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人杰地灵的丰润古镇丰润镇
TUhjnbcbe - 2021/4/15 16:44:00
白癜风平安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776.html

丰润镇是久负盛名的京东古镇,地处燕山南麓平原,乃京、津、唐腹地,京东交通枢纽。年设城关镇,年建城关人民公社,年恢复为城关镇,年1月,经省人民*府批准,改为丰润镇,是丰润县人民*府所在地。

名胜景观

丰润镇历史悠久,有许多名胜古迹和文化景观。

该镇历史可溯远古。商代,为孤竹国领地;春秋时,属无终国;战国时,属燕国;汉代,这里建土垠县、徐无县;唐代曾隶属玉田县;金大定二十七年(年)建永济县,后更名为丰闰县;明洪武元年(年)定名为丰润县。

丰润镇城,筑于金世宗大定六年(年),至明天顺六年(年)建成。城东西南北,每面各设一门。每个城门上筑有门楼,且各有匾额:东曰“龙山青色”,南曰“平台堆玉”,西曰“浭水朝京”,北曰“古冶流金”。四门外皆有瓮城,在瓮城外,还有一门,故每面实有内外两门。在四个瓮城中,各建有坛庙,东建观音庙,西建火神庙,南建忠武庙,北建真武庙。

在城西南,有天宫寺庙。此庙建于辽清宁元年(年),寺庙坐北向南,共有三个院落。中院是寺庙的主体,建有大雄宝殿。宝殿建筑宏伟、壮丽。正中是如来佛塑像,左前方有托塔天王像,右前方有二郎杨戬像,东西两侧为十八罗汉像。如来佛的背后有倒座观音像。大殿的西院有悬神殿、三霄娘娘殿、药王殿。

寺庙西侧建有宝塔,因寺庙而得名曰“天宫寺塔”,建于辽清宁八年(年)。此塔为青砖密檐实心八面体结构,共13级,高24米多,各层角梁和檐椽的顶端悬一铁铸风铎,微风拂荡,叮咚不绝。塔身最上端为一铜制镀金圆顶,晴朗之日,光彩熠熠。

由于丰润镇山川秀丽,景物宜人,故吸引许多名人来此游览,并定居于此。据《浭阳曹氏族谱》记载,明永乐初,宋代开国元勋武惠王曹彬之后,曹雪芹先祖曹端明曹端广弟兄从江西豫章武阳渡,溯江而北,卜居丰润咸宁里。后,弟曹端广又徙居辽东铁岭卫。

丰润城内西街为曹氏府第,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府第中心住宅区在西街路南,正门上悬有金字“曹府”匾额。府内厅堂建筑皆精细考究,非一般宅院可比。住宅区分两个建筑群落,各有正宅、偏宅。在两个建筑群落之间是一个宽约20米的带状花园,花园正中建有赏花楼。西街路北亦为曹氏住宅。住宅的北边为曹府的大花园,面积约1.5万平方米。园内有寺庙、凉亭、假山、拱桥等,并有各种奇花异草。

在城外,曹氏还有六七处园林。主要有:

松茨园,为曹鼎望园林,位于城东,还乡河畔,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园内临还乡河处建有钓鱼台,相传明武宗曾微服钓鱼于此。曹鼎望云:“东郊别业,有松四棵,霜皮黛色,交盘如屋,颜曰松茨。时栖止其中,不知身在人世间矣”。曹雪芹祖父曹寅早年曾在这里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他任江宁织造时,曾写诗追忆在松茨园与曹氏兄弟一起饮酒赋诗的情趣,用“浭水不可钓,松茨闻欲荒”表达他对此园的怀念以及对宦海生活的厌倦之情。

冷心亭,为曹首望别业,位于天宫寺塔西北,还乡河南岸,占地面积约亩。

近林亭,为曹云望园林。《浭阳曹氏族谱》载:“近林亭,在城西南隅,方圆数十亩,土脉起伏,极蜿蜒回翔之胜。内有牡丹、芍药数百本,古树数十棵。”园内的“云山一览楼”上,高悬清代著名文人李渔题写的匾额“阆苑清风”。

锦溪亭,亦为曹氏重要园林,位于县城南偏西。园内除锦溪亭外,还有溪山一览楼。楼下有数亩之大的池塘,曹鼎望之子曹钊曾有《饮溪山一览楼·山花子》描述此情景,词曰“香梦梨花近午天,方塘荷叶小青钱,紫燕衔泥飞上下,画楼前。千尺柳丝斜带雨,四围山翠淡浮烟,笛声吹出横牛背,夕阳边。”

还有还乡河。还乡河在《水经注》中称浭水。其何以更名为还乡河?据史料记载,宋靖康二年(年)秋,宋徽宗、钦宗被金人所掳,住在丰润镇城西10余里浭水之畔的沙岩寺。徽宗面对寒天秋月,见浭水西流似有“还乡”之意,而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却被掳至此,行将北出塞外,触景生情,不禁潸然泪下,悲痛欲绝。嗣后,有人追忆此事,赋诗《宋徽宗过思乡桥》,曰:“沙岩寺里树苍苍,塔势崚嶒大道旁。北狩至尊仍出塞,西流浭水自还乡。看花古驿愁春雨,驻马危桥泣晓霜。五国城中寒月白,*归艮岳总荒凉。”

由于诗中“西流浭水自还乡”之句广为传诵,故浭水遂更名为还乡河。这里风景秀丽,是休闲游览的好地方。

经济文化

丰润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且交通便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丰润镇国道横穿其中,东可达山海关、沈阳;南可通唐山,往西可至天津、北京,往北远越长城直至塞北高原。自古以来此地便是京东的交通要冲。

除陆路交通以外,对丰润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还有还乡河。它发源于河北省迁西县,从北部山区进入丰润县境,南流至丰润镇而折向西,经玉田、宁河入渤海,有交通渔米之利。

因为交通便利,丰润镇成为京东的一个重要货物集散地。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为城南天宫寺庙会。至期,京、津、唐乃至关外客商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此。庙会的货物品种繁多,车辆、牲畜、铁器、木器、皮毛、布匹、绸缎、衣帽、鞋袜、刀剪、针篦等等,无所不有。五行八作,样样齐全。据《丰润县志》所载:“每年季春二十三日,庙会至期,百戏杂陈,诸货云集。一二百里内游观者连肩累迹,实繁有徒,倾耳则车马喧阗,瞩目则万头攒动。诚畿东之名胜也”。

丰润镇城内,市场繁荣,百业兴旺。在二三十年代,丰润镇四街上有钱粮行、绸布庄、首饰楼、五金杂货店、药铺、饭店、酒烧锅等大小店铺60多个。其中,钱粮行最多,有26个,其次是绸布庄。《长盛号》、《三义合》、《盛德堂》等较大的绸布庄,不仅经销棉布,还经销京津以及苏杭产的绫罗绸缎。此外,则是饭庄、客栈。西街的《裕盛轩》是最大的客饭店,各地绅士及京津等地客商来丰润必食宿于此。北街的《祥顺斋》、《永盛馆》等是普通饭馆,然而,他们的棋子烧饼、香油果子等也各具特色,颇受乡民青睐。

丰润镇由于商业的繁荣,也刺激了手工业的发展。早在18世纪末,丰润产的玉容宫胰和丰邑折扇则远近闻名。丰润产的胰子(即香皂),“腻白滑泽,色香俱佳,诚艳容之妙品,闺阁之珍宝”。后传至京城,延为宫中用物,故名“玉容宫胰”。另一手工艺品为折扇,以水磨竹、棕竹、乌木、骨片、象牙等为扇股,以绢、绫、宣纸等裱糊而成扇面,以牛筋、锡铜为扇轴,扇股上的雕刻、扇面上的绘画都极其精细。清定都北京以后,丰润镇为京沈御路必经之地。每年秋季,朝廷由北京皇宫往东北沈阳故宫运送皇影(即画像)、银两,必从此经过。官员、侍从在丰润购得胰、扇带至京城及东北,深受王公大臣及宫妃秀女的喜爱。因此,丰润镇之胰、扇,誉满畿东,名驰东北。

丰润镇的工业也起步较早。二三十年代时,我国还没有生产自行车的厂家,而丰润镇竟出现了一家专门生产自行车的作坊—瑞祥车行。瑞祥车行生产制造的自行车架和组装的自行车,以坚固耐用、物美价廉而著称,畅销于京、津、唐等地。

丰润镇经济之繁荣,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养育了许多优秀人才。

丰润镇从清乾隆以后相继建立了浭阳书院、状元会等。它们的宗旨大体相同,即培养人才。据统计,自乾隆至清末,全县考中进士以上者多人,其中状元2人,探花1人。这虽不能说都是办书院所取得的成果,但可以肯定办书院起了一定的作用。

世界文化瑰宝《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籍丰润,已被越来越多的史料所证实,而且得到了许多红学家、史学家的肯定。

曹雪芹家族在丰润为“曹、鲁、谷、陈”四大名门望族之首。据《曹谱》记载,明、清两代丰润曹氏科举为官者80余人。

在曹氏宗祠有楹联曰:“登文武两科五百年迭生国士,历明清二代廿三世深沐皇恩”。“祖与曾孙两入翰林闻国*,叔兼子侄三膺知府沐皇恩”。上述匾额和楹联说明,丰润曹氏不仅名冠京东,即使在京城也有显赫的声望和地位。

丰润曹氏不仅是名门望族,而且是文献世家。其中,突出的当属曹鼎望父子。曹鼎望,清顺治甲午科(年)举人,己亥科(年)进士,曾任徽州府知府,广信府知府,凤翔府知府加三级。他多才艺,善文学,曾监修《浭阳曹氏族谱》,主修《丰润县志》,著有《艺文稿》。

丰润镇的谷家也是当时丰润的名门之一,亦多在外为官者,其佼佼者为谷应泰。谷应泰曾官至户部主事、员外郎。他于清顺治十三年(年),任浙东、浙西地方学*佥事。在任浙江提学时期,主持编撰了史书《明史记事本末》。此书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明代*治、经济、*事和文化状况,早于官修《明史》80余年。

在近现代,丰润镇还出现了一些文艺界名人。魏如凤是丰润镇紫草坞村人。他于光绪二十八年(年)在本村创办了魏家评戏班。其子魏荣元继承父业,成为全国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

祖籍丰润镇南关村的李德伦是一位蜚声中外乐坛的交响乐指挥家。他担任中央乐团首席指挥30多年,曾任中央乐团副团长、艺术指导、中国音协副主席。

今日新姿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丰润镇迅速地向现代化城镇迈进。

丰润镇为河北省百强镇之一,现辖54个村委会,到年底,全镇总人口为84,人,有耕地98,亩,有企业个。年社会总产值11.4亿元,国民生产总值3.55亿元,人均纯收入元,纯利润.7万元,上缴税金万元。预计到年,社会总产值达20亿元,上缴税金0万元,人均纯收入元。

丰润镇交通、电力、邮电事业发展迅速。丰润镇之特殊地理位置,有利于交通事业之发展。京秦铁路东西走向,横贯城南,建有二级火车站──丰润站。唐遵铁路由东南向西北,从城西越过。国道、唐山至遵化、唐山至迁西、丰润至白官屯、丰润至韩城等公路通过镇区。铁路、公路构成了丰润镇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丰润镇现有22万伏变电站一座,可供全镇工农业及生活用电。镇内有邮电局、所三个,程控电话装机容量为两万门。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的形势下,丰润镇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到年底共有46个村达到小康标准,占总村数的85.2%。

“丰润第一村”──小屯村,是丰润镇和全县小康村的先进典型。该村位于丰润镇西5公里,全村户,近人。到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8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县连续4年位居第一。

丰润镇紧紧抓住农业这个经济命脉的根本,全镇6万亩粮田,年单产公斤,总产3.6万吨。花生1.9万亩,年单产公斤,总产3吨。吨粮田建设成绩显著,年可有3万亩达到吨粮田标准。棚室蔬菜发展很快,全镇蔬菜种植1亩,其中棚室蔬菜亩。仅圪塔坨一个村就有棚室多个,多亩。全镇瓜菜产量达4吨,其中30%销往京、津、唐等城市及东北各地。全镇有林果亩,年产苹果、桃、葡萄等果品0吨,其中70%外销。在养殖业方面,以养猪为主,牛、羊、鸡也在逐步发展,全镇年产肉类5吨。

丰润镇的工业正向多门类、多品种、高科技的方向发展。全镇共有企业48个,其中工业企业41个,从业人员人,主要有轧钢、铸造、针织、地毡等。由于不断引进人才和技术,因而不断推出新产品。镇办丰润县铸造厂请河北工学院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研制生产的北京吉普车排气岐管,代替了进口产品,年生产能力6万件,产值1万元。该厂被北京切诺基吉普车有限公司吸收为“国产化共同体”成员。丰润胶辊厂研制出复合型铁路机车刹车瓦,优于原钢制刹车瓦,经铁道部质量检测中心批准,已进行批量生产,年生产能力为4万块,产值万元。镇办的唐山华强铁路机械有限公司专门生产铁路清筛机配件。其产品销往北京、哈尔滨、济南、上海等9个铁路局、38个工务段。镇办丰润县冀东铸辊厂,技术力量雄厚,可生产各种型号轧机的轧辊。其产品除在附近销售外,还销往东北、内蒙。为进一步发展经济,该镇大力兴办三资企业,现在与台合办、投资1.4亿元的唐山其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在镇西小屯村经济开发区正紧张建设中。建成后每年产值可达1.6亿元。

因为丰润镇为县*府所在地,所以有许多较大的县办企业坐落在这里。其中,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河北唐凯铝压铸有限公司,为中美合资企业,总投资为万美元,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这是一家较大的现代化公司,其主要设备为引进的外国设备,其产品销往全国许多汽车厂家,年产值达万元,为年的.1%,利润达万元。坐落在丰润镇西、国道南侧的曹雪芹家酒总公司,年产白酒万吨,其产品荣获国际、国内金奖,销往京、津、唐、沈阳等28个大中城市,并被确定为年香港回归祖国专用喜庆酒。该公司与葡萄牙合资兴建了华葡干白葡萄酒厂,总投资1亿多元,现已试生产,正式投产后,可年产干白葡萄酒吨,产值万元,纯利万元。该公司还投资万元开发研制生产了营养方便性食品贾母茶,现已试生产。正式生产后,可年产贾母茶1吨,产值万元。润弘塑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色母粒,销往全国,还出口东南亚。该公司年产值近万元。此外,还有唐山丰福半导体有限公司、唐山市通用机械厂、服装厂等。

丰润镇工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的发展。镇内有百货商场、商业大厦、供销大厦、红星路商场、车站路百货大楼等大的商业企业,还有国营、集体、个体的门市部、摊点1多个。在城西路、立交桥、车站路、小陈庄等地有大型集贸市场8个。每逢集日,人流量达六七万人,年成交额达3亿多元。坐落在镇南唐丰路两侧的“冀东胶合板批发市场”、“冀东建材市场”占地多亩,经销板材、面料钢材、玻璃及小五金配件,年销售额为3亿多元,是华北最大的胶合板建筑材料批发市场。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饮食服务业的发展也很快。镇内有丰润宾馆、红楼宾馆、供销大酒店、祥顺斋、凯利饭店、唐丰饭店等大饭店,还有熟食摊点、饭店多家。在镇西国道两侧有长达四五里的饮食一条街,为来往的车辆、客商提供了方便的食宿条件。

丰润镇的文教卫生事业也在迅速发展。镇内的文化设施有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体育场、电影院等。医院、中医院、医院、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还医院、诊所。镇内现有县重点高中一所,镇办初中3所,小学37所,共有在校生余人。丰润县城关中学是坐落在镇内的国办县重点高级中学,现有教学班33个,教职工多人。多年来,这所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狠抓科学管理,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丰润镇中学现有教学班36个,教职工人。这所学校狠抓常规管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年以来,连续被唐山市授予“文明单位”称号,年曾获河北省“德育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在省举办的初中化学、数学竞赛中,该校参赛学生获一、二等奖,丰润县实验小学思想教育和教学工作成绩都非常显著,年该校获文化部、国家教委等4个单位授予的“红领巾读书读报先进单位”称号,年获“全国第三届让精神世界更美好读书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几年来,该校先后有人次的学生作品在省级以上的报刊上发表或获奖。其中,有一名学生的作品在国际性作文比赛中获一等奖。

斗转星移,岁月悠悠。丰润古镇展现了新姿,丰润镇必将日新月异,更加繁荣昌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杰地灵的丰润古镇丰润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