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良臣传
曹良臣,安丰人。颍州寇贼起事,聚集乡里筑城堡自卫。在应天归附太祖,担任江淮行省参*。从取淮东,收复浙西,晋升为行省左丞。跟从大*攻取元都,经略的土地到达泽、潞。提升为山西省平章,回守通州。当时大部队正出征山西,通州守备单弱,所属部队不足千人。元丞相也速率万余骑兵在白河安营扎寨。良臣说:“我*人少不可与敌战。敌人虽多,但亡国之余,士气不振,应用计谋赶跑他们。”于是秘密地派指挥仵勇等人于濒河舟中树起了许多红旗,绵延三十余里,击鼓之声可以相闻。也速十分害怕,逃跑了。良臣派精骑追赶百余里,元兵从此不敢窥视北平。又跟从大将*徐达在定西攻打扩廓帖木儿,打败了敌人。
洪武三年(),赐封为宣宁侯,年食禄九百石,给予世袭凭证。第二年从伐蜀,攻克归州山寨,占领容美诸土司。会合周德兴攻占了茅冈覃篨寨,自白盐山伐木开道,出纸坊溪进*夔州,进而攻克重庆。第二年跟从副将*文忠北征,抵达胪朐河,收复其部落。文忠率良臣带上二十天的粮食,日夜兼程进*土剌河。哈剌章渡河抵抗,稍许退却。追击至阿鲁浑河,敌骑兵大会集。将士都殊死而战,敌人大败而逃,但良臣和指挥周显、常荣、张耀都战死。战情上报,赠予良臣为安国公,谥号忠壮,列祀功臣庙。儿子曹泰继承侯位,后受蓝玉*案株连而死,削去爵位。
曹鼐传
曹鼐,字万钟,宁晋人。少时豪爽而有大志,侍奉继母很孝顺,因此而闻名。宣德初年,他由举人被授予代州训导,曹鼐请授予别的职务,于是改任为泰和县典史。七年(),他督工匠到京师,上疏请求入闱考试,结果他又考中顺天府乡试。第二年,他考中进士一甲第一名,皇上在礼部赐宴招待他。进士受宴于礼部,即从曹鼐开始。曹鼐进入翰林院,任修撰。
正统元年(),他充任讲经筵讲官。《宣宗实录》编成,曹鼐升为侍讲,赐给三品章服。五年,因杨荣、杨士奇的推荐,他入文渊阁当值,参预机务。曹鼐为人内刚而外和,通达*体。杨荣死后,杨士奇常常生病,不能理事,内阁事务多由曹鼐决定。皇上认为他贤,升他为翰林学士。十年,进升为吏部左侍郎兼学士。
十四年()七月,也先入侵,宦官王振挟持皇上亲征。朝臣纷纷上书劝谏,皇上不听,曹鼐和张益以阁臣身份扈从皇上出征。还没到大同,士兵已经缺粮,宋瑛、朱冕全*覆没,大臣们请求班师。王振不许,催促各*前进。大将朱勇跪着向前听命,尚书邝聎、王佐跪在草中,到了天黑还不得允许起身。钦天监正彭德清说天象示警,如果前进,恐怕会危及皇上。王振骂道“:你懂什么?如果是这样,也是天命而已。”曹鼐说:“做臣子的固不足惜,但主上身系天下安危,怎能轻易冒进?”王振最后还是没有听从。前方的败报不断传来,王振这才害怕了,想回师。定襄侯郭登对曹鼐、张益说:“从这里到紫荆关,才四十多里,皇上车驾宜从紫荆关入内地。”王振想邀皇上到蔚州幸临他的家,便不听从这一建议,又折而向东,奔向居庸关。
八月辛酉,到达土木堡。当地地势太高,挖地深二丈也不见水。瓦剌的*队大量拥到,据守南河。第二天他们假装退却,并派使者来通和。皇上召曹鼐起草诏书回答他。王振马上令移营靠近水边,结果队伍行列大乱。敌寇骑兵闯入阵中,皇上突围不出,被瓦剌兵拥去。曹鼐、张益等人都死于难。景帝即位后,赠曹鼐为少傅、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襄,授予他的儿子曹恩为大理寺评事。英宗复位后,加赠他为太傅,改谥文忠,又授予他的孙子曹荣为锦衣卫百户。曹鼐的弟弟曹鼎是进士,历任吏科都给事中。
张益,字士谦,江宁人。永乐十三年(),中进士。由庶吉士被任为中书舍人,又改任大理寺评事。他参与编修《宣宗实录》,改任为修撰。他博学强记,赋诗作文提笔立就,三杨都很敬重他。不久进升为侍读学士。正统十四年()入文渊阁。还没到三个月,他即遇难身亡。景帝即位后,赠予他学士,谥文僖。
曹义、施聚传
曹义,字敬方,仪真人。从燕山左卫指挥佥事积功升至都督佥事,协助巫凯驻守辽东。巫凯去世后,曹义代替他为总兵官。巫凯是一位名将,曹义承继其后,廉洁有操守,使辽东从此能安居乐业。兀良哈侵犯广宁前屯,朝廷下诏切责他,并命王翱前去整顿*务,将曹义弹劾成死罪。不久,曹义俘获侵犯边境的孛台等人,朝廷下诏将他们在街市上斩首。从此,曹义多次与兀良哈交战。正统九年(),他会合朱勇*夹击敌寇,俘斩很多,进升为都督同知,后屡升为左都督。曹义在边疆二十年,没有赫赫功劳,但却能谨守边陲。其部下施聚、焦礼等都升至大将。英宗复辟后,特封曹义为丰润伯、施聚为怀柔伯。过了四年,曹义去世,被赠为侯,谥号庄武。其继室李氏以死殉夫,朝廷下诏表彰了她。
施聚,其祖先是沙漠人,住在顺天通州。父亲施忠为金吾右卫指挥使,跟随北征时战死,施聚承袭其职。宣德年中,施聚防守辽东,屡升至都指挥同知。因曹义的推荐,施聚进升为都指挥使。曹义与兀良哈作战,施聚都跟随着他。也先进逼京城,景帝诏令施聚与焦礼都入京保卫。施聚痛哭不已,即日便引兵往西。部下献上牛肉与酒,施聚甩掉说道:“现在天子在何处,我们哪还有心思享受这些东西呢?”当他们赶到京城时,敌寇已退,于是又返回辽东。施聚以勇敢闻名,升至左都督。正值英宗推恩,他得以封为伯。他在曹义死后二年去世,被赠为侯,谥号威靖。曹义下传三代至曹栋,施聚下传四代至施瑾时,吏部都说不应当再继续承袭爵位,世宗却特许之。两家爵位一直传至明朝灭亡。
曹雄传
曹雄,西安左卫人。弘治末年,历任都指挥佥事,为延绥副总兵。武宗即位后,由于总督杨一清的举荐,曹雄被提升为代理都督佥事,充任总兵官,镇守固原。他因为与刘瑾是同乡,便依附于刘瑾。刘瑾想广树*羽,日益亲近看重曹雄。
正德四年(),曹雄上奏道:“依照旧例,布*使司、按察使司及兵备道臣要移达总兵官的公文,一般都是由都司转达。而今边务紧急,随时需要征调,而都司却远在省城,往返千里,恐误*机。请按巡抚大同之例,公文直接呈送总兵官。”兵部尚书曹元按刘瑾之意,同意了他的请求。不久又受刘瑾之托,上奏说曹雄出外镇守没有佩印,应当按照其他边将旧例,特赐其印以加重他的权力。朝廷于是进升曹雄为代理都督同知,让他佩带延绥总兵官吴江所佩的征西将*之印,而另外铸成靖虏将*印交给吴江。当总督才宽在沙窝抵御贼寇而被杀时,曹雄却拥兵不救,他假装认罪,请救解除兵权,命其子曹谧携带奏书上京城。刘瑾觉得曹谧相貌不凡,便将侄女许配给他,而特别下诏褒奖曹雄,命他仍居原职,检举他的人反而受到指责。
蜫钅番在宁夏谋反,曹雄获悉此事,马上领兵直压境上。并命都指挥*正率领三千士兵进入灵州,稳定士兵之心,又与邻地相约限期征讨。曹雄暗中派人焚烧大、小二坝的积草,与守备史镛等夺取*河西岸的船只,全部停泊于东岸。贼*何锦心中畏惧,急忙率兵出守大坝,以防*河决口。曹雄于是命史镛暗中写信给仇钺,让他从中率兵举事,贼寇于是被擒。这一战役,功虽成于仇钺,但在外布置,使贼寇不能内顾,曹雄立有功劳。捷报上奏后,刘瑾将平贼之功归于曹雄,他因而被进升为左都督,曹谧也升为千户。曹雄心中不安,引咎弹劾自己,将功劳推给诸将,而被降旨慰劳。不久,刘瑾被诛,言官纷纷弹劾曹雄,他因而被降为指挥佥事,随后被下狱,以*逆之罪被判死刑,并抄没其家。皇上下诏赦免了曹雄,命他与家属永守海南,永不赦还。
曹邦辅传
曹邦辅,字子忠,定陶人。嘉靖十一年()进士。历任元城、南和知县,以廉洁干练著称。提升为御史,巡视河东盐*。巡按陕西,弹劾总督张珩等人冒功,他们都谪戍边关。调任湖广副使,补职河南。
柘城叛贼师尚诏造反,攻陷归德。检校董纶率民兵巷战,手刃数贼,与他的妻子贾氏都战死。敌贼又攻陷柘城,劫获举人陈闻诗做主帅。陈闻诗不听,斩其随从来要挟他。陈闻诗哄骗他们说:“一定要我同行,就不要杀人,不要放火。”敌贼许诺,将他拥上马。他三天绝食,到鹿邑自缢而死。敌贼包围太康,都指挥尚允绍与他们在鄢陵交战,被敌贼打败。尚允绍又在霍山攻击敌贼,被敌贼包围,官兵没有敢前进的。曹邦辅将走在最后的士卒斩首,士卒就竞相前进。敌贼大溃,被擒斩的敌人有六百多人。师尚诏跑到莘县,被擒。敌贼起兵四十多天,攻破一府、八县,杀戮十多万人。曹邦辅与敌人急战,将他们歼灭。皇帝下诏令赏赐银币,升曹邦辅为山西右参*,迁浙江按察使。
三十四年()拜封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倭寇聚集柘林。他们的*徒从绍兴逃窜转掠杭、严、徽、宁、太平,接着侵犯南京,攻破溧水,抵达宜兴。被官*追逼,逃奔浒墅。副总兵俞大猷、副使任环多次在半路上攻击他们,但柘林的余贼已经进据陶宅。曹邦辅督副使王崇古包围他们,佥事董邦*、把总娄宇协助剿敌。敌贼逃跑到太湖,被官*追上,并被全部歼灭。副将何卿的*队被敌人打败,曹邦辅援助他们。用火器攻破敌贼战船,前后俘歼六百多人。侍郎赵文华想窃取他们的功劳。曹邦辅的报捷之书先奏上皇帝,赵文华非常厌恨。既而赵文华与浙江巡按御史胡宗宪会同曹邦辅进攻陶宅的敌贼,诸路营*都被敌人击败。敌贼撤退时,曹邦辅进攻他们,又被打败,被剥夺俸禄。赵文华上奏告曹邦辅避难击易,致使战败,总督杨宜也奏曹邦辅故意违抗节制。给事中夏木式、孙..为曹邦辅抗争,曹邦辅没有获罪。赵文华回到京城,上奏余贼已扫尽,而巡按御史周如斗又奏失败的情况,皇帝很怀疑赵文华。赵文华因而说“:敌贼容易歼灭,督抚的人员不当,致使战败。我过去论告曹邦辅,夏木式、孙..却生事诬蔑我。东南涂炭何时能解除啊。”于是逮捕拘囚曹邦辅,将他谪戍朔州。
隆庆元年(),杨博治理吏部,起用曹邦辅为左副都御史,协助处理院事。晋官兵部右侍郎,管理**。不久以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务。他说修治边墙并非上策,应当紧急练兵;兵练成之后才能谋议边事。用给事中张卤的话,召曹邦辅为右都御史,掌管院务。皇帝因京营事重,改协理为阅视,将京营交给懂得*事的大臣,遂以左都御史召还任职。之后,听从恭顺侯吴继爵的话,又改阅视为提督。
不久,转为南京户部尚书。上奏督仓主事张振选不听管束。吏部因而说:“过去执*喜欢别人取悦自己,属下的官吏依靠它来作为奥援。构陷朝堂上官员,以至于屈身降意,倒置名份。在外的巡按御史也曲庇进士推为知己,监司贤与不肖出自他的口吻。祸害*治没有比这更厉害的。”穆宗深深感到这些话是对的,于是贬黜张振选,整治内外诸司,但终不能改变。
曹邦辅多次乞求退休,皇帝不听。万历元年()获准去京师,又因病请求离去,并且说辛爱有非分的企图,应当谨慎防备他。于是引退离去。过了三年,死去。赠太子少保。
曹邦辅廉洁刚直。在吴中被逮时,有司送上所储俸钱,被挥之出去。做官四十年,家里没有余钱。巡抚、巡按向皇帝报告这个情况,皇帝下令派遣右评事刘叔龙为。
曹文诏传
曹文诏,大同人。他为人勇敢坚强而且有谋略。在辽东从*,先后在熊廷弼、孙承宗手下做事。因多次立功升为游击将领。
崇祯二年()冬天,跟随袁崇焕入卫京城。第二年二月,总理马世龙把皇上赐给他的尚方宝剑交给文诏,命令他率领参将王承胤、张叔嘉,都司左良玉等埋伏在玉田的枯树和洪桥,因鏖战有功升为参将。然后他从大堑山转战到遵化附近,又跟从世龙等攻下大安城以及鲇鱼等关口。因为收复四城的功绩,朝廷给他加官为都督佥事。七月,陕西的贼寇活动猖獗,朝廷提拔他做了延绥东路副总兵。
贼将王嘉胤长期占据河曲。崇祯四年四月,文诏攻克了被占据的城池,嘉胤逃跑了,辗转抢劫到阳城的南山一带。文诏追上他,嘉胤的部下杀了嘉胤,投降了文诏。文诏因这次战功又被提升为临洮总兵官。
点灯子从陕西进入山西。文诏追击他们,追赶到稷山的时候,招安了七百名反贼。点灯子逃跑了,不久又被抓住,杀掉了。
李老柴、独行狼占据了中部,巡抚练国事、延绥总兵王承恩包围了他们。五月,庆阳的贼寇郝临庵、刘道江前去援助。恰巧曹文诏从西面凯旋,就同榆林参*张福臻联合围剿他们,杀死了李老柴及他的同*一条龙,其他的同*逃往摩云谷,副将张弘业、游击将领李明辅战死。文诏于是就同游击将领左光先、崔宗荫、李国奇分别围剿绥德、宜君、清涧、米脂等地的贼寇,分别在怀宁川、黑峪泉、封家沟、绵湖峪等地展开战斗,都取得了重大胜利。扫地王被杀了头。
红*友、李都司、杜三、杨老柴是神一魁的残余*羽,他们屯兵镇原,准备进犯平凉。练国事发布檄文要求甘肃总兵杨嘉谟、副将王性善扼住他们的攻势,贼兵只好败退到庆阳。文诏从..州的小路出发前来同嘉谟、性善会合。五年三月,在西濠展开大战,斩获贼兵千余首级,活捉了杜三、杨老柴。他们的残余*羽纠合另外的贼寇洗掠了武安监,占领华亭,又在攻打庄浪。文诏、嘉谟赶到,贼寇屯兵张麻村,官*直压过去,合力打击他们,贼寇逃往高山上了。游击将领曹变蛟、冯举、刘成功、平安等人呐喊着冲了上去,贼寇又一次败逃。曹变蛟是曹文诏的侄子。这时性善与甘肃副将李鸿嗣、参将莫与京等到来,他们一起战斗,斩获了五百二十多个首级。他们乘胜追击,先在咸宁关,又在关上镇打败了贼寇,追到陇安时,嘉谟和变蛟联合夹攻,又打败了他们。几千名残余贼寇想逃往汉南,被游击将领赵光远阻截,于是从长宁驿逃到了张家川。有一支从清水分出的贼寇力量较强,副将蒋一阳同他们相遇后战败,都司李宫用被捕了。文诏于是使用反间计,使它的*羽上当,让他们自己杀死了红*友,然后赶至水落城打败了他们,追到静宁州的时候,贼寇飞奔占领了唐毛山,变蛟率先攻上山头,全歼了这伙贼寇。
曹变蛟传
曹变蛟是曹文诏的侄子,年轻时候随从文诏出兵作战,积累*功做到游击*将。崇祯四年(),从*恢复河曲。第二年在张麻村、陇安、水落城、唐毛山连续打败贼兵,又在铜川桥打败刘道江等贼将的队伍,勇冠三*。因为御史吴生生的推荐,被提升为参将。文诏移*驻守山西,变蛟随从他每战必胜。等文诏被改派镇守山西大同时,山西巡抚许鼎臣上书说:“山西的贼将紫金梁虽死,但老回回、过天星、大天王、蝎子块、闯塌天等首领还没有消灭。变蛟勇武过人,部下健将千百人,才能仅次于文诏,请把他留在山西吧!”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
曹端传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中举。五岁时见到《河图》、《洛书》,便去问他的父亲。长大后专心研究性理。他做学问必亲自实践,以求静心为要领。在读宋儒所著《太极图》、《通书》、《西铭》这些著作时,不禁感叹说:“道就在这些书里面。”意志坚定地进行研究,坐位下踏脚的砖都被磨穿了。他对父母十分孝敬,父亲好佛学,他著《夜行烛》进呈父亲,其中说:“佛学以空为性,不是自然界赋予之性。老子是以虚为道,而不是引导人之本性发展的道。”父亲十分欣赏他的见解。父母相继去世后,他在庐墓旁守丧六年。
端初读谢应芳的《辨惑编》,十分喜爱,便抛弃佛经、巫术、风水、时运之说。他上书本县县令,毁掉淫祠百余座,设立里社、里谷坛,让百姓祈祷丰年。逢灾荒之年,劝官府赈济,使百姓免于死亡。任霍山学正时,提倡孔孟之学,诸生听从其教诲,郡内之人都受到教化,以诉讼为耻。知府郭晟问他如何治理*事,他说:“要公道廉洁,公道则民不会谩骂,廉正则衙吏不敢欺骗。”晟恭敬地接受这个意见。他父母去世,渑池、霍州的生员都到他护守的墓边就学。守丧期满,改任蒲州学正。霍、蒲两县各上书争着要他。霍州先奏故至霍州。端在霍州先后十六年。于宣德九年()去世,时年五十九岁。诸生哀悼三年,霍山人民都为之哀悼,连童子都流泪。因家贫不能运回家乡安葬,留葬霍州。二子曹瑜、曹琛,在霍山守墓,相继去世。葬父亲墓侧,后来才迁回渑池。
端曾说:“要学到圣人之道,须在太极上立脚根。”又说:“做人须为志士、勇士,不忘向上。”又说:“孔子、颜渊乐于仁,孔子安于仁义而乐在其中,颜渊不违仁而致其乐,程子令人自得其乐。”又说:“天下无性外之物,性无所不在,性就是理。性的别名曰太极、曰至诚、曰至善、曰大德、曰大中,名不同而道则一。”
当初,伊、洛诸儒,自程明道、程伊川之后,刘洵、李吁等人投入二程门下,元代河南许衡、洛阳姚枢讲道于苏门,北方之学者都奉为宗师。至明朝兴起三十余年,曹端崛起于崤、渑间,倡明这宏伟独到的学术,被当时人推为明初理学之冠,所著书有《孝经述解》、《四书详说》、《周易乾坤二卦解义》、《太极图说》、《通书》、《西铭》释文以及《性理文集》、《儒学宗统谱》、《存疑录》等。
霍州李德与端是同时人,也讲学于本乡,会见曹端后对诸生说:“学不厌,教不倦,乃曹子之盛德。他了解古今,通晓事变,我的学识很少能赶得上他的。古人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你们已得到了‘人师’。”拜辞而去。端也风格高尚,命诸生将李德请来讲学。
曹端曾著有《川月交映图》,模拟太极,故学者称他为“月川先生”。去世后,被世人谥为静修。正德年间,尚书彭泽、河南巡抚李桢都请求将曹端供奉于孔庙一同祭祀,这个请求未能实现。
曹钦程传
曹钦程,江西德化人。中进士,被授予吴江知县。他任意贪污,以滥用刑罚博得刚正不屈的名声。巡抚周起元弹劾他,结果他被贬职,改任顺天府教授,调任国子监助教。他巴结汪文言,得以任为工部主事。到汪文言败后,钦程又极力排挤他,通过座主冯铨把魏忠贤当作父亲一般来侍候,成为“十狗”之一。冯铨想陷害御史张慎言、周宗建,令李鲁生起草奏疏,嘱咐钦程递上去,趁机将李应升、*尊素牵连上,并推荐李鲁生以及傅木魁、陈九畴、张讷、李蕃、李恒茂、梁梦环之辈十余人。张慎言等四人都被除名。
钦程在群小人中尤其无耻,他日夜登魏忠贤的门,卑躬屈膝,阿谀奉承,无所不至,同类颇羞与他为伍。钦程却在众人面前很傲慢,以显示魏忠贤亲爱他。给事中吴国华弹劾他,魏忠贤大怒,将吴国华除名,钦程更加得志。给事中杨所遵循魏忠贤的旨意,极力推荐钦程贤能,于是他由员外郎升为太仆寺少卿。后来魏忠贤也讨厌他了,六年()正月他被给事中潘士闻弹劾。魏忠贤指责他败群,将他除名。他临行之前还在魏忠贤面前叩头说:“君臣之义已绝,父子之恩难忘。”他泪流不止而去。魏忠贤被诛后,他被列入逆案第一等,判了死罪。在狱中关了很久,家人不再给他供应饮食,钦程抢其他囚犯的剩饭吃,每天都醉饱。李自成攻陷京师后,钦程首先破狱出来投降。李自成失败后,他随李自成西去,不知所终。福王时期,定依从贼人案,钦程又被列为首等。
曹学亻全传
曹学亻全,字能始,侯官人。万历二十三年(),他二十岁就中进士,授户部主事。调南京添注大理寺左寺正。闲居七年,致力于学习。后历任南京户部郎中、四川右参*、四川按察使。蜀王府失火,估算修建费七十万金,要求拨款,学亻全根据《宗藩条例》拒绝。天启二年()任广西右参议。
当初,万历四十三年()发生“梃击案”,刘廷元等主张将凶手作为疯癫奸徒之罪处置。学亻全著《野史纪略》一书,记述事件的本末。天启六年()秋,学亻全调任陕西副使,尚未起程,刘廷元依附于宦官魏忠贤而受到宠幸,弹劾学俭私撰野史,淆乱国法。将学亻全削职为民,烧毁《野史纪略》的雕板。巡按御史王*新,因曾荐举过学亻全,也被勒令闲住。广西大吏估计学亻全将来必有大祸,把他留在广西,后来知魏忠贤无意杀学亻全,才放他回家。崇祯初年,起任广西副使,学亻全力辞不肯受任。
学亻全居家二十年,著书于所居之石仓园,其《石仓十二代诗选》盛行于世。他收集经、史、子、集,按类分辑,进行了十余年,尚未完成,北京、南京相继陷落。唐王在福建即位,起任学亻全为太常寺卿。不久,转为礼部右侍郎兼侍讲学士,进升尚书,加太子太保。南明亡,学亻全避入山中,自缢而死,年七十四岁。
学亻全诗文甚多,总名为《石仓集》。万历年间,福建文风颇盛,实为学亻全提倡的结果。
曹吉祥传
曹吉祥,滦州人。一向依附王振。正统初年征讨麓川时,他任监*。征兀良哈时,与成国公朱勇、太监刘永诚分道进兵。他又与宁阳侯陈懋等人往福建征讨邓茂七。曹吉祥每次出行,常选择达官、跳荡锐卒隶属于帐下,班师后便将他们畜养于家中,所以家中多藏有甲兵。
景泰年间,他分掌京营。后与石亨勾结,率兵迎接英宗复位。升为司礼太监,总督三大营。他的嗣子曹钦、侄子铉、铎、钅睿等人都官任都督,曹钦进封为昭武伯。他的门下食客冒官的多至成百上千人,朝中士大夫也有依附于他希求晋升的人。他的权势与石亨相当,时人并称为“曹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