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文化参考报bull大美术周刊岭南
TUhjnbcbe - 2021/3/8 17:59:00

《岭南画坛》开栏语

开栏语主持:高世现

今天我们谈到岭南画坛,必谈“岭南画派”,但我主持的《岭南画坛》,并非为了梳理“岭南画派”,而是“企图”给岭南书画发展做一个完整又简明的谱系。《岭南画坛》专栏题辞由广州美术学院老院长郭绍纲所题。

艺术本应就交给时间去评价、去甄选。对于老百姓欣赏艺术来说,精神的愉悦是最关键的。但大众评审的标准绝不是唯一标准,参与度不等同认知深度,因此,《岭南画坛》也欢迎各界精英广泛参与,百家争鸣。

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广东地区处于西方思想文化传入的前沿地带,所体现出的文化撞击也特别明显。二十世纪初,随着西方美术思潮及绘画技法猛烈冲击着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及其技法,围绕传统和现代、精神和物质、民族性与时代性等复杂关系上的二元对立,始终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界争论的焦点。在经历中西方文化对峙、冲突、融合的复杂过程中,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广东画坛上逐渐形成了国粹派、融合派、西化派等百家争鸣的格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为代表的岭南画派,和以*般若、*君璧为代表的国画研究会。两派的相互对峙与融合,共同推动了广东美术的蓬勃发展。

革新精神历久不衰,岭南画坛后劲十足。传承创新后劲十足岭南书画,作为岭南文化的一部分,可谓是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岭南画坛》专栏,这是一个长期的文化工程,润物细无声,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除此之外,年轻的一代也在主流画坛上也有一席之地,他们开始融入主流文化圈,表现出不同的风格面貌,显得比较多元化,这种地域性的差别也会越来越小,对岭南书画来说是一个好现象。因此,《岭南画坛》专栏,也欢迎岭南书画界的新生代主动投稿。

第九期

叶少秉天风七子:叶少秉

叶少秉,名在宜,字少秉,以字行,年出生于广州,番禺人。叶氏祖籍福建泉州叫祖父栋昌岡,字小莱,曾任清朝江西省瑞金县知事,父大铃,字秉恭,历任广东新会捕厅、连县宜善司巡检。流寓广州后,叶氏家族才成为粤籍编民。叶少秉有兄弟姐妹六人,其祖叔父叶滋纯又善画,著录于多本史籍向,叶少秉长兄在馨自幼喜爱绘画,后不幸早天;二兄在馥,字乃芬,以广东海事学堂毕业生的身份被送往英国和美国留学,民国元年返国后被海*部委任为江南造船厂主任工程师

勺,是爱国志士。然而,叶少秉却独异其趣,可能受到长兄的影响,性情澹泊,寄情于绘画和教职。

一、高门“三少”

由于家境的关系,叶少秉在12岁时才入读初等小学。两年不到,辛亥革命爆发,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叶氏在广州市郊石井的兵工厂当学徒3年。在实践之中,叶氏深感文化水平不高,于是重新就学闵,入读番禺县立师范学校,到年才毕业。“就性之所好而学画”的叶氏本来是打算前往上海习美术的,后来他在广州府学西街孔圣宫的“私立高奇峰美学馆”随高奇峰习花鸟画。这一期间,高奇峰自上海回返广东,应广东甲种工业学校校长*强之邀出任美术及制版科主任。在高氏的笃教下,他努力学习,作画不辍,笔下妙趣有生意,擅画蔷薇,株纤适中,神会意合同。高氏曾认为其画设色明丽脱俗,独出一格。他学画时,翎毛、走兽、花卉、山水和人物无所不习,后来集中在花卉和翎毛。

年6月13日为纪念高奇峰先生合照。上图为高师画像,下面自左起为赵少昂、叶少秉、何漆园、容漱石、周一峰。

年,叶少秉、何漆园、*少强、周一峰、赵少昂组成了“美学社”,定期雅集,切磋画艺。叶氏除了作画外,于年至年执教于广州市立第二十一小学,揭开其为人师的一页。年至年期间,他担任佛山市立乙种商业学校校长。

叶少秉、*少强和赵少昂有“高门三少”之称,高奇峰于年就有《寿带鸟及柿树枝》送予“少秉仁弟”。而后来名震南国的“岭南艺苑”最初成立时是由叶少秉、*少强和赵少昂他们3人一起共筹的。根据赵世光的说法,这三位师兄弟拟出“岭南美院”、“岭南画院”之名,结果大家认为“师门的教育宗旨非单在’美’,还含有宏观的革命及社会功能的意图,并且课程将包含有*少强的人体素描,民间疾苦,叶少秉和赵少昂的制版及印刷术等科目,所以决定命名’岭南艺苑’”。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后来的“岭南画派”历史就会改写。“岭南艺苑”于年开课不久,*少强的《疾苦图》绘画既少人学也少人买,叶少秉的制版术又出路不佳,学者寥寥,结果只余下“岭南派”花鸟、动物最受欢迎,叶少秉其后另寻出路气

从年至年,叶氏先后于广州市立第四小学、第八十七小学、第九十小学任教,到年出任“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主任。

叶少秉的画可以说在花卉上是最有心得的,早年就有“玫瑰王”之誉。陈树人曾称赞其画为“娟娟媚曼、如娇女笑向人”。若我们以年叶少秉于香港为刘依农示范如何画玫瑰花来看,他采用的并不是勾花点叶的方式,而是先以粉红将花画出,再以白粉于受光部分抹上,以带出高光,而在写叶的部分时,先以墨勾出叶根和夕卜轮廓,然后才以花青混和墨写叶的块面。他每次参加国内外的展览会,均提交上乘之作,年,他的作品《柳鹭图》就在比利时建国一百周年万国博览会中获得金牌奖,并被收购,价为白银两。

而年参加柏林中国美术展览会的《雨荷》,更得到国际画坛的赞赏,德国的画集、上海的《良友》画报和《大众时代》回都编入其中第88期《良友》所载的广东籍画家作品,只有高奇峰的《孔雀》和叶氏《雨荷》,在此以《柏林中国画展》的报导中,叶少秉的画与吴昌硕、齐白石、狄平子、吴湖帆、张大千及刘海栗的作品同列,这无疑可折射出国内外对叶氏作品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参考报bull大美术周刊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