“吴骧字丙环,以宁远前屯卫中后所籍登天启二年壬戌科武进士累官都指挥使镇宁远。”3、《清史稿》卷二百三十四载:“上方欲庞大寿讽明诸边将,使大寿书招明宁远总兵吴三桂。三桂,人寿甥也,答书不从。大寿因疏请发兵取中后所,收三桂家族。”4、《明清史料》丙编第七本六五八页记裁:“平西王揭为恳请天恩事切,本藩奉命西迁已将起行日期奉报外,但本藩生于辽长于辽有祖文坟园葬立中后,叨蒙皇恩特赐葬祭,今本藩领全家及官兵全家往西剿抚,本藩思源之念虽殷,不敢私自留人看守中后,原本藩安设庄田拾处,今留人丁百余并本藩兄吴三凤部、游击张羽高督率看宁以备祭扫。”5、年撰写的《兴城县志》卷十的十四页“古坟墓”记载:“在城东北五里窟窿山西北隅仅存石门一座,有‘骠骑将*吴公先茔’八字横额,余俱湮没不堪辨识,俗称老龙头,亦系吴王坟,父老传闻,因三桂在云南犯顺坟被清氏所掘说亦近理。”(据《绥中县志》载年后抱官岭正处于中后所辖区。)6、《辽海丛书·沈故》中也有“中后所抱沙(官)岭有吴氏祖坟”吴三桂应该是绥中人,记得看过报道说绥中中心小学院内还有他亲手栽种的银杏树。

二、出生于年?可能是。

关于他的出生也不太详细:

孙旭撰《平吴录》记为壬子年,为万历四十年(年)。《清史稿·吴三桂传》只记卒年67岁。结合他康熙十七年(年)秋在衡阳病逝记载两者相合。

三、明末高富帅

相貌:《吴逆始末记》:“延陵将*美丰姿,善骑射,躯千不甚伟硕,沈智多谋,颇以风流自赏。”

《圆圆曲》:“白皙通侯最少年”,

刘健《庭闻录卷六》的记载:三桂巨耳、隆准,无须。瞻视顾盼,尊严若神。鸡鸣即兴,夜分始就枕,终日无惰容。鼻梁伤痕,右高左低,中有黑纹如丝,非缔视不见。忤意,即自扪其鼻。与人语,如疾言,则意无他;或中变,则闭唇微咳,声出鼻中。以此两者测,百不失一。

综合起来:吴三桂个不太高,身材匀称,白皙,高鼻梁,大耳朵,没有胡须,鼻子上有伤痕,不仔细看不出。

出身: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虽然是马贩子出身,但很早就担任了辽东的团练总兵,归属于当时辽东赫赫有名的这一个振武将*李成梁市制,高级*官。兴城辽东名将祖大寿就是他姑父也是他舅舅(他姑是祖大寿妾、他继母是祖大寿妹妹),所以吴三桂是官二代。

财产:吴氏是集官僚、*阀兼大地主三位于一体的辽西豪族。。吴家占地达千亩左右,可以肯定,他是本地的首富。加上吴氏子弟与家丁占地,实际上,中后所远近的土地都属于吴家所有。吴氏是名副其实的大地主,他们的家丁则是中小地主。

明崇祯十七年(年)初,崇祯皇帝召见吴襄谈话,询问兵数与粮饷之事。他告诉崇祯,他们老吴家有三千骁勇敢战的家丁,他们都是由吴襄的子弟、子弟的诸兄弟、亲属等组成的。吴襄自称:他吃的是粗茶淡饭,而三千子弟兵吃的是细酒肥羊;他穿的是粗布褐衣,而三千子弟兵都穿纨罗纻绮。虽说朝廷长久发不出饷,他们照旧生活得很好。吴襄透露出其中的秘密,这就是三千子弟兵在外皆有数百亩庄田。他们得此厚赏,所以肯为吴家出死力。

所以,他绝对是辽西的高富帅,甚至在北京还有房产,陈圆圆就是他在京城金屋藏娇。

四、“勇冠三*,孝闻九边”

吴三桂本是明末最得力的一名战将,年少时就孝勇双全,于明朝天启末年冬宁远,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带领数百人出城忽与上万名后金*队相遇。这些八旗兵采取了围而不攻的计策。吴三桂眼看父亲被困,祖大寿请战。祖大寿不允,吴三桂便带着二十来个家丁,偷偷的溜出城去,要把自己的父亲救出来!
  出城之后,吴三桂提刀上马,亲自居中,左右各置家将一人,其余十八骑分作两翼,勇敢地冲入包围圈。吴三桂拈弓一箭射中一八旗*队的将领,那位将官立即从马上跌落下来! 
  吴三桂割下首级来立功!于是从马上弯下腰去,不料那个将官忽然跳起,用短刀一下子就刺中了吴三桂的鼻梁!吴三桂手起刀落,将那个将官的首级砍了下来!接着,他与父亲吴襄兵合一处,将打一家,迅速率众突围!
  
  吴三桂就凭借这二十来个人,一举突破了重围,将其父亲救回到了城中!赢得“勇冠三*,孝闻九边”的美誉。

崇祯四年()八月,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身为辽东总兵的吴襄在赴援时逃亡,导致全*覆没,后下狱。吴三桂被擢升为辽东总兵官,镇守山海关。他所带领的部队,乃明末最后一支有战斗力的铁骑部队。

五、冲冠一怒为红颜

崇祯十七年()三月初,李自成逼近北京,崇祯帝飞檄加封他为平西伯,令其放弃宁远,入卫京师,并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吴三桂奉旨入京,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进京,崇祯帝自缢,北京失陷,于是他撤兵退守山海关。

崇祯十七年()三月初,李自成逼近北京,崇祯帝飞檄加封他为平西伯,令其放弃宁远,入卫京师,并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吴三桂奉旨入京,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进京,崇祯帝自缢,北京失陷,于是他撤兵退守山海关。李自成进京后,吴三桂的父亲被拘押,“拷掠甚酷”,其妾陈圆圆又被李自成部下强占。遂上书睿庆王多尔衮,请清兵入关灭贼。李自成闻讯后,亲率十万大*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吴求救于多尔衮,清兵入关。吴与清兵在一片石战役中联合打败李自成。

六、清*鹰犬、两度封王

后受清封为平西王,为先锋,追击李自成,灭了张献忠,让满清的都城从沈阳搬到了北京。

吴三桂又受清庭的指使,赴缅甸追捕永历皇帝,并于康熙元年()四月二十五日亲自部署和执行对永历的处决。时永历三十八岁,他儿子十二岁。永历写信给吴三桂“将*既毁宗室,今又破我父子,感鸱鸮之章,能不惨然心恻耶?将*犹是中华之人,犹是世禄之裔也。既不为朕怜,独不念先帝乎?即不念先帝,独不念二祖宗乎?即不念二祖宗,独不念己身之祖若父乎?”,吴三桂不为所动。

吴三桂杀害永历帝后,被清庭晋封为平西亲王,兼辖贵州,镇守云贵,与福建的耿精忠,广东的尚之信相呼应,成为拥兵自重的三藩。

七、三番之乱、衡州称帝

康熙十二年(),清廷下令撤藩,吴三桂闻讯后叛清,于康熙十七年()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他改穿明朝皇帝冠袍,蓄发,却于同年秋病死于衡州皇宫。康熙十二年(),清兵围昆明,吴三桂的子孙后代被斩尽杀绝。

本来出身于抗金之家,作为明朝的战将,与满清对抗了十几年,后降清叛明,虽有情可原,有李自成在北京的腐败,在山海关的讨伐,其实在此前此后,他有很多路可以走,他就是没有选择,偏偏选择了叛国,斩尽明朝的最后一缕血脉,把自己送上了一条不归路。

八、献关详情

崇祯十七年(年)初,大顺*直指京师,崇祯诏征天下兵勤王,命吴三桂火速领兵入卫北京。吴三桂从宁远入山海关,里路程,走了十一天。同时李自成派唐通带4万两白银前去招抚吴三桂,吴三桂不答。等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自缢,吴三桂才到达丰润一带,犹豫观望,停止不前。李自成令诸将发书招吴三桂,命吴襄写信劝子投降,另派人带白银4万辆犒赏吴*官兵。吴三桂和众将商议决定归顺大顺。四月初五日,吴三桂行到永平西沙河驿,见到从北京逃出的家人,得知父吴襄为闯王部下行掠,吴三桂大怒,考虑到自己和清*结仇甚深,北归很难,而“李害父陷于不知,不必仇”,到北京后再辨明。接着听到京城被李自成部下大掠,拷掠净尽,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抢占,发现不能投降李自成,改变了投降李自成的初衷,寻找新的主子。

吴三桂投降清王朝未必完全是因为“冲冠一怒为红颜”,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李自成的大顺王朝对于投降严厉拷掠。

回到山海关的吴三桂致多尔衮的第一封求援信,在此信中,吴三桂屡称明朝为“我国”、“我朝”,称清朝为“北朝”。也就是说,吴三桂是以明朝臣子的身份向清朝求援,请兵之目的是“灭流寇”,并使明朝得以“中兴”,而不是让清入主中原。

后来,形势发生了变化,吴三桂才改变了主意。据《沈馆录》卷七载:吴三桂使者发了第二封求救信:“贼锋东指,列郡瓦解,唯山海关独存,而兵弱力单,势难抵挡。今闻大王业已出兵,若及此时促兵来救,当开山海关门以迎大王。大王一入关门,则北京指日可定,愿速进兵”。

多尔衮在接到吴三桂的二次求援信后,经过一昼夜的强行*,于二十一日抵达关门十五里之外。这时,吴*已与农民*在石河战斗了一天。

之后,吴三桂又向清*作出了新的让步,这就是剃发归顺清皇朝和割让包括北京在内的*河以北的大片领土。在此同时,吴三桂也提出了“毋伤百姓,毋犯陵寝,访东宫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作为允许清兵入关的条件,并得到了清*主帅多尔衮的同意。这样,一方面是吴三桂在*治上降清,一方面清朝又允许其拥立明朝故太子。

吴三桂献关降清得到了新主人的最高奖赏:摄*王多尔衮即于*中承制,给吴三桂进爵为平西王。他请兵击败李自成,实现了亡明士大夫的共同愿望,又得到了南明*权的赏识:南京福王*权建立伊始,便将他遥封为蓟国公,还派专使北上,携银犒*。

九、吴三桂与《圆圆曲》

吴三桂降清后,文人对之讽刺不绝,其中最著名的莫过於吴伟业(梅村)所写的《圆圆曲》。

由于世人将吴三桂变节归咎于其爱妾陈圆圆被掳,令吴三桂为夺回陈氏而出卖国家,吴梅村以西施讽今,谱下七言长诗《圆圆曲》,指出陈圆圆无一丝损害国家之举,责任应在吴三桂。最令吴三桂介怀的却是诗中中段几句与西施无关,矛头直指吴三桂的诗句: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据说吴三桂曾出重金希望吴梅村删改上述几句,然为吴梅村所拒绝。

圆圆曲原文

清·吴伟业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夭亡自荒宴。电扫*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代红妆照汗青。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乌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一赵尔巽

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孙延龄


  吴三桂,字长伯,江南高邮人,籍辽东。父襄,明崇祯初官锦州总兵。三桂以武举承父廕,初授都督指挥。襄坐失机下狱,擢三桂总兵,守宁远。洪承畴出督师,合诸镇兵,三桂其一也。师攻松山,三桂战败,夜引兵去。松山破,承畴降,三桂坐镌三秩,收兵仍守宁远。三桂,祖大寿甥也,大寿既降,太宗令张存仁书招三桂,不报。


  顺治元年,李自成自西安东犯,太原、宁武、大同皆陷,又分兵破真定。庄烈帝封三桂平西伯,并起襄提督京营,徵三桂入卫。宁远兵号五十万,三桂简阅步骑遣入关,而留精锐自将为殿。三月甲辰,入关,戊申,次丰润。而自成已以乙巳破明都,遣降将唐通、白广恩将兵东攻灤州。三桂击破之,降其兵八千,引兵还保山海关。自成胁襄以书招之,令通以银四万犒师,遣别将率二万人代三桂守关。三桂引兵西,至灤州,闻其妾陈为自成将刘宗敏掠去,怒,还击破自成所遣守关将;遣副将杨珅、游击郭云龙上书睿亲王乞师。王方西征,次翁后,三桂使至,明日,进次西拉塔拉,报三桂书,许之。


  自成闻三桂兵起,自将二十万人以东,执襄置*中;复遣所置兵*部尚书王则尧招三桂,三桂留不遣。越四日,王进次连山,三桂又遣云龙赍书趣进兵。师夜发,逾宁远,次沙河,明日,距山海关十里。三桂遣逻卒报自成将唐通出边立营,王遣兵攻之,战於一片石,通败走。又明日,师至关,三桂出迎。王命设仪仗,吹螺,偕三桂拜天毕,三桂率部将谒王,王令其兵以白布系肩为识,前驱入关。自成兵横亘山海间,列阵以待。王令诸*向自成兵而阵,三桂兵列右翼之末。阵定,三桂先与自成兵战,力斗数十合。及午,大风尘起,咫尺莫能辨,师噪风止。武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以二万骑自三桂阵右突入,腾跃摧陷。自成方立马高冈观战,诧曰:“此满洲兵也!”策马下冈走,自成兵夺气,奔溃。逐北四十里,即日王承制进三桂爵平西王,分马步兵各万隶焉,令前驱逐自成。三桂执则尧送王所,命斩之。自成至永平,杀襄,走还明都,屠襄家,弃明都西走。命三桂从阿济格逐自成至庆都,屡战皆胜。自成走山西,乃还师。


  世祖定京师,授三桂平西王册印,赐银万、马三。明福王由崧称帝南京,使封三桂蓟国公,又遣沈廷扬自海道运米十万、银五万犒师,三桂不受;寻遣其侍郎左懋第、都督陈洪范等使於我,复赍银币劳三桂,三桂仍辞不受。寻命英亲王阿济格为大将*,西讨自成,三桂率所部从,自边外趋绥德,二年,克延安、鄜州,进攻西安。自成以数十万人迎战,三桂督兵奋击,斩数万级。自成出武关南走,师从之,自襄阳下武昌,自成走死。师复东徇九江。八月,师还,赐绣朝衣一袭、马二,命进称亲王,出镇锦州,所部分屯宁、锦、中右、中后、中前、前屯诸地。三桂疏言丁给地五晌,各所房屋灰烬,地土磽薄,请增给;并为珅、云龙及诸将吴国贵、高得捷等请世职,属吏童达行等乞优擢;又以父襄、母祖氏、弟三辅并为自成所杀,疏乞赐恤:并如所请。三桂辞亲王,下部议,许之。三年,入觐,赐银二万。


  五年,命与定西将*墨尔根侍卫李国翰同镇汉中。六年,明宗室硃森滏攻阶州,三桂与国翰督兵击斩之。有王永强者为乱,破延安、榆林等十九州县,延绥巡抚王正志、靖远道夏时芳死之;复陷同官、定边、花马池。三桂督兵克宜君、同官,击斩七千馀级。进克蒲城、宜川、安塞、清涧诸县,诛永强所置吏。定边、榆林、府谷皆下。八年,入觐,赐金册印。时明桂王由榔称帝居南宁,张献忠将孙可望、李定国等皆降於明,率兵扰川北诸郡县。命三桂偕国翰率师讨之。九年七月,三桂与国翰遣兵西抚漳腊、松潘,东拔重庆;进攻成都,明将刘文秀弃城走;复进克嘉定,驻*绵州。文秀及王复臣复自贵州向四川,招倮儸为助,陷重庆,进破叙州。三桂屡战不利。文秀、复臣围巡按御史郝浴於保宁。浴趣三桂等赴援,击斩复臣,文秀引兵走。浴疏劾三桂拥兵观望状,三桂摘疏中“亲冒矢石”语劾浴冒功,浴坐谪徙。三桂叙功,岁增俸千。子应熊尚主,为和硕额驸,授三等精奇尼哈番,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十四年,可望反明,攻由榔,定国御之,可望败走长沙,来降。诏授三桂平西大将*,与国翰率师徇贵州;时大将*罗讬、经略洪承畴等出湖南,将*卓布泰等出广西:三道并进。三桂等发汉中,道保宁、顺庆,次合州,破明兵,收江中战舰。定国遣其将刘正国、杨武守三坡、红关诸隘,石壶关者尤险峻,明兵阻关。三桂令骑兵循山麓,步兵陟其巅,以砲发其伏,明兵惊溃,遂下遵义,克开州。会罗讬等已克贵阳,卓布泰亦自都匀、安远入,信郡王多尼将禁旅至。国翰还师遵义,寻卒。三桂驰与罗讬等会於平越杨老堡,议分道进兵。三桂自遵义出天生桥,闻白文选据七星关,遂绕出乌撒土司境,次霑益。多尼师进曲靖,败文选。卓布泰师进罗平,败定国。


  十六年正月,由榔奔永昌。二月,三桂与尚善、卓布泰合*克云南会城,破文选玉龙关,取永昌,由榔走缅甸。师渡潞江,定国设伏磨盘山,诇知之,分八队迎击,斩杀过半。取腾越,追至南甸,乃振旅自永昌、大理、姚安还。明将马宝、李如碧、高启隆、刘之复、塔新策、王会、刘偁、马惟兴、杨武、杨威、高应凤、狄三品等,及景东、蒙化、丽江、东川、镇雄诸土司,先后来降。多尼、卓布泰等师还,留固山额真伊尔德、卓罗等分*驻守,而诏三桂镇云南,命总管*民事。谕吏、兵二部,云南将吏听三桂黜陟。定国求出由榔缅甸,*孟艮。元江土司那嵩与降将高应凤举兵应定国。三桂督兵自石屏进围元江,逾月,击斩应凤,嵩自焚死,收其地为元江府。


  十七年,户部疏言云南俸饷岁九百馀万,议檄满洲兵还京,裁绿旗兵五之二。三桂谓边疆不宁,不宜减兵力。是时三桂已阴有异志,其籓下副都统杨珅说以先除由榔绝人望。三桂乃疏言:“前者密陈进兵缅甸,奉谕:‘若势有不可,慎勿强,务详审斟酌而行。’臣筹画再三,窃谓渠魁不灭,有三患二难:李定国、白文选等分住三宣六慰,以拥戴为名,引溃众肆扰,其患在门户;土司反覆,惟利是趋,一被煽惑,遍地蜂起,其患在肘腋;投诚将士,尚未革心,万一边关有警,若辈乘隙而起,其患在腠理。且兵粮取之民间,无论各省饷运愆期,即到滇召买,民方悬磬,米价日增,公私交困,措粮之难如此;年年召买,岁岁输将,民力既尽,势必逃亡,培养之难又如此。惟及时进兵,早收全局,乃救时之计。”下议*王大臣会户、兵二部议,令学士麻勒吉、侍郎石图如云南谘三桂机宜,乃决策进兵。命内大臣爱星阿为定西将*,率禁旅南征。


  三桂所部五丁出一甲,甲二百置佐领,积数十佐领,以吴应麒、吴国贵为左、右都统分统之。七月,三桂疏请部勒降兵,分置十营,营千二百人,以降将为总兵:马宝、李如碧、高启隆、刘之复、塔新策将忠勇五营;王会、刘偁、马惟兴、杨威、吴子圣将义勇五营。十月,又疏请置援剿四镇,以马宁、沈应时、王辅臣、杨武为总兵。皆允之。三桂请拊循南甸、陇川、千崖、盏达、车里诸土司,颁敕印;复檄缅甸,令执由榔以献。定国、文选屡攻缅甸求出由榔,缅甸频年被兵,患苦之,使告师破定国等,请以由榔献。十八年,三桂遣使缅甸刻师期,令於猛卯迎师;遣副都统何进忠及应时、宁等率师出腾越,道陇川,三月,至猛卯。缅甸又与定国战,道阻。既,缅甸使至迎师,会瘴发,进忠等引还。


  三桂以马乃土司龙吉兆称兵应定国,遣宝、启隆及游击赵良栋等讨之,攻七十馀日,破其寨,斩吉兆,以其地为普安县。九月,瘴息。三桂与爱星阿及前锋统领白尔赫图,都统果尔钦、逊塔等督兵攻大理,复出腾越,道南甸、陇川至猛卯,分兵二万,遣宁、辅臣别取道姚关、镇康、孟定;又虑蛮暮、猛密二土司助定国阻我师后,留总兵张国柱将三千人屯南甸为备。十一月,会师木邦。文选毁锡箔江桥走茶山,定国走景线。三桂令宁等以偏师逐文选,而与爱景阿趋缅甸,复檄令执送由榔。十二月,师进次旧晚坡,距缅甸都六十里。缅甸使告请遣兵进次兰鸠江滨扞卫,乃遣白尔赫图将百人以往。缅甸遂执由榔及其母、妻等送*前。宁等逐文选及於猛卯,文选以数千人降,师还。


  康熙元年,捷闻,诏进三桂亲王,并命兼辖贵州。召爱星阿率师还。四月,三桂执由榔及其子,以弓弦绞杀之,送其母、妻诣京师,道自杀。定国尚往来边上伺由榔消息,三桂令提督张勇将万馀人戍普洱、元江为备。未几,定国走死猛腊。三桂招其子嗣兴,以千馀人降,明亡。二年,遣会等攻陇纳山蛮,破巢,斩渠。三年,遣之复及总兵李世耀率兵出大方、乌蒙,攻水西土司安坤、乌撒土司安重圣,并击斩之,以其地设府:陇纳曰平远,大方曰大定,水西曰黔西,乌撒曰威宁。四年,奏裁云南绿旗兵五千有奇。五年,复遣兵攻土司禄昌贤於陇箐,取其寨数十。迤东悉定,设府曰开化,州曰永定。


  三桂初以开关迎师,位望出诸降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辈右。有德专征定湖广,徇广西,李定国破桂林,殉焉;可喜与仲明子继茂分兵定广东、福建;而三桂功最高。云、贵初定,洪承畴疏用明黔国公沐英故事,请以三桂世镇云南。三桂复请敕云南督抚受节制,移总督驻贵阳,提督驻大理。据由榔所居五华山故宫为籓府,增华崇丽。籍沐天波庄田七百顷为籓庄。假濬渠筑城为名,重榷关市,垄盐井、金铜矿山之利,厚自封殖。通使达赖喇嘛,互市北胜州。辽东参,四川*连、附子,就其地采运,官为之鬻,收其值。货财充溢,贷诸富贾,谓之“籓本”。权子母,斥其羡以饵士大夫之无藉者。择诸将子弟,四方宾客,与肄武备,谓以储将帅之选。部兵多李自成、张献忠百战之馀,勇健善斗,以时训练。所辖文武将吏,选用自擅。各省员缺,时亦承制除授,谓之“西选”。又屡引京朝官、各省将吏用以自佐。御史杨素蕴疏论劾,三桂摘疏中“防微杜渐”语,请旨诘素蕴。素蕴覆奏,言“防微杜渐,古今通义。”事遂寝。


  六年,三桂疏言两目昏瞀,精力日减,辞总管云、贵两省事。下部议,如各省例,归督抚管理,文吏由吏部题授。云贵总督卞三元、云南提督张国柱、贵州提督李本深交章陈三桂劳绩,请敕仍总管。得旨:“王以精力日减奏辞,若召仍令总管,恐其过劳。如边疆遇有*事,王自应经理。”寻进应熊少傅兼太子太傅,命赴云南视疾,仍还京师。三桂益欲揽事权,构衅苗、蛮,藉事用兵,私割中甸畀诸番屯牧,通商互市。迨三元乞归养,甘文焜代为总督,不附三桂。三桂诈称边寇,檄赴剿;比至,又称寇退,檄使还。藩属将吏士卒糜俸饷巨万,各省输税不足,征诸江南,岁二千余万,绌则连章入告,赢不复请稽核。是时可喜镇广东,继茂子精忠镇福建,与三桂并称“三藩”,而三桂骄恣尤甚。


  十二年二月,上遣侍卫吴丹、塞扈立劳三桂,赐御用貂帽、团龙裘、青蟒狐腋袍、束带,亦遣使赉可喜。可喜旋疏引疾乞归老,下部议,请并移所部。七月,三桂亦疏请移藩,并言:“所部繁众,昔自汉中移云南,阅三岁始毕。今生齿弥增,乞赐土地,视世祖时分畀锦州、宁远诸区倍广,庶安辑得所。”圣祖察三藩分镇擅兵为国患,得三桂疏,下议*王大臣会户、兵二部议奏。诸王大臣度三桂疏非由衷,遽议迁徙,必致纷纭,议移藩不便;独尚书米思翰、明珠谓苗、蛮既平,三桂不宜久镇,议移藩便。乃为二议以上:一议移三桂山海关外,别遣满洲兵戍云南;一议留三桂镇云南如故。上曰:“三桂蓄异志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遂命允三桂请移藩,并谕如当用满洲兵,仍俟三桂奏请遣发。即令侍郎折尔肯、学士傅达礼赍诏谕三桂。


  三桂初上疏,度廷议未即许,冀慰留久镇。九月,诏使至,三桂大失望。与所部都统吴应麒、吴国贵,副都统高大节及其壻夏国相、胡国柱谋为乱,部署腹心扼关隘,听入不听出,与使者期以十一月己丑发云南。先三日丙戌,邀巡抚朱国治胁之叛,不从,榜杀之。遂召诸总兵宝、启隆、之复、足法、会、屏藩等举兵反,自号周王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蓄发,易衣冠,帜色白,步骑皆以白氈为帽。执折尔肯、傅达礼,按察使李兴元,知府高显辰,同知刘昆,不为三桂屈,具楚*,徙置瘴地。国柱及总兵杜辉、柯铎,布*使崔之瑛等皆降。三桂传檄远近,并致书平南、靖南二藩,及贵州、四川、湖广、陕西诸将吏与相识者,要约响应。遣马宝将兵前驱向贵阳,李本深谋应之。文焜驰书告川湖总督蔡毓荣,并趣折尔肯、傅达礼从官郎中*务礼、员外郎萨穆哈、主事辛珠、笔帖式萨尔图速还京师告变。三桂遣骑追之,辛珠、萨尔图为所杀。文焜率数骑趋镇远,镇远副将江义已得三桂檄,以兵围文焜,文焜死之。宝兵至,巡抚曹申吉、总兵王永清皆降。


  十二月,*务礼、萨穆哈至京师,三桂反问闻。上以荆州咽喉地,即日遣前锋统领硕岱率禁旅驰赴镇守。寻命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率师讨三桂,分遣将*赫业入四川,副都统马哈达、扩尔坤驻*兗州、太原备调遣,并停撤平南、靖南二藩。王大臣等请逮应熊治罪,命暂行拘禁。三桂兵陷清浪卫;毓荣遣总兵崔世禄防沅州,三桂兵至,以城降;复进陷辰州。


  十三年正月,三桂僭称周王元年,部署诸将:杨宝廕陷常德,夏国相陷澧州,张国柱陷衡州,吴应麒陷岳州。偏沅巡抚卢震弃长沙走,副将*正卿、参将陈武衡以城降。襄阳总兵杨来嘉举兵叛,郧阳副将洪福举兵攻提督佟国瑶,击破之;走保山寨,皆应三桂,受署置。三桂自云南至常德,具疏付折尔肯、傅达礼还奏,语不逊。上命诛应熊及其子世霖,诸幼子贷死入官。六月,命贝勒尚善为安远靖寇大将*,与勒尔锦分道进兵。是时云南、贵州、湖南地皆入三桂,通番市,以茶易马,结倮儸助战,伐木造巨舰,治舟师,采铜铸钱,文曰“利用。”所至掠库金、仓粟,资*用。


  勒尔锦师次荆州,三桂遣刘之复、王会、陶继智等屡以舟师攻彝陵,勒尔锦遣将屡击败之,未即渡江。尚善师次武昌,以书谕三桂降,置不答。三桂传檄所至,反者四起:提督郑蛟麟,总兵谭弘、吴之茂反四川,巡抚罗森、降将*孙延龄以有德旧部反广西,精忠反福建,河北总兵蔡禄反彰德,三桂势益张;又遣使与达赖喇嘛通好。达赖喇嘛为上书乞罢兵,上弗许。先后遣经略大学士莫洛、大将*康亲王杰书、贝勒董额等四出征抚,将*阿密达擒禄诛之。上趣尚善攻岳州,三桂使吴应麒、廖进忠、马宝、张国柱、柯铎、高启隆等分道拒战,又遣兵窥江西,循江达南康,陷都昌;复自长沙入袁州,陷萍乡、安福、上高、新昌诸县。上命安亲王岳乐为定远平寇大将*,徇江西;简亲王喇布为扬威大将*,镇江南。时王辅臣已为陕甘提督,复以宁羌叛应三桂,莫洛死之。三桂遣其将王屏籓入四川,与吴之茂合*助辅臣。上复趣尚善速攻岳州,尚善疏请益兵,未即进。


  十四年正月,上命岳乐自袁州取长沙,岳乐遣兵先后克上高、新昌、东乡、万年、安仁、新城诸县,复进克广信、饶州。夏国相坚守萍乡,攻之不下。上以岳乐师向湖南,命喇布移镇南昌。三桂遣将率兵七万、倮儸三千防醴陵,筑木城以守;又於岳州城外掘壕三重,环竹木为穽;於洞庭湖峡口植业木为椿,阻舟师;陆*筑垒皆设鹿角重叠,阻骑兵;乃自常德赴松滋,驻舟师虎渡口,截勒尔锦、尚善两*使不相应;扬言将渡江攻荆州,决堤以灌城,分岳州守兵据彝陵东北镇荆山,令王会、杨来嘉、洪福等合兵陷穀城,执提督马胡拜,攻郧阳、均州、南漳。勒尔锦遣贝勒察尼守彝陵,与都统宜理布等力御之,疏请益兵。上责勒尔锦逗遛,不许。是岁,察哈尔布尔尼叛,上遣大将*信亲王鄂札、副将*大学士图海击破之。


  十五年,三桂遣兵侵广东,授之信招讨大将*。时可喜已病笃,之信遂降。三桂别遣其将韩大任、高大节将数万人陷吉安。上令喇布固守饶州,岳乐攻萍乡,力战破十二垒,斩万馀级,国相引兵走,乃克之。师进复醴陵、浏阳,复进攻长沙。三桂遣胡国柱益兵以守,马宝、高启隆自岳州以兵会。三桂自松滋移屯岳麓山,为长沙声援;又令大任、大节自吉安分兵犯新淦,屯泰和,复陷萍乡、醴陵,断岳乐*后。上严趣喇布援岳乐,乃自饶州进复馀干、金谿,攻吉安,大节将四千人来拒,战於大觉寺,以百骑陷阵,师左次螺子山。大节复以少兵力战,喇布及副将*希尔根仓卒弃营走,师败绩。会大任与大节不相能,大节怏怏死。喇布遣兵复围吉安,大任不敢出战。勒尔锦以三桂去松滋,率兵渡江取石首,遣贝勒察尼攻太平街三桂兵垒,师败续,退保荆州。是岁大将*、大学士图海代董额征陕西,辅臣降。上令将*穆占将陕西兵赴荆州,康亲王杰书自浙江下福建,精忠降。之信亦遣使诣喇布降。延龄闻,亦原降,三桂使从孙世琮袭桂林,执而杀之,掠柳州、横州、平乐、南宁。


  十六年,尚善分兵送马三千益岳乐*,三桂邀夺於七里台,复遣兵援吉安,与喇布*相持。穆占自岳州进,与岳乐夹攻长沙,克之。三桂所遣援吉安诸*皆引去,大任弃城走。吉安乃下。三桂自岳麓徙衡州,分兵犯南安、韶州,并益世琮兵掠广西。十七年,岳乐复平江、湘阴,三桂将林兴珠率所将水师降。穆占攻永兴,拔之,并下茶陵、攸、酃、安仁、兴宁、郴、宜章、临武、蓝山、嘉禾、桂阳、桂东十二城。喇布亦与江西总督董卫国率师逐大任,及於宁都,大任败走福建,诣杰书降。三桂遣马宝、胡国柱等攻永兴,都统宜理布、护*统领哈克山出战,死。穆占与硕岱等力守。


  是岁,三桂年六十有七,兵兴六年,地日蹙,援日寡,思窃号自娱。其下争劝进,遂以三月朔称帝,改元昭武,以衡州为定天府。置百官,大封诸将,首国公,次郡公,亚以侯、伯。造新历。举云、贵、川、湖乡试。号所居舍曰殿,瓦不及易*,以漆髹之。构庐舍万间为朝房。筑坛衡山,行郊天即位礼,将吏入贺。是日大风雨,草草成礼而罢。俄病噎,八月,又病下痢,噤不能语。召其孙世璠於云南,未至,乙酉,三桂死。宝、国柱攻永兴方急,闻丧,自焚其垒,引*还衡州。世璠,应熊庶子,留云南,奔三桂之丧,至贵阳,其下拥称帝,改号洪化,倚方光琛、郭壮图为腹心。光琛,三桂所署大学士;壮图,封国公。


  三桂初起兵,其下或言宜疾行渡江,全师北向;或言直下金陵,扼长江,绝南北运道;或言宜出巴蜀,据关中,塞殽、函自固。三桂皆不能用,屯松滋,与勒尔锦夹江而*,相持,皆不敢渡江决战。既,还援长沙。晚乃欲通闽、粤道,纠精忠、之信复叛,攻永兴未下而死。吴国贵复议舍湖南,北向争天下,陆*出荆、襄趋河南,水*下武昌,掠舟顺流撼江左。诸将俱重弃滇、黔,马宝首梗议,乃罢。


  上以勒尔锦顿兵荆州不进,时尚善卒,贝勒察尼代为安远靖寇大将*,攻岳州,吴应麒守坚,久未下。下诏将亲征,闻三桂死,乃罢。趣诸*分道并进,并敕招抚陷贼官民。察尼屯君山,不能断湖道,至是造鸟船百、沙船四百馀,配以兵三万,水师始成*,以贝勒鄂鼐统之。用林兴珠策,以其半泊君山,断常德道;以其半分泊扁山、香炉峡、布袋口诸地;陆*屯九贵山,断岳州、衡州道。水陆绵亘百里,岳州饷竭援穷,应麒与诸将江义、巴养元、杜辉驾巨舰二百,乘风犯柳林嘴。察尼令水师棹轻舟,越敌舰,发砲击之,毁过半,兵皆入水死。应麒复将五千人犯陆石,将*鄂讷、前锋统领杭奇率师击之,应麒败走。杜辉有子在师中,通使约降,事泄,应麒杀辉。诸将日构隙,陈华、李超、王度冲等以舟师降。应麒收残卒,挟辎重,溃围奔长沙,胡国柱亦弃城与俱走。察尼率师自岳州进克华容、安乡、湘潭、衡山诸县。


  勒尔锦闻三桂死,率师自荆州渡江,三桂所部勒水师泊虎渡上游、陆师屯镇荆山,皆溃走。分兵定松滋、枝江、宜都、石门、慈利、澧州,进克常德。喇布率师入衡州,进取祁阳、耒阳,复进克宝庆。是时吴国贵自衡州退屯武冈,与马宝俱。吴应麒自岳州退屯辰州,胡国柱自长沙退屯辰龙关,相犄角力守。穆占师进克永明、江华、东安、道州,复进取永州。岳乐师自衡州复常宁,攻武冈,国贵以二万人据枫木岭拒战。岳乐令林兴珠与提督赵国祚督兵奋击,国贵死,兵溃。贝子彰泰等逐至木瓜桥,大破之,武冈下。上召岳乐还京师,彰泰代为定远平寇大将*,令与穆占议进取。是岁,将*莽依图等师徇广西,世琮走死。


  十九年春,将*赵良栋自略阳破阳平关,克成都。王进宝自凤县破武关,取汉中。王屏籓走保宁,师从之,战於锦屏山,薄城,屏籓自杀。保宁下,进克顺庆。将*吴丹、提督徐治都自巫山克夔州、重庆,杨来嘉、谭弘先后降。察尼攻辰龙关,出间道袭破之,克辰州。杨宝廕、崔世禄皆降。彰泰师克沅州,吴应麒、胡国柱走贵阳。上召勒尔锦、察尼还京师,趣彰泰与穆占、蔡毓荣等自沅州,喇布自南宁,吴丹、赵良栋自遵义,三道并进。世璠令应麒与王会、高启隆、夏国相合兵入四川,掠泸州、叙州,进陷永宁。谭弘复叛,陷夔州。上复趣彰泰速下贵阳,命赉塔为平南大将*,尽护广西诸*。吴丹坐不援永宁,罢,命赵良栋尽护四川诸*,仍三道入云南。世璠召会、启隆、国相自四川还援贵阳,令马宝、胡国柱等掠四川。


  十月,彰泰师克镇远,世璠将张足法等败走。复进取平越,克新添、龙里二卫,薄贵阳。世璠与应麒等奔还云南。贵阳与安顺、石阡、都匀诸府并下。世璠所署侍郎郭昌、邱元,总兵臧世远、齐聘金、文台等,率将吏百数十人、兵一千三百有奇,诣彰泰*降。师复进,世璠所署总兵蔡国昌、平远知府郑开枢等以平远降。战於永宁,至鸡公背,世璠兵焚盘江铁索桥走。普安土司龙天祜,永宁土司沙起龙、礼廷试造浮桥济师。


  二十年春,世璠以高启隆为大将*,与夏国相、王会、王永清、张足法等将二万人拒彰泰,复陷平远,屯城西南山上,穆占与提督赵赖进击破之。启隆等走,会降,复取平远。彰泰师进次安南卫,世璠将线緎、巴养元、郑旺、李继业以万馀人屯盘江西坡,为象阵,师初战,为緎等所败。越二日,彰泰令总兵白成功等进击,战於沙子哨,力斗,自午至酉,师分队奋进,緎等夜走。遣都统龚图等逐之,至腊茄坡,再战,緎等退保交水城。克新兴所、普安州,黔西、大定诸府皆下,斩世璠所署巡抚张维坚。赉塔师自田州进次西隆州,世璠将何继祖以万人屯石门坎守隘。赉塔督兵分队进攻,夺隘,复安笼所。继祖退至新城所,复与世璠将詹养、王有功等,合兵二万人屯*草坝,为象阵坚守。赉塔督兵进,力战,夺垒二十二,获养、有功,俘兵千馀。复进破曲靖,取交水城。緎等复走,遂克马龙州易龙所、扬林城,彰泰师亦至,两*会於嵩明。


  二月,进攻云南会城,屯归化寺,世璠遣将胡国柄等将万人为象阵拒战。彰泰、赉塔督兵进击,大破之,斩国柄及裨将九,俘六百馀,追之,薄城。世璠将张国柱、李发美等先后降。临安、姚安、大理、鹤庆、丽江诸府悉下。世璠召马宝、胡国柱、夏国相等还救云南。上谕赵良栋等分兵邀击宝等。宝自寻甸至楚雄,屯乌木,兵溃,与巴养元、赵国祚、郑旺、李继业、郎应璧等诣姚安降。国柱自丽江、鹤庆入云龙州,穷蹙自缢死。夏国相自平越败后走广西,总兵李国樑遣兵围之,亦与王永清、江义等出降,世璠援绝。赵良栋师自夹江克雅州,复建昌,渡金沙江,次武定,复进次绵竹。九月,进与彰泰、赉塔诸*合。时围城已数月未下,良栋议断昆明湖水道,主速攻,督兵薄城,围之数重。线緎等谋执世璠及郭壮图以降,世璠与壮图皆自杀。十月戊申,緎等以城降。穆占与都统马齐先入城,籍贼*,执方光琛及其子学潜、从子学范,磔於*前。戮世璠尸,传首京师。世璠所署将吏一千五百馀、兵五千有奇,皆降。云南、贵州、四川、湖广诸省悉平。上令宣捷诏,赦天下。二十一年春,从议*王大臣请,析三桂骸,传示天下。悬世璠首於市。磔马宝、夏国相、李本深、王永清、江义,亲属坐斩。斩高启隆、张国柱、巴养元、郑旺、李继业,财产妻女入官。


  三桂诸将,马宝、王屏藩最骁勇善战。宝初为流贼,降明桂王由榔为将。桂王奔南甸,宝降於三桂,为忠勇中营总兵。三桂反,率兵前驱,尽陷贵州至湖广南境诸郡县,封国公。再入广西,一入四川,败走姚安,诣希福*降,至是死。屏籓亦三桂所倚任,代高启隆为忠勇左营总兵。三桂反,令入四川为王辅臣声援。自秦州退守保宁,败我师蟠龙山。十九年,师克保宁,自杀。


  诸专阃大将叛降三桂助乱者:云南提督张国柱,贵州提督李本深,总兵王永清,副将江义,四川总兵谭弘、吴之茂,湖广总兵杨来嘉,广东总兵祖泽清,而陕西提督王辅臣兵最强,乱尤剧。


  国柱,明副将,来降。从续顺公沈永忠下湖南,又从可喜定广东,累迁至提督。三桂反,授以大将*,封国公。陷衡州,围长沙,战岳州,皆国柱力。师围世璠,乃自大理出降。


  本深,明总兵高杰甥,杰死,以提督代将。降於豫亲王多铎,授三等精奇尼哈番,累迁至提督。三桂反,授以将*。彰泰师克贵阳,出降。


  永清以黔西镇,义以镇远协,戕文焜,先后附三桂。至是同死。


  弘,初以明将降,累迁至总兵。三桂反,与四川提督郑蛟麟、总兵吴之茂合谋叛。蛟麟,明都司,自松山降。三桂使犯汉中,战败,复出降。弘独力战,屡攻郧阳。三桂授以将*,封国公。弘死,子天秘走万县,久之始出降,送京师。是年五月,磔死。


  之茂,与屏藩合*援辅臣,攻秦州,力战,败走松潘。还与屏籓守汉中,城下,就擒,送京师诛之。


  来嘉,初以郑锦将降,授总兵。三桂反,与副将洪福同叛,三桂授以将*。来嘉屡攻南漳,福屡攻均州。勒尔锦师渡江,福先降。来嘉败走巫山,复走重庆。城下,出降,送京师,未至,死。


  泽清,大寿子。以高州叛降三桂。尚之信降,泽清亦降。俄复叛,命之信讨之,克高州,获泽清及其子良楩,送京师磔死。


  辅臣初为盗,号马鹞子。从姜瓖为乱,降於英亲王阿济格。寻以侍卫从洪承畴南征,事承畴谨,除总兵。三桂留授援剿右镇,从入缅甸,破桂王,迁提督。三桂反,招使叛,辅臣以闻,授三等精奇尼哈番,官其子继贞。经略大学士莫洛自陕西入四川,以辅臣从。次宁羌,胁众击杀莫洛,反,三桂授以大将*,固原、定边、临洮、兰州、同州诸将吏悉附,大将*贝勒董额讨焉。辅臣保平凉,久不下。大学士图海代将,督兵力攻,乃出降。诏复官爵,加太子太保,授靖寇将*,从图海驻汉中。辅臣内不自安,与其妻妾缢,独不死;图海师还,偕至西安,一夕死。上不深罪,但命停世袭,罢继贞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家绥中34不得不说的绥中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