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原创弃笔从戎的开国大校赵靖远
TUhjnbcbe - 2021/5/5 17:12:00

(徽章与荣誉公号原创文章)

按:本文由张慧明女士撰写并特供本公号。特此致谢!

张慧明,河北省蔚县人,年入学并入伍,年毕业于解放*工程技术学院(现解放*信息工程大学),现为*队退休干部。

年授衔后的赵靖远

赵靖远(—年),原名赵善信,蔚县西合营镇赵家湾村人。赵家祖上从山西省浑洞迁居到此,农耕起家,之后崇武成风,该村是蔚县史上闻名遐迩的武绅之乡。沿续传承的武学堂,即赵氏先辈在清朝乾隆年间创办。最著名的习武人物,首推年考中举人的21岁赵昕,28岁时赴京科考再中二甲进士,博得道光皇帝青睐,赐称“黑虎将”而被传颂为“武进士”。

赵靖远的父亲赵孟贤(亦名赵林),勤学饱读、博览儒书,绰号“老孟”,寓意孔孟贤徒;赵靖远的兄长赵善修,是当时当地教学机构的教育委员。

赵靖远于年3月16日出生,自幼置身于崇学的家庭环境,耳濡目染治学氛围。少年赵靖远,辗转求学乡间私塾及乡镇学堂,小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蔚县著名革命家张苏在西合营创办的蔚县初级师范学校(简称蔚师),也叫西合营师范,与“晋察冀李氏三姐妹”的三妹李玉芝(邓华将*夫人)同窗。在校期间,赵靖远、李玉芝等一批进步学生,勤奋攻读校纲规定的课程学业,接受马列主义新思想,积极参加抨击、抵制反动势力的学潮运动,初步奠基了革命人生观和人生价值观。

年夏,赵靖远师范毕业,同年又考上了宣化中级师范,恰逢“七·七事变”,卢沟桥的枪声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10月26日,杨成武率领的八路*师独立团光复了蔚县,在“国难当头,全民抗战”的形势下,赵靖远毅然弃笔从戎。与“李氏三姐妹”李剑鸣、李佩卿、李玉芝,狼牙山壮士马宝玉,谢才、耿淑明等许多热血青年和进步学生一起参*。令人敬佩的是,此时的赵靖远刚刚做父亲,儿子耀文还未满月。他放下襁褓中的儿子,告别了妻子父母,无反顾地走向九死一生的抗日战场。之后,赵靖远跟随杨成武和邓华的部队转战在晋察冀边区。

赵靖远以其文化基础和知识底蕴,而且尤擅书法,参*后即任独立一师*治部总务科员。辅助誊写大量战时文档,协助*宣部门承写大批*事文书。年2月,八路*总部指示晋察冀*区开辟平西地区(包括房山、昌平、宛平、涞水、涿县、宣化、怀来、蔚县等县),作为向冀东挺进的抗日基地,赵靖远跟随邓华支队,约人入住宛平县的西斋堂村(现北京市门头沟区),邓华任司令员兼*委,赵靖远先后担任支队参谋处文书和*治部组织干事,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

为了国家的安宁,赵靖远无法为父母尽孝,但他一刻也没有忘记家中的父老。他随部队在斋堂村期间,打听到有蔚县的驮麻(蔚县特产的白麻)人,赶紧给家里写了一封平安信:“……要说话的很多,但此时是想不起来,容当再奉……如来信时可将家中的详细情形告诉给我……吉家庄李国*(师范同学)和我学的是同样的生意,可告知他家中,以慰念念,仰学在此也很好。我这里是新成立的买卖,还不大,出名……如要来信可交给×××,我高小的同学。”

赵靖远在平西门头沟斋堂期间写的家信

参*十多年后写给家里的信

为了保密也为了家人的安全,赵靖远的书信简捷流畅,巧妙地为家中报平安,并且还为同乡战友的家里转达平安。字里行间透出了浓浓的思乡情和战友情,也看得出他对革命*队充满了信心。

年6月到9月,赵靖远随八路*第四纵队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冀东大暴动。后来分别担任冀中扩*工作团主任,晋察冀六团二营教导员、五分区*治部组织干事、三十团三营教导员、团总支书记、三十六团*治处主任。期间的年下半年,参加了百团大战,这是晋察冀边区发生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参战部队达到个团,兵力20余万,共进行大小战斗余次,攻克据点余个。另外还参加了无数次突破敌人封锁线和反击日寇扫荡的战斗。年12月后任冀东*区十四团*治委员,直到年10月又担任新的职务。

在同日伪*的战斗中,赵靖远带领战士英勇奋战、不怕牺牲,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冒着生命危险在战场上拼杀,而家中的赵母却是天天想念儿子、日日担心儿子,每日以泪掩面、叨念不止,妻儿更是日日思念,翘首以盼。

大约在年,任主力团*委的赵靖远带领部队执行任务途径蔚县。参*七年后第一次踏上故土,而且走到紧挨家门的吉家庄,赵靖远巧遇到同村族人赵玉,他难抑激动之情,但因时间紧迫,只好托其捎信,又恐惹出麻烦连累家人,便草拟了一封密电码式短信——多数汉字只写一半。家中收到信后,识文断字的赵家人却谁也读不懂隐含内容,最后,聚齐家族中的博学者,再加赵玉的口信,总算猜知信中大意。

年赵靖远在河北省丰润县为日伪俘虏训话

抗日战争战火才熄,解放战争烽火又燃。赵靖远任冀东*区十四团*委,率部参加保卫冀东解放区的反蒋自卫战争和解放东北挺进辽西的系列战斗。年10月至年8月,赵靖远调任东北野战*九纵二十六师(后改编为46*师)*治部副主任、主任、师副*委。随部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衡宝战役和湘西剿匪及保卫粤东海防,转战祖国东北、东南半壁河山,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新中国诞生建立了卓著功绩。

新中国成立了,赵靖远离家十几年,忠孝两难全。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重了他的思乡情愫,偶通家信寄托悠悠思念之情,后来六个子女的名字,一律冠上“蔚县”的“蔚”字。

年9月湖南剿匪第三阶段,赵靖远在英模代表大会上讲话

赴朝鲜战场前的赵靖远

赵靖远荣获的朝鲜二级国旗勋章

年9月至年10月,赵靖远奉命率部参加 战争,在朝鲜战场三年,一直担任中国人民自愿*第46*师*委,指挥部队经历艰险、克服困难、英勇作战,多次重创痛歼美伪*,迫使其和平谈判签订停战协议。年,赵靖远作为一线作战部队的代表,随同中朝两*谈判团参加板门店和谈,荣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的二级国旗勋章。

年我*首次授衔被授予开国大校*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年底志愿*回国后,赵靖远先后升任46**治部副主任、主任。

年8月至年12月,赵靖远在北京高等*事学院深造,年底毕业返回46*(在东北)任*副*委至年初,期间尽职尽责致力于*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年4月,遵照*中央、毛主席关于从*队选调优秀*工干部加强地方*治工作的指示及调令,赵靖远首批调到国家农业机械部任*治部主任、部*委委员(国家副部长级)。从此,离开了部队。

赵靖远戎马一生,三十年间只回过两次家乡。赴朝参战前夕返乡辞亲,此时母亲已经去世一年多。另一次是年,在京城高等*事学院进修期间回乡探亲。

遗憾的是,这位转战南北、戎马一生的革命老前辈,年文化大革命浩劫期间遭受迫害,不幸于年2月18日在北京因公牺牲,年仅52岁。同年4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签批赵靖远生平简介和《赵靖远同志逝世》的讣告,刊发在《人民日报》。

(注:资料来源于赵靖远家乡的亲人以及赵靖远之子赵蔚中先生,在此一并致以真诚的感谢!)

请各位点击文后广告,您的举手之劳,会让我们继续努力!

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弃笔从戎的开国大校赵靖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