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丰润区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优秀文艺节目进社
TUhjnbcbe - 2021/5/13 13:35:00
摘要回头来看,说明‘左’的*治压力的可怕,他压抑人的天性,扭曲人的心灵,销蚀人的情感。在当时来说,这或许是被人们称赞的立场坚定的表现,但从今天来看,不能不说是对人性的一种扭曲。

--读《铁马冰河—我的南下征程》

杨敏之是原湖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退休之后,笔耕不辍,勤于思考,同时也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写下了《铁马冰河——我的南下征程》这本回忆录。

此书不大,多页,十万字左右,一般退休官员的回忆录多不免要炫耀和夸赞自己的经历,少有提到自己的不足和遗憾。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我以为应当是作者对于一生经历的反思,尤其是参加革命与阶级斗争的反思,非常的不给自己留情面,也可见作者用心、用情之切。

作者年4月生于河北省丰润县丰登坞乡杨家庄一小地主家庭,家里有多亩地。年辍学,同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组织开办的丰润县银行任会计、会计股长。年冬选调入冀东区*委南下工作团,不久随*南下。年11月进入湖南,分配到湘南工作。

作者的回忆,大致解答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参加革命是为了洗脱阶级“原罪”

一开始作者就回忆道:“土改中我家是被猛烈冲击的对象之一,我父亲在这场运动中受到了残酷的斗争。我不知不觉把自己的命运和革命的命运连在一起,因而在感情上与家庭的距离越来越远了。(16页)”

作者对于自己参加革命的动机毫不讳言,对于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对于革命浪潮的新奇与追赶,不可忽视。他说:“当时的我,既不是一个天然的革命者,也不是一个剥削阶级的叛逆者,是革命大潮把我卷入了革命队伍。(19页)”

因为出身于小地主家庭,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年纪轻轻就要背负家庭出身的原罪过一辈子,这是谁都力图摆脱的,这一点作者也说得很明白:“我出身于剥削家庭,不是一个天然的革命者,我参加革命完全是为了摆脱困境和寻找出路,但是我那时年龄很小,具有可塑性……我逐步与革命同命运共呼吸……用我的祖母的话说,他说我吃了迷*汤。(50页)”

摆脱困境和寻找出路,是作者加入革命的重要动机,也是以后南下的主要原因。困境,当然是指阶级困境,而出路,自然是想摆脱旧有关系,过上新的生活。然而,就这样背弃了家庭,这让家人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以至于祖母说孙子吃了“迷*汤”。但是,即便是迷*汤,作者也吃得心甘情愿,因为在当时这意味着重生。

二、主动南下,是为了躲避家庭出身

在当地,作者地主后代的出身无可避免地要受到指摘,年纪轻轻十五六岁,既无战功,又无资历,怎么在当地立足?南下,意味着建立功勋的时机,而对于当时年轻的杨敏之来说,远离家庭对自己的负面影响,更是摆在了首要位置。

“我因家庭出身不好而产生的思想包袱也越来越重,经常处在*治高压的抑郁中。我羞于谈论自己的家事,不敢回家探视父母。甚至在我的*治逻辑上,也渐渐把父母划入了敌人的营垒,而不屑于眷顾他们了。我时刻都在想摆脱这种*治上的尴尬处境。现在机会来了,可以南下了,一走了之,可以完全丢掉压得我喘不过气的*治包袱,这就是我当时要求南下的真实原因。(20页)”

三、喝了“迷*汤”后的人性扭曲

褪去个性,只有*性,这是当年,在很多*员身上能够看到的特点。有的学者用“劫*”一词来形容,颇为形象。在这里,杨敏之的祖母也用了喝了“迷*汤”一词,生动地体现了孙儿在家人眼中的表现。主要就表现为对家人的绝情。

在南下即将要启程之际,父亲从乡里跑来送儿子,儿子却表现得十分不在乎。父亲临走时一边往我手里塞了几块银元,一边不住地念叨我祖母曾经说过我的那句话:“勤头(我的乳名)真是吃了迷*汤了。(21页)”

而作者自己心里其实很清楚:“我一想到我跟别人不一样,我家庭出身不好,这涉及到立场问题,我就强迫自己把骨肉之情严密的封闭起来,用绝情的举动来显示我革命的坚定性。(20页)”

更让人感到唏嘘不已的是,作者的革命坚定性足足保持了30多年之久,期间,母亲专门南下来看过儿子,却被儿子冷漠相待。

《末代皇帝》剧照

“年母亲来南岳看我,当时,阶级斗争几乎渗透了我的灵*,由此造就的自卑感、原罪感,使我对亲情产生了难以自持的排斥……那时我似乎变成了一个铁石心肠的人,面对母亲,那么遥远,那么陌生……安顿在南岳镇的小旅店里,让她住了两天,就催促她回去。(92-93页)”

一直到年,改革开放伴随的思想解放之后,作者的人性才超越了阶级性,回归了人的属性。“年,我和妻子头一回正式回家探视父母……这时,我的原罪意识已大为淡薄,他们也已经获得了解放,于是骨肉之情油然迸发。……一见面,我就情不自禁地走到母亲面前,热泪盈眶地拥抱她,深情地喊着妈妈。这时,她老人家全身发抖,老泪纵横,呜咽地哭了。(93页)”

四、反思的力量让人感佩

作为一名*的高级干部,作者对自己毫不留情的剖析,把自己当年种种行为摆在了世人面前,这需要勇气和魄力。而且作者在回忆录中写下了许多让人感佩、引人深思论述。

作者写道:“回头来看,说明‘左’的*治压力的可怕,他压抑人的天性,扭曲人的心灵,销蚀人的情感。在当时来说,这或许是被人们称赞的立场坚定的表现,但从今天来看,不能不说是对人性的一种扭曲。(21页)”

对于祖母,作者也饱含了歉意。“祖母在阶级斗争中被划为另类……就连我这个被他视为掌上明珠的孙子,也视他为陌生人,在他面前不得不装出一副冷漠的面孔,并且离她而去。对于我这个喝了迷*汤的孙子,他是无法理解的,他由此而重创的心灵也是无法愈合的。”

“今天回想起来,历史对他们是不公平的,我也跟着走进了这个历史的误区。”杨敏之的这句话说出了当年很多迷失在阶级斗争漩涡中的人的状态。今天,但愿大家都能够不要再入历史的误区。

来源:共识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丰润区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优秀文艺节目进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