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需要
10分钟速读仅需4分钟
九嶷派是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古琴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古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清代时,杨宗稷(时百)建立九嶷琴社,立一家宗风,形成九嶷琴派。
琴风苍劲坚实,清丽脱俗,讲究吟猱节奏。另外,九嶷派在发掘古谱方面尤为突出。代表琴曲包括:《广陵散》、《幽兰》、《大胡笳》、《流水》、《平沙落雁》、《离骚》等。杨时百是湖南人,他的家乡有九嶷山,因此这样命名。
1
概况九嶷派琴学讲究吟猱节奏,琴风苍劲坚实,技法规整,自成一格,有着非常鲜明的特色,较其它婉转、柔和的琴派沉稳、刚健而雄浑,在近代古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北方著名琴派。
九嶷派代表琴曲有《归去来辞》、《四大景》、《渔樵问答》、《平沙落雁》、《流水》、《广陵散》、《胡笳十八拍》、《幽兰》等。
重要琴学著作《琴学丛书》(杨时百著)共四十三卷,七十万言,收曲谱三十二首及其它琴论文字,为琴坛巨著,无人能及,深得近代琴界推崇。《今虞琴刊》曾评价此书曰:“征引宏博,持论精纯,即物穷理,因艺见道,纯然儒者之言,非历来工师之谱,所能望其项背。置之四库,宜可补乐经之遗”。
2
创始人中国古琴“九嶷派”创始人杨时百(-)杨宗稷,字时百,自号“九嶷山人”,近代琴学大师,中国古琴重要门派“九嶷派”创始人。现代著名古琴大师管平湖是其弟子。
杨宗稷是湖南宁远县平田村人,原姓欧阳,其祖父名欧阳上珍,父名欧阳字字重,号世任。母为李氏,时百生于年(清同治三年)宁远县地处湘南,风景如画茂林修竹,南有名岭九嶷山,欧阳家族为大家族家道中上,大排行至三十四弟元安,三十六弟治安,部分北迁家族改姓杨。
杨宗稷(时百)一生主要著述有:《琴粹》四卷、《琴话》四卷、琴谱三卷、琴学随笔二卷、《琴余漫录》二卷、《琴镜》九卷、《琴镜补》二卷、《琴瑟合谱》三卷,《琴学问答》等一卷、《藏琴录》一卷。其后又整理《琴瑟新语》四卷、《琴镜续问》一卷、《琴镜释疑》一卷、《幽兰和声》一卷、及《声律通考详解》一卷。后人合刊为《琴学丛书》,《辞海》有载。
3
九嶷派传人
3.1
第二代传人1.关仲航关仲航(公元年—公元年),现代北京九嶷派琴家。关仲航为杨时百入室弟子,为时之名家。北京古琴研究会成立后,他于会中从事古琴传习工作。关仲航琴风重实稳健,苍劲流畅。《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卷八中收录了他的《渔樵问答》。其曲充分体现了他的演奏特点。师承:杨时百琴曲录音:《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卷八收录《渔樵问答》。琴曲选听:《渔樵问答》2.管平湖管平湖(公元年—公元年)名平,字吉庵,号平湖,苏州齐门人,现代最杰出的琴学大家之一。管平湖之父管念慈(字敬安)为“如意馆”画师,颇受光绪帝赏识,能琴。管平湖从小随父学画习琴,父丧后又随叶诗梦、张相韬学琴,后师从九嶷派创始人杨时百,再后又师从闽派悟澄和尚。而他的《流水》是受学于山东道人川派琴家秦鹤鸣。管平湖初在燕京艺专教课,生活清苦,以收授私人学生,同时修琴、修整古漆木器维持生活。公元年,他受聘于音乐研究所,从此生活得到安定。这对他的琴学研究也提供了较为良好的环境。他著有《古琴指法考》,有很大影响。管平湖是九嶷琴派最具代表性的名家之一。其琴风博取九嶷、闽、川之长,苍劲坚实,清洁脆亮,潇洒流畅,意味深远,缓疾有度,吟猱圆满,被琴界称为“管派”。美国在太空探测器中录制了多首地球人类音乐文化的代表作品,在太空中播放。管平湖所弹奏的《流水》作为唯一的中国音乐的代表作,被选入其中。这使中国的琴文化在全世界文界形成影响。海内外逐渐兴起的“古琴热”,和《流水》飞向太空,是有一定的关系的。管平湖有琴曲专辑《管平湖古琴曲集》流行于世,收录琴曲十七首,包括:《流水》、《长清》、《鸥鹭忘机》、《良宵引》、《龙翔操》、《乌夜啼》、《春晓吟》、《白雪》、《广陵散》、《平沙落雁》、《风雷引》、《获麟》、《碣石调幽兰》、《潇湘水云》、《大胡笳》、《离骚》、《欸乃》。《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卷一、卷四中,分别收录了管平湖的《碣石调幽兰》、《离骚》、《广陵散》和《流水》、《欸乃》、《胡笳十八拍》。管平湖的琴曲,可谓每一首都很经典,尤以《流水》与《广陵散》最具特色。《流水》之酣畅淋漓,《广陵散》之气势滂沱,皆脍炙人口,令人嗟叹。另外,其《平沙落雁》之清冷,《长清》之风骨,《鸥鹭忘机》之清雅,《良宵引》之恬静,《离骚》之冷峻,《白雪》之琳琅等,无不是琴曲中的珍品。师承:叶诗梦、张相韬、杨时百、悟澄和尚。琴著:《古琴指法考》琴曲录音:《管平湖古琴曲集》收录琴曲十七首。《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卷一、卷四中,分别收录了《碣石调幽兰》、《离骚》、《广陵散》、《流水》、《欸乃》、《胡笳十八拍》。琴曲选听:《流水》3.杨葆元杨葆元(公元年—公元年以后)字乾斋,杨时百之子,现代九嶷派琴家。杨葆元继承家学,琴风凝重苍劲,清洁流畅,吟猱有度,节奏分明,为九嶷派代表人物之一。师承:杨时百琴曲录音:《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卷六收录了《伐檀》、《归去来辞》、《鹿鸣》、《平沙落雁》。琴曲选听:《平沙落雁》4.李浴星李浴星(公元年—公元年),河北丰润县人,现代九嶷派琴家、书法家、画家。李浴星曾入北京,就读于中国大学法律系,并师从九嶷派创始人杨时百学琴,操缦数十年而不辍。除古琴外,其书画造诣皆高,为时人所重。公元年,李浴星回唐山定居,年唐山大地震时遇难。师承:杨时百3.2
第三代传人1.郑珉中郑珉中(公元年--),北京人,祖籍四川华阳,现代琴家、书法家、画家、古琴鉴定学家、古砚鉴定学家。郑珉中之画,师承林彦博、汪霭士、溥雪斋;书法师承溥雪斋;琴学师承管平湖。其琴风苍劲稳健,古朴纯和。而其在古琴的研究和鉴定方面,见地甚深,最具权威。郑珉中长期工作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曾任陈列组、历代艺术组、书法铭刻组、绘画组、铜器组、金石组、工艺组组长,公元年以后,重点从事古琴、古砚的研究。郑珉中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古琴研究会副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享受*府特殊津贴。师承:管平湖琴曲选听:《秋塞吟》2.王迪王迪(公元年—公元年),现代九嶷派女琴家。王迪师承现代古琴大师管平湖,她继承管平湖的琴学的同时,热衷于发掘琴歌。她从《东皋琴谱》、《风宣玄品》、《张鞠田琴谱》、《松声操琴谱》等二十余种较为流行的琴谱中发掘整理出琴歌百余首,并请专人以简谱、减字谱、歌词三行格式逐一缮写,以便于演唱和弹奏,并有多首琴歌录音,流行于世。王迪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古琴会副会长,曾参加查阜西先生带领的古琴采访小组,是《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的特约编辑。师承:管平湖琴曲选听:《阳关》3.李天桓李天桓(公元年--),原籍河北,生于北京,后迁回唐山,现代九嶷派琴家。李天桓为九嶷派李浴星之子,少承家学,随李浴星习琴,并曾受教于管平湖、查阜西等琴家。其擅长《良宵引》、《归去来辞》、《平沙落雁》、《高山》、《流水》、《水仙操》等琴曲。公元年,李天桓成立唐山古琴研究会,并任会长。此后在河北、天津地区,多此举行琴事活动,如古琴音乐欣赏、九嶷派琴学讲座等。其琴著包括:《一鼓息万动再弄*神泣——李浴星先生发掘古琴曲广陵散忆记》、《修琴点滴》、《关于古琴记谱的浅见》、《近百年来唐山的古琴概况》、《琐忆管平湖先生》等。师承:李浴星琴著:《一鼓息万动再弄*神泣——李浴星先生发掘古琴曲广陵散忆记》、《修琴点滴》、《关于古琴记谱的浅见》、《近百年来唐山的古琴概况》、《琐忆管平湖先生》等。琴曲选听:《高山》、《流水》、《水仙操》4.韩廷瑶韩廷瑶(公元年--),北京人,现代九嶷派琴家。韩廷瑶就读于清华大学时,师从九嶷琴家关仲航,后又受教于顾梅羹、管平湖、吴景略、陈长林等琴家,后在郑州、开封等地收徒授琴,弘扬九嶷派琴学。他的打谱作品包括:《列子御风》、《沧海龙吟》、《欸乃》、《高山》等琴曲。师承:关仲航3.3
第四代传人1.邓红邓红,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现任中央民族乐团古琴独奏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常务理事。出身音乐世家,她演奏的《广陵散》、《流水》、《潇湘水云》、《胡笳十八拍》等著名古琴曲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管派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深沉含蓄、雄健潇洒的风格。从艺以来,她多次参加大型演出活动,涉足音像、电影、电视、服装展示等多项领域,为弘扬古琴艺术做出了很大贡献。师承:王迪(母亲)。录音:《心音琴箫》、《天籁琴箫》等。2.杨青杨青(公元年--),祖籍山东,生于东北,后迁居北京,现代琴家、琵琶演奏家。杨青历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民乐艺术收藏委员会副主任、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琴会秘书长、琵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副会长;中国古琴学会副会长;北京乐器学会吉他研究会会长。杨青自幼习琵琶,琴学起萌于龚一,并受教于吴文光、李祥霆,后师从王迪、陈长林。他长年在专业文艺团体及民族音乐学术团体中从事中国民族弹拨乐器的演奏、乐器改革;并致力于古琴教学,弟子甚众,尤其是拥有大量少年学生;著有教材《少儿学古琴》(附DVD)。杨青热衷于琴事活动,曾作过“关于古琴的艺术价值”讲座、“关于古琴的历史与现状”专题节目、“中国古典名曲讲解”、“扬州文化名宿刘少椿古琴艺术纪念会”、“南北琴人演奏会”、“全国桃李芬芳民族乐器观摩音乐会——少儿古琴专场音乐会”、“庆祝古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音乐会”、“全国古琴大赛暨全国古琴艺术研讨会”、“丝桐乐会—新荷集—杨青师生专场音乐会”、“雅韵华章”艺术团赴日本东京都公开友好交流演出等活动。师承:王迪、陈长林。琴著:《少儿学古琴》(附DVD)。3.乔珊乔珊(公元年--),北京人,现代九嶷派女琴家。乔珊幼习琵琶,十九岁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师从管平湖的女弟子王迪学琴,后又受学于李祥霆。其琴风洒脱,结合西乐表现手法,注重情绪渲染,尤其擅长琴歌,并常以古琴与乐队进行合奏。公元年,乔珊定居香港,曾任教于香港演艺学院;年移民加拿大。她在大陆、香港、加拿大等地,都热心推广古琴,以重振九嶷派为志向。乔珊有专辑《古琴新韵》流传于世,收录曲目包括琴曲:《广陵散》、《流水》、《梅花三弄》,琴歌:《钗头凤》、《关山月》、《咏梅》、《胡笳十八拍第一拍》、《胡笳十八拍第九拍》,古琴与钢琴双协奏曲:《太极》。公元年,乔珊曾到维也纳金色大厅进行《琴咏春秋》演出。师承:王迪、李祥霆琴曲录音:《古琴新韵》:收录琴曲《广陵散》、《流水》、《梅花三弄》,古琴与钢琴双协奏曲《太极》。琴曲选听:《流水》。4.高士涛高士涛(公元年--)字清英,号逸仙,别号渤海琴高,笔名留云,现代九嶷派琴家,为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河北省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河北省第十届人大代表、震旦佛教艺术研究院院长、河北省禅学研究所研究员、河北省渤海琴社社长、中国琴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高士涛琴学师从于九嶷派李天桓,并受益于郑珉中、李璠等琴家。他所领导的渤海琴社,是石家庄地区的琴学组织,有弟子多人。师承:李天桓。5.李金洞李金洞(-),名清,字金洞,李天桓先生之子。生于河北唐山,年定居天津,任教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青青琴社社长。12岁随父亲李天桓学琴,其弹奏《流水》、《归去来辞》、《平沙落雁》等曲目和老八张的本派琴家录音如出一辙。李浴星先生传承的《高山》、《水仙操》等曲又得李天桓先生悉心指导,味道盎然。擅长把现代曲子改变成古琴曲,如《礼仪之邦》、《倩女吟》(改编自倩女幽*)、《武则天》主题曲等,得到广大网友好评。琴曲选听:《高山》、《流水》、《水仙操》、《潇湘水云》、《礼仪之邦》、《倩女吟》等。年11月,古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列。年6月10日第一个非物质遗产日,北京市在申报过程中发现北京也有自己的古琴特色,即九嶷派古琴。
版权声明:文字美图素材来源于网络,经整
理和编辑后发文。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4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