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紧急寻人密切接触者去过这些地方
TUhjnbcbe - 2021/5/3 16:33:00

作者简介

王家惠,男,汉族,大学文化,作家、剧作家、红学家,祖籍丰润县。年6月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教系,现供职于唐山市文联,国家一级作家,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唐山市作家协会主席。

自年开始文学创作和“红学”研究,年开始发表作品。

1、第一篇短篇小说《感情》发表在年的《冀东文艺》第一期,同年由《河北文艺》转载并由北京电视台改编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播映。

2、短篇小说《小院儿居民》获年“河北省四化建设新人新貌优秀作品奖”。

2、长篇小说《金蟒》由美国华盛顿出版社出版。

3、舞台剧本《孔子突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4、长篇小说《唐山绝恋》(与关仁山合著)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

5、长篇小说《唐山大地震》(与关仁山合著)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打开音频

聆听有声图书

非常时期的非常抢救

文/王家惠

唐山大地震时,医院大多倒塌,伤员救治几乎全靠外地支援。殊不知,就在距离唐山市区25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在难以想象的艰难条件下,整整坚持了3天3夜全力救治伤员,为唐山抗震救灾史,也为唐山医疗史写下了难以磨灭的一页。

医护人员抢救伤员

由于丰润近邻唐山,又是去往北京的必由之路,唐山大地震后,许多伤员便不约而同地涌向丰润县,医院,这里成为当时唯一的安全岛、救治站。医院的广大医护人员也在特殊的情况下全力以赴地实施了特殊救治,当时的情景现在人们绝难想象,此举可谓之雄壮,可谓之豪迈,亦可谓之惨烈。总之,在这3天3夜中,这些人的身上彰显了一种精神——那就是唐山抗震精神。

我以为,唐山大地震固然可以成为历史,但是在大地震中所彰显的唐山抗震精神不可成为历史,不可成为供人把玩的化石,成为展板上的图片和说明词。它应该是一眼永不枯竭的泉水,时刻洗涤人们的心灵。这种精神从表面看是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一种英勇顽强的抗争精神,但是其实质却包含着更深刻、更广远的东西,包含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重要的东西。因此,我医院的当事人,为了表现出事件的真实性,我用了被采访人口述的形式。

李耀华说:大地震那年,我任丰润县革命委员会办事组副组长。地震的头天晚上,我住在机关宿舍。地震之后,我简直蒙了,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幸好机关的房子没有倒塌,住机关的干部全部跑出来,聚在院子里不知所措。不一会儿,县主要领导们都赶到机关,住在家里的干部也集中过来。我领受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找上级,报告灾情。我们不知道损失多少,也不知道地震的烈度,地震中心在什么地方。我们以为丰润就是唯一的受灾区。当时,通讯、电源全部中断,县城里一片漆黑,到处是哭儿喊女的嚎叫。我们钻进尚在摇晃的办公室,按住电话机一阵猛摇。唐山打不通,就往北京打,北京也打不通。急中生智,我弄了一辆车跑到20里外的空*指挥所,利用那里的电讯设备向北京报告。这时,天已经亮了。另一辆车拉着领导去唐山,找地区领导汇报。车到唐山市郊,道路已经堵塞,只好下车徒步去找地委,可是没有找到,唐山市已经全成了废墟。

第2天,他们又去,总算找到了地委机关。地委主要领导震亡了几个,余下来的已经在废墟上开始布置工作。得到的指示是唐山市灾情更重,不可能给予任何支援,叫迅速开展自救,把损失减到最低限度。其实自救工作早在地震发生后就开始了,县领导撒下人去到各个公社了解灾情,医院,通知做好抢救伤员的准备。

田德雨说:医院*总支书记兼院长,当天是住在家里。那天晚上出奇地闷热,家里连一台电扇都没有,我脱得一丝不挂地睡了。大地开始震荡,我醒了,慌急之中抓了一条裤子跑出来,跑出来才知道是儿子的裤子,医院跑。因为连条裤带都没有,我边跑边打了个结,把裤子挂住。医院房屋没倒,值班的医护人员全跑出来了。我立即指挥大家往外疏散住院的病号,搬运器械、药品。天亮之后,本县的伤员开始往这里送,有用拖拉机的,有用马车、驴车的,接连不断。很快,唐山市的伤员也开始下来了。丰润距唐山仅25公里,又处京(北京)、哈(哈尔滨)国道线上,人们自然把这里做了第一号的医疗站。那些开车的才不管你这里是不是具备条件,医院就是救星,把伤员卸下就又回唐山去拉。这些开车的大概也不是有组织的,都是司机自己把车开出来,有的则根本不是司机,看到一辆车,随便弄把钥匙捅开,家人、邻居,认识的,不认识的,能搬上车的全部搬上车。

整个上午,我忙得昏头昏脑,也不知道唐山的灾情如何,甚至不知道本县的灾情如何,只是惊讶伤员为什么这么多,潮水一般朝这儿涌。天亮之后,家里发现我没抽裤带,派我的小儿子给我送来裤带。我手里提着这条皮带忙了半天,根本没工夫抽上。

.7.28震后唐山一片废墟

当时,县医院西边是很大一片空场,空场的西边又是一片苗圃,这片空场就成了一个大“病房”,伤员们横七竖八地被卸在这片空场上。有的头肿得比斗大,血肉模糊;有的大腿被撕裂,露出白惨惨的骨头;有的肚子鼓得像孕妇,有一口没一口地喘气;有的半路就死了,通身青紫,也和活人躺在一起。成群的苍蝇拥过来,“嗡嗡”地响成一片。哭的,叫的,呻吟的,骂街的,也分不清都是些什么声音搅在一起。太阳起初很*,不久却又下起小雨。当务之急是得让人们有个躲雨的地方。医院把附近一家土产商店的库房打开,弄了十几捆塑料薄膜,先发给大家。这根本不顶事,一会儿就抢光了。这时,县里领导全来了,看到这种情景也大吃一惊,当即命人把县土产公司的库房打开,把库存的4万医院。这些席子一来,能动的伤员和随来的亲属你两张他三张,铺在地下,盖在身上。没人照顾的重伤员仍被淋着,医务人员给他们盖上一张席子,像死人一样。领导们一看这也不是办法,又命人把建筑公司的经理叫来,让他集合工人扛来木杆、竹竿,就地搭席棚。搭好一座搬进一座,腾出席子来又搭。

最难的还是伤员抢救,有些伤员是没有办法医治的,比如脊椎砸断,神经砸断什么的。可有些伤员像内脏出血,肢体坏死,不立即手术眼看就得死。全院能拿手术刀的大夫只有外科、骨科、妇科的20多人,最后连五官科的大夫也拿刀上阵了。我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把空场分为8个地段,全体医护人员分成8个组,各管一片,只要伤员卸在你这一片,你这个组就得一切都包起来。两张办公桌一并,上面支上一张塑料薄膜,就是手术台。搭了8张这样的手术台,立即开始抢救。这样的条件下动手术,平时是难以想象的。我对大家说,得斩钉截铁!现在是非常时期,一切都得打破常规,作为医生,我们不能眼看着伤员死掉。

那是怎样的手术啊,有四例是脾破裂,出血性休克,当时连输血的血源都没有,他们把腹腔打开,用注射器抽出腹腔里的血再通过静脉给伤员输进去,这样居然成活3例。

非常的时期往往出现非常的奇迹。一位唐山市的工人是肋骨骨折、压迫性气胸、肺破裂,给他做了开胸手术,肺缝合,他也活了。

有的肢体压迫性坏死,便就地截肢,做了十几例,几乎全部成功。

手术器械根本无法高温消*,开始用酒精,没多久酒精就用完了,自己配制了一种消*液,消*液也用完了,就把食堂的咸盐拿出来,用盐水浸泡。敷料奇缺,就用卫生纸代替。骨折的伤员开始还能打石膏,石膏用完了就用小夹板,小夹板也用完了,干脆就把苗圃的树枝树杈掰来捆绑固定。输液也是用根树枝插进地里,挂上瓶子就是输液架,床单什么的就只好反复使用了。

轻伤员就简单多了,弄张办公桌,配两个人,凡能动的都到这桌子前,给抹点红药水,发点消炎药什么的。

一直忙到下午4、5点钟,大家才发觉一天没有吃饭。医护人员还可以,伤员总得吃饭啊,于是让大师傅把大锅抬到空场上熬粥。细雨蒙蒙,连块干柴都找不到,又让县木器厂送来劈好的木柴。自来水断了,医院又没有水井,就用毛驴车到附近村子去打井水,就这样给伤员做了第一顿饭——大米粥就咸菜。

李耀华说:县革委的全体干部也是在这个点钟才喝上一口粥。后来,县里又从食品厂调来点心,又通知各国营饭店抓紧把面粉、锅灶由倒塌的房屋中扒出来,医院送,吃饭的问题才彻底解决。医护人员则几乎都没有吃饭,人人心里火冒钻天,手脚不闲,顾不上吃。第2天上午才感觉饿,可又吃不下去。

本文作者王家惠在书籍新闻发布会上发言

太阳一出来,湿气蒸腾,那气味又腥又臭,令人干呕,想吃也吃不下。好多人家里送来饭,顺手就送给伤员吃了。家里的旧衣服什么的,也都拿来送给了伤员。这些伤员早来的大都没穿什么衣服,浑身上下都是血道子,再掺和上煤烟子和土,小*儿一样。晚来的穿得五花八门,有个小伙子穿着日本*服,一看就是剧团里的东西;一位姑娘把一条衬裤的裤裆捅破,钻出头来,胳膊伸进裤腿里,算是上衣;有一个孕妇穿着一件极其华贵的大睡袍,挺着大肚子光着脚,跑来跑去为她受伤的丈夫找大夫,找药。当时县里人都不认得这是啥东西,一打听才知道是外国人睡觉穿的,出口产品。原来,她家隔壁的服装仓库倒了,她找出这么一件就穿上了。当时,空场上连伤员带护送他们的亲属穿来走去的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简直就成了奇装异服的展览。当时看着那叫惨哪,谁心里都难受。

处理活人的同时还得处理死人,据当时统计,医院的共有多人,这是一个极不可靠的数字,因为许多死者是亲人们运到这里,发现死了,就自己动手埋在那片苗圃里了。这个数字只包括那些没有亲人护送,医院处理的死者。这些人一无姓名,二无住址,总得给他们留下点记号,以便将来亲人寻找啊。县里把照相馆的师傅找来,让他给每一位死者拍一张照片。师傅是来了,可是一看到死者那一张张恐怖至极的脸,他就浑身哆嗦,按不下快门。我把这事一汇报,当时的办公室副主任张庆安一听就火了:“这有什么害怕的?我陪你去。”他拉着那位照相师傅就走,可到了跟前,他也傻了,倒不是害怕,而是那一张张死者的脸全都变了形,根本分不出谁是什么模样来,这样的照片拍出来也没用啊,只好作罢,全部埋进苗圃里。

坚持到第3天下午,药品全部用光了,敷料连卫生纸都用光了,眼看要坚持不住了。这时上海的医疗队赶来了,全是精兵强将,带的药品、器械也足。天上的飞机也开始空投食品药品,5、6天后,省里供应的药品也到了。这时,通(县)古(冶)铁路已开通,唐山飞机场也开始有组织地往外地转运伤员,丰润的伤员也开始外运。当时经由丰润转运去的外地伤员人,本地伤员人。直到这时,县医院的医护人员才有了自己的小棚子,他们可以坐在里面缓缓劲儿了。

当时,县医院大部分人员家属在农村,丰润遭灾严重,震前有房屋47间,地震毁坏达间。医院人员家属中当时知道的死亡13人,伤30多人。

田德雨说:我下命令,家里死伤人的可以回去照看一下,可就是没人离去。大家都像疯了一样地工作,简直是拼命。李耀华家在昌黎,有人捎信来,说他儿子脊椎砸断了,老伴儿腿砸伤了。他硬是一声没吭,直到一个多月后工作步入正轨,他才回家看了看。他的儿子因高位截瘫,后来死了。我二女儿当时正在唐山卫生学校进修,大伙儿都说她长得漂亮又聪明,那年才22岁。地震后老伴儿哭叫着让我去找,我硬是忙得没去。直到第6天,我小儿子去唐山找他姐姐,才知道她已被砸死,拉出去埋了,至今也不知道埋在哪里。从那时起,老伴落下个心脏病的病根儿。所有这些,现在回想起来,真像是一场噩梦。

李耀华说:地震中,丰润本县死亡人,伤员总数人,其中重伤员人,接转外地伤员(主要来自唐山)人,死亡人。医院总共有人,其中医护人员人,医生医士40多人。3天苦斗不亚于一场战争。

当今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个人利益诉求日趋强烈。回顾大地震,回顾大地震中唐山人的那种精神风貌,应该是十分必要的,也必然是有益的。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时过40年之后,人们对于那一场大地震仍然难以忘怀,仍然要纪念它。

喜欢请点赞留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5/3 16:33:00

丰登坞镇曾庄子小学组织敬老院慰问演出活动

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近期,丰登坞镇各学校积极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喜迎十九大爱国实践活动。国庆节的到来,同时也即将迎来中华传统的“敬老月”。9月29日上午,丰登坞镇曾庄子小学部分师生来到丰登坞镇敬老院,开展关爱老年人慰问演出活动。少先队员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老师的带领下徒步2公里,来到丰登坞镇老年公寓。大家帮助工作人员打扫敬老院。有的捡垃圾,有的扫地,有的擦玻璃,有的墩楼道。还有的少先队员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散步、帮行动不变的老人倒水、推轮椅,一个个干得热火朝天,干劲十足。慰问演出开始了,少先队员们为老人们表演手语舞《感恩的心》、《成语接龙》、朗诵诗歌,并和老人们齐唱国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活动中,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敬老院王书记向少先队员们的爱心奉献表示感谢,梁瑞*校长对同学们的爱心行为加以肯定,并提出新的希望。活动结束,大家一起与国旗合个影,用今天这含有特殊意义的活动形式庆祝国庆,迎接*的十九大的召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紧急寻人密切接触者去过这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