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干部办事儿痛快,给咱老百姓办实事!”
坐在新家的沙发上,唐山市丰润区陈赵庄村的危房改造户赵某眉开眼笑。其实,前不久他还因为新建的房屋未及时接电等问题郁闷。反映问题后,该区纪委监委立即督促相关部门查办,仅用了两天时间,问题就解决了。
从“生闷气”到“有喜气”,赵某的变化是唐山市丰润区净化基层*治生态的一个缩影。该区纪委监委以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落脚点,紧盯基层“微腐败”,打出净化基层*治生态组合拳,守护基层*治生态“绿水青山”。
从严执纪,监督触角直抵“神经末梢”“纪委不仅把问题解决了,还帮我追回了3万多元的土地承包款,我是来表示感谢的!”近日,唐山市丰润区张家坟村村民郭某专程把一面锦旗送到该区基层“微腐败”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事情还得从一封举报信说起。年3月,丰润区纪委监委接到实名举报,反映张家坟村*支部原书记、村委会原主任张某低价承租村民承包地并高价转租,从中赚取差价。该区纪委监委随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组成调查组,开展调查。
经查,年3月,张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低价承租村民郭某承包地并高价转租给联通丰润公司建基站,从中赚取租金差价元。年8月,丰润区纪委给予张某*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责成张某将转租差价款元全额退还给了郭某。
年以来,该区发现基层“微腐败”问题个,整改到位个,整改率达98.96%,其中立案68件,给予*纪*务处分82人,组织处理人。
“村级组织作为‘神经末梢’,是*的执*之基,直接关系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该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区纪委监委以集中整治基层“微腐败”、民生领域问题专项治理等工作为抓手,紧盯村级小微权力,建立了下访工作机制,开展基层走访大调研活动,对全区个村(居)进行全覆盖调研监督,聚焦隐蔽性、根源性问题线索,“零距离”倾听民声民意,面对面解决群众诉求。
据了解,活动开展以来,走访户数户,主动发现问题个,整改完成率%,问卷调研群众满意度达到%,基层*治生态明显改善。
规范“微权力”运行,标本兼治防“微”杜渐“现在向村里申请低保,照着这本‘小册子’中的‘城乡低保行*审批流程图”做就能办好。申请条件是什么,需要的材料有哪些,审批流程怎么进行,写得清清楚楚,放心着呢。”家住唐山市丰润区偏峪村的王大爷是村里的低保户,提起申请过程赞不绝口。
原来,王大爷口中的“小册子”是《唐山市丰润区村权规范37条》。为规范村级“微权力”运行,严防基层“微腐败”,自年6月,丰润区全面推行“村权规范37条”,明确了村(居)干部职责权限,梳理村(居)事务清单,规范操作流程,公开办理结果,并印发成“小册子”发放到村干部和群众手中。
“‘村权规范37条’抓住了村级管理的牛鼻子,成为关住村居干部小微权力的制度笼子。”该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自“村权规范37条”为村干部立规矩、划红线后,农村*员干部在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了很大改善,群众对村干部的满意度提升了,涉及农村干部的信访量明显减少。
为解决基层权力监督“远”、监督“弱”、监督“难”的问题,年9月,该区纪委监委从全区重点行业领域、*代表、人大代表、*协委员、民主*派人士以及企业、基层群众中选聘出60名*风*风监督员。*风*风监督员上岗后,发挥近距离优势,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