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源百草畔~西峰河谷踏冰穿越惬听风吟·登山徒步系列总篇文图/汤俊-.02以山水资源相对丰润的北京为例,地图上已经没有空白的地方。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被填满了各种名字。峡谷里的大小石头被彩笔画下了浓墨重彩的符号,林间小道的树枝上跟寺庙里的菩提树一样,被一批又一批户外团体系满了各种彩带。当代著名旅行文学家保罗·索鲁(PanlTheroux)出过一本非常有名的旅行文学经典《老巴塔哥尼亚快车》。这本书剑走偏锋,作者去旅行,写到达目的地之前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写车站,写乡村,写风土人情,写各种匪夷所思的事,絮絮叨叨,又趣味十足,就像一部电影的片头,就像一场音乐盛典的前奏。好的,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该到正片播映,该说说眼前的风景了吧,哦!对不起,故事已经结束了......年1月30日,早晨七点,一干人等,从五棵松坐大巴,在G国道摇摇晃晃了近四个小时,下午13时左右才到达进山的峡谷口——位于河北九龙镇的一处村子边缘。踩过八百米的羊肠小道,迎面而来的一道冰瀑,着实给人一惊喜。穿越冰层清澈、厚不可测的无名水库,队伍蜿蜒前行,行行摄摄,如一条长蛇,向山谷里一字摆开。怪石,潭流,孤树,枯草,回旋的风,山间的云,构成了山谷里的全部。冰上穿行,危险重重,你道是实,它却是虚,你道是有路,它却是无路。走了半程,人困马乏,自带的一桶方便面,就着保温杯里已经温吞的热水,勉强凑合了事——就这待遇已经羡煞旁人,他们可都是啃面包就矿泉水的。当然,同行的“老驴”们是绝对不会亏待自己的胃口,自带炉火,在山谷里埋锅造饭,涮起了羊肉,有肉有菜有饼,真是别有风味。这条峡谷的风景确实不错,从冬天的景致大致就能憧憬它春、夏、秋的迷人景致。杨万里有两首哲理诗写的很有韵味,很符合这次穿越的身心感受,一曰《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游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二曰《桂源铺》: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12公里的徒步,基本没什么难度,前队轻轻松松走出峡谷,看到有滋有味嚼着干草甩着尾巴的小毛驴时,路转溪头忽现,最近的村子就出现在眼前了。村头的小河在,村后的小树林也在,夕阳西下的炊烟也在......敢问村里的“小芳”去哪了?物欲横流的时代,她们是坐在宝马里哭呢,还是坐在自行车上笑呢?从山谷里第一拨出来,在我的建议下,一干人等直接冲进村里的小卖部,无中生有地让老板娘给大伙做了一锅素面。味道很乡村,很家常。一碗面条下肚,砸吧砸吧,不满足,愣是又讨了半碗卤,放下碗筷,满血复活。结账吧,老板娘让看着给,一人只要四块,实在过意不去,一人给了七块。如同每一次旅行,都会产生一个亮点——提醒我们曾有过这样一段旅程,本次峡谷穿越的主角就是这一碗青菜鸡蛋打卤面,也或许说,我们就是为了享受这一碗面条才会翻山越岭,一路风尘。习惯了重口味的年代,我们真的太需要这一碗素面滋补一下灵*了。山水有相逢,途中与你相见!汤俊ing
惬听风吟·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