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灌水 » 中国潜艇出口的机与危6192
TUhjnbcbe - 2020/7/17 14:07:00

中国潜艇出口的机与危


凤凰卫视10月13日的消息称,巴基斯坦国防生产部长侯赛因日前表示,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售8艘常规潜艇的协议已经敲定。分析指出,这不但能改变巴基斯坦的海上力量,而且对中国*火出口也具有标杆意义。尽管巴方并未透露出售潜艇的具体型号。但媒体纷纷推测,其或为S-20型元级常规动力潜艇。


中国论文


在中国潜艇出口传出好消息的同时,此前热传的中泰潜艇交易却遭遇搁置。据俄罗斯卫星10月1道,泰国新任海*司令纳?阿里尼特上任首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声明,泰国向中国购买总价为10亿美元的3艘潜艇的计划可能延后或是重审。


由此来看,中泰潜艇交易仍存在变数。中国新型外贸潜艇S-20和S-26T虽然吸引了不少潜在买家的注意,但到目前真正达成购买协议的只有巴基斯坦一家,中国潜艇出口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埃及出口:实现零突破


潜艇在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中都有出色的表现,被称为“水下杀手”。在潜艇家族中,核潜艇和常规潜艇是主要成员,但由于核潜艇出口的*治敏感性,因而一般只有常规潜艇在国际*贸市场上流通,其也成为潜艇*贸中的唯一角色。


然而,由于潜艇作战环境的特殊性和建造的复杂性,世界上具备独立建造和出口先进潜艇的国家屈指可数,绝大多数有潜艇装备需求的国家并不具备先进潜艇的研制和建造能力,其拥有潜艇的方式一般只能从国外采购,因此就形成了一个较为庞大的需求市场。这样一来,潜艇也成为国际*贸市场中的高附加值武器装备,很长的时期内被德国、俄罗斯和法国等少数国家所垄断。


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在苏联的技术援助下逐步掌握了潜艇建造技术,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具备独立建造潜艇能力的国家,这也为未来中国潜艇的出口奠定了基础。60年代,中国建造的潜艇在性能上达到当时国际上的中等水平,具备出口潜力,但受制于*治因素,中国仅以*事援助方式向朝鲜转让了4艘033型潜艇和12艘潜艇的半成品配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事贸易),可以说是毫无建树。直到1981年,埃及向中国采购了4艘033改进型潜艇,才实现了潜艇出口零的突破。


但事实上,033改进型潜艇综合性能大大落后于当时德国的209型等先进潜艇,中埃两国之所以能达成交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在苏伊士运河上有求于埃及,而埃及需要中国的苏制廉价武器。


不懈推销获得回应


在完成了埃及出口潜艇之后的漫长时间里,中国的潜艇出口处于停滞状态。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潜艇技术落后,无法向客户提供合适的潜艇;另一方面是德国、俄罗斯和法国接连推出多种型号新型潜艇,在努力维系老客户的同时积极寻找新客户,中国的老旧潜艇在西方新型潜艇面前毫无竞争力可言。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通过引进俄罗斯潜艇和中国科研人员的努力,中国潜艇技术开始迎头追赶世界先进水平,039和039A/B新型潜艇的出现,表明中国潜艇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以此为契机,中国在新世纪推出了S-20出口潜艇;后来为了增强竞争力,又推出了更先进的S-26T潜艇。


2012年3月,中国在泰国防务展上首次展出S-20出口潜艇,并由中国潜艇的主要科研生产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国际贸易公司的工作人员做现场咨询和解答。此后,中国开始积极进*国际潜艇*贸市场,重点向巴基斯坦、泰国、埃及等传统*火出口国家推销潜艇。


中国的不懈推销也获得潜在客户的积极回应。 大陆*事论坛上披露的039B型AIP潜艇下水仪式。根据海外媒体报道,巴基斯坦海*向中国采购的是S20P型AIP潜艇,属于该潜艇的缩小型号,也是中国专门面向国际市场推出的一型常规潜艇。


今年4月,据巴基斯坦媒体报道,巴*府计划采购8艘中国潜艇的计划获得批准,而该计划据称早在2013年就提出了;7月,泰国海*设置的委员会对中国、韩国、德国等6国的潜艇进行了比较研究,委员会以多数票决定购买中国的3艘潜艇,只等采购计划被批准;9月,有消息人士曝出,中国正试图以低于德国的报价向埃及方面出售两艘潜艇,埃及方面已经展开相关评估。


对巴出口成功“不具代表性”


作为一个具备完善工业基础的大国,中国一直在生产各种类型的武器。但谈到*火贸易,50年代中国曾提出“不当*火商”的口号,一直以无偿援助为主;直到70年代末,大陆市场才有了*售概念。进入21世纪后,中国对外*售逐渐扩大市场份额,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3月公布的报告,中国已超过德国和法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武器出口国。


随着中国*事工业实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武器出口类型不局限于轻武器、火炮和装甲车等低端武器,参与土耳其防空导弹竞标的红旗-9、出口巴基斯坦的ZDK-03预警机及“枭龙”战斗机都属于高端武器。高端武器是高附加值产品,可以带来更多利润。S-20和S-26T潜艇的推出,表明中国开始涉足水下高端武器的出口,成为高端武器出口的又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对于潜艇出口来说,如今也算迎来了最美好的时代:亚非地区正掀起一股潜艇*购热潮,一些未装备过潜艇的国家开始购买潜艇,而装备少量潜艇的国家也开始扩大潜艇装备规模或进行更新换代。这些国家中,一部分是中国武器出口的主要对象,中方在竞争中具有一定*治优势。


中国的S-20和S-26T潜艇水下排水量超过2000吨,S-26T潜艇应该是S-20潜艇的改进型,主要区别是加装了AIP系统(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水下续航能力更强,整体性能更胜一筹。两种潜艇配备了完善的综合声呐系统、火控系统和武器,整体性能和法国的“?鱼”、德国的214型和俄罗斯拉达级潜艇处于同一水平。


谈及潜艇的竞争力,这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潜艇性能、价格、可靠性甚至口碑都会影响潜艇的竞争力。价格方面,作为潜艇*贸市场的初来乍到者,中国必定会用较低的单价吸引客户,并且在支付方式上会根据客户实际情况选择更加灵活的方式,这对囊中羞涩的国家而言极具吸引力。


中国跻身潜艇出口国之后,国际上的潜艇*贸市场由曾经的德国、法国和俄罗斯“三国演义”变成现在的“四国厮杀”(韩国未掌握核心技术,瑞典已显疲态,实质威胁较小)。虽然竞争对手不多,但相互之间的明争暗斗十分激烈。


中国潜艇的整体性能与上述传统出口国相差不大,但在系统成熟度、可靠性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此外,传统出口国积累下的口碑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此次中国和巴基斯坦敲定潜艇协议是中国潜艇出口的一次难得的胜利,其背后深层次的涵义值得深思。今年8月巴基斯坦媒体曾披露,巴*府同意向中国购买8艘新一代潜艇,该消息一经发出广受海外媒体关注,却迟迟未敲定正式协议。对此,中国澳门国际*事学会会长*东曾表示,巴方表达有意购买中国潜艇已有多年,但其同时也在跟其他国家的制造商接触,力图压价,该做法一度引起中方舆论不满。


*东还提到,埃及官方迟迟不对中国潜艇表态可能也是在比价格,“(埃及)借中国跟德国讨价还价,争取更低的价钱”。


有分析认为,中国与巴基斯坦之所以能敲定潜艇协议得益于两国非同一般的*治和*事关系,不具有典型代表性;此外,鉴于印巴两国紧张的双边关系,印度重点发展海*的举动让巴基斯坦非常紧张,因此如何缩小或改善对印度海*的劣势,成为巴基斯坦*方一个优先解决的问题。如此来看,泰国、埃及等潜在购买国在购买潜艇时并不会过多着眼于与中国的*治关系,潜艇本身才是它们关心的重点,中国潜艇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也并非易事。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潜艇出口的机与危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