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溢彩数池河
??????????????????????????胡树勇
雨过天晴,今天一早去了一趟池河的明星村。明星村是原先的草庙、大阳、明星三个村合并的村,地处集镇西北部。
明星村有着较为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内涵,养蚕历史悠久,目前依然是西北地区最好的养蚕地之一。这里是月河盆地最西部的边缘,是典型的川道丘陵地区,呈南北走向的三山两沟地形,池河自东向西绕过,朝南远眺凤凰山主峰铁瓦殿,俯视即为池河集镇所在地。自然风光十分独特,人文资源较为丰富,农耕文化保留完好,具有很好的乡村旅游发展前景。
村东的草庙是收录入石泉县志的庙宇,这里居高临下,远眺凤凰山,近观池河镇,有千年古槐伫立,历史上在石泉汉阴一带颇有名气,目前原址有简陋庙宇两间,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安康道教协会会长刘成穹原籍明星村)。
对于池河我是了解很早的,我在年6月4日的《安康日报》上就发表过一篇题为《流金溢彩数池河》的文章,对池河赞誉有加。文中有几段是这样写的:
石泉县城东部四十里,有一个与汉阴接壤的小镇,它被誉为石泉的东大门,这个镇就是池河镇。
小镇自古以来闻名遐迩。池河,古时称为直城,其古遗址在镇西北十里的潭家湾村,王莽开凿长安入川陕的古子午道后,直城就成为古子午道上一个有名气的地方。古子午道从此西折入石泉再溯汉江上行即进入汉中,如果东折就进入金州安康,可以东去湖北。
从地理上看,池河称得上是一块风水宝地。地理书上把安康、汉阴称为一块盆地,池河可说是此盆地的最西端。池河南望凤凰山之铁佛寺,西坐马岭关,北眺秦岭余脉之云雾山,东开大道进安康、汉阴盆地,池河水从东北流来擦池河镇向西流去,号称“倒流三十里”,为池河地理一特别处。
就池河流经石泉境内的区域来分,人们把池河上游部分叫后池,中游部分称中池,下游部分名前池,历史以来,人们通常把中池和前池两个区域统归池河,这部分的地理面貌也大致相似。
池河大部分地区无高山,有平川,水利丰润,良田阡陌,发人生物,人丁兴旺。想当年湖广人大迁徙留驻此地不少。如今,在中池冯家院子祖祠堂中,有一宗族室碑,从碑中可看出他们在此地已生活了余年。
池河历史悠久,先民曾在此定居生活,如今在马岭关下,力建村附近及池河对面发现了省重点文物保护遗址。池河两岸含有一定开采量的砂金,80年代中期,池河潭家湾村一农民在池河岸边掏金时,发现了一枚汉代鎏金蚕。这条鎏金蚕长5.6厘米,腹围1.9厘米,胸高1.8厘米,全身首尾共计9个腹节,胸脚、腹脚、尾脚完整,制作精致,形象栩栩如生,经文物专家考证,是全国发现的唯一的鎏金蚕,弥足珍贵,如今馆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向中外游人展现着这一出土于陕南石泉池河的辉煌发现,证明着中国蚕业的久远历史。
池河的人文历史可观。民间从前的“二月二日”庙会十分盛大。庙会在现今池河火车站以北的草庙村草庙,石泉清代县志称:“是日,城东五十里有殿,月‘草庙’。昔覆茅,而今易以瓦矣。中供药王三像。相传为韦真人修真之地。一岗如鬣,左右皆溪,凤峦为屏,池河若带,而孤庙当瘠,势犹跨龙而行,景甚奇也。神感应如响。兴元一道有病者,祷之即愈。是以汉中、城固、西乡、兴安、汉阴男女,裹粮以朝者,络绎不绝,纷纷如蚁。盛会也。”可惜,“文革”动乱浩劫,草庙被拆毁得彻彻底底,只有庙前的一颗粗大的柏树如今还顽强地生存着,标记着昔日草庙的地理坐标。
据专家考证,历史上的直城县、直州、金城郡即在今池河境内。《水经注·沔水》曰:“(直水)又东历直谷,径直城西而南流入汉,”直水即今石泉县池河。考古调查在前池东侧潭家湾,发现规模较大的战国至唐宋时期遗址。遗址面积约4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达3米以上,发现有汉魏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基址和瓦壁水井,地面散乱堆积大量残砖、瓦砾、瓦当及器物残片,曾出土铜兵器剑、弩机、箭镞、秦汉货币、鎏金蚕等遗物。遗址南端阶地中,又发现汉代采金场遗址。遗址西侧的新棉村分布大量秦汉至唐宋墓群。
当代的池河,更是百业兴旺,五谷丰登。池河的农林致富之路被省上总结为一种致富模式。古代鎏金蚕据说是皇帝奖给蚕桑生产突出地方的奖品,可以想象当时池河的蚕桑业相当不错。当代池河养蚕业的数量和技术水平也蜚声西北,其人均产茧数曾居西北之冠,名扬西北蚕区,省蚕桑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常年在此开展研究工作,90年代初期,西北五省到石泉考察蚕桑生产的多达30多个区县。池河的水稻、玉米、油菜籽单产也是排在全县前列。
流金溢彩的池河,还在不停地闪烁着自己的光彩。
现在读来,观点还是不错的。今天去草庙实地看,发现原文中“只有庙前的一颗粗大的柏树如今还顽强地生存着”有误,那不是柏树,而是古老而粗壮的槐树,山风吹来时,沙沙作响。
而先前的中池冯家院子也不属于池河镇,而属于中池镇。地名是变更太快,不变的是“流金溢彩的池河,还在不停地闪烁着自己的光彩”。
?
出版散文集《江汉清音》《鸟倦知还》《守一不惑》《博写》《范》《光影涟漪》《心地》《艺术之韧》。摄影集《图说汉水文化》《陕南老照片》《丹青石泉园林美》《绿映石泉》。及《石泉文学作品选》《风流石泉》《石泉食美》《秦巴水乡石泉十美》书籍30多种。系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市作协副主席。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中国当代散文精选》《“散文百家”十年精选》《中国优秀摄影家》《中国散文家大词典》《中国摄影家全集》等书。散文《得道》获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散文集《江汉清音》获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第三届宝石文学奖提名奖。电视消息获陕西省有线电视新闻一等奖、陕西新闻奖二等奖。摄影作品《抢救羚牛》获中宣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广电总局环境警示教育图片展优秀奖。摄影论文入选中国摄影家协会第11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文集。
流金溢彩数池河
手机摄影的纪实兴趣
书艺似酒日久香静静的镇坪张良庙记徒?步借我一双慧眼丰水季节的雁山瀑布三月初一游两合崖玄武湖之夜杜甫在成都(1、2、3)三尊雕塑秦巴画情沈姨海为龙世界黑漆板凳地铁站边的温馨《*谷岭传奇》序登华山山的女儿很静美??“七品官”闲暇忙种北郊三年?闲暇细听杰克逊纷忙路上寻芙蓉汉水行吟意远景美夜宿江汉平原瑶琳仙境陕南汉剧秦巴民居四章“打鸟”白鹭恋情福州落寞书店厦门行二登云雾山云雾山游记云雾山野草药云雾山秋果?
?
胡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