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记者一行冒着霏霏小雨,来到腰带山脚下的丰润区火石营镇*昏峪村,该村原村主任杨得华带着大家来到山谷中的“妈妈洞”前。
杨得华(左)向记者一行讲述当时的情景。记者赵亮摄从纪念碑进入沟中,约米的山路崎岖不平、一路上升。74岁的杨得华老人双手插兜、健步如飞,我们后面的几个青壮年则是气喘吁吁。望着崖壁上的“妈妈洞”,老人神情黯然:“敌人往里面投放了*瓦斯,12名革命同志牺牲在这里!”
进入“妈妈洞”的崎岖山路。记者赵亮摄“妈妈洞”位处山沟中部,倒挂南侧悬壁之上,下距沟底10米,上离岩顶60米,其窄处需侧身而入,洞之宽处可坐可站,尽头原有石乳一双,常年滴水,俨类乳房,故得名“妈妈洞”。记者一行沿着狭窄的洞口,用手电筒照明进入洞内,入口处仅能容身一人,最窄处需收腹或下蹲进入,中间的洞庭长约七八米、最宽处约3米,全洞长约15米,最深处的一双石乳已不见踪迹,地面被水滴洇湿,旁边的平台上有烟熏的痕迹。
“妈妈洞”中的景象。记者赵亮摄丰润区委*史研究室主任宋海辉介绍说,年,日伪*在火石营、*昏峪一带不断进行扫荡,妄图消灭我抗日游击队。当时,我冀东八区区长张国汉和《救国报》编辑傅惠轩等一起,组织这里的干部群众同日伪*展开了顽强的斗争。旧历四月的一天,区长张国汉和傅惠轩等13人,躲到“妈妈洞”内,研究反扫荡计划。因汉奸告密,被日伪*包围在“妈妈洞”中。日伪*用机枪和步枪不断向洞内射击,我干部战士就用手枪还击。战斗持续了几个小时,先后有9名日伪*被打死在“妈妈洞”洞口近旁。恼羞成怒的敌人,点燃了柴草、树枝扔进洞里,最后又调来*瓦斯向洞里施放……敌人走后,村干部和乡亲们来到山洞,只见张国汉、傅惠轩等在内的12名干部战士已经牺牲,有的衣服、头发已被大火烧焦,打光子弹的枪仍紧紧地握在手中。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统治,丰润人民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许许多多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表现出中华民族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战火早已熄,如今,村里在山沟南面树起了纪念碑,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昏峪村的百姓和烈士的后人都要到这里进行祭奠。
杨得华说,*昏峪村现有户口人、多亩土地,村里近年来实施了路灯亮化、家家通水泥路硬化和街道两侧种植榆叶梅等绿化工程。这村号召村民利用责任田发展经济作物,在市老促会等部门的帮助下种起了核桃、桃树、苹果等经济作物,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村里还涌现了几个养猪、养羊大户,收入非常可观。
村西湿地公园的景色。记者赵亮摄*昏峪村西正在建设还乡河湿地公园。记者一行驱车前往,水色氤氲之下,几棵匍匐生长的怪柳别具风味。可以预见,紧邻邱庄水库的湿地公园建成后,这里将是怎样秀丽的一片美景。沿着柏油路前行,道路两旁不断出现宛如波浪般起伏的农业大棚。火石营镇*委副书记于振锁介绍,该镇农业园区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佰亿特现代农业园区一期建设基本完成,去年10万株核桃和株蟠桃喜获丰收;河北荣鑫本草产业园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带动以东高庄为核心的周边农户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百草坡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合作社为依托,走出一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农民合作社、市级农业产业园区、2A级景区。该镇还大力引导农民发展特色林果种植,鼓励养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目前共有养殖场33个。为抓住旅游业发展契机,全镇形成以潘家峪为轴心的爱国主义教育体验游,以还乡河、腰带山为点位的自然风光游,以百草坡景区、农业采摘园为主的乡村采摘游。特别是潘家峪红色经济已见成效,从事乡村旅游发展经营户50余户,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左右,年收入万元。
百草坡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的猪舍。记者赵亮摄
距离“妈妈洞”约5公里的百草坡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的山坡上,种满了猕猴桃、大樱桃、蓝莓等,树丛间放着蜂箱,旁边还建有豪华的猪舍、鸡舍。猪舍内干净整洁,尤其是母猪的产房内,一群刚出生的猪仔躲在明亮的类似蒙古包的保温室里欢快地嬉戏。主管猪舍的技术员李久环介绍,猪舍里一天两遍清理粪便,保持干净卫生;保温室里安装了采暖泡、电热板等,根据不同的猪龄进行温度调节。他们投喂的饲料以无公害的玉米、麦麸为主,也搭配了豆粕等营养品,幼猪的饲料里还添加了奶粉。这里的生猪生产实现了从繁育到出栏的全产业链,现在存栏多头,五六月份将达到多头,产业不断扩大,效益也越来越好。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网信唐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