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务正业:19家上市公司投资收益超过主营
第一财经《财商》统计显示,2010年A股上市公司共取得投资收益2790.17亿元。其中19家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超过其营业收入,其中不乏上市公司投资收益高出其营业收入数百倍。投资收益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者发生的损失)。对大多数投资公司来说,投资并非主营业务,不能反映公司业务的持续增长。19家公司投资收益超主营2153家A股上市公司,在2010年取得投资收益的有1602家,这些上市公司共取得投资收益2790.17亿元,同比增长8.42%。数据显示,参与投资的公司数量逐年增长,2008年到2010年分别为1589家、1598家、1602家;同时,在投资中盈利的公司数量也呈现增势,从2008年到2010年依次为1179家、1270家和1313家。其中,投资收益排名前10的上市公司共取得收益1713.9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投资收益的61.43%。金融业上市公司在上市公司中投资收益最多,投资收益排名前5的上市公司依次是:中国人寿()682.8亿元,中国平安()327.82亿元,中国太保()210.67亿元,中信证券()109.60亿元,中国银行()92.77亿元。同时,投资亏损排名靠前的企业包括:农业银行()亏损10.85亿元,冀中能源()亏损1.95亿元,西山煤电()亏损1.32亿元,中孚实业()亏损1003亿元,中煤能源()亏损0.96亿元。除了少数以投资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都不计入公司营业收入。根据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吉林敖东()、*ST源发()、国际实业()、鲁信创投()、云南城投()等19家公司取得的投资收益超过了其主营业务收入,更有甚者,其投资收益是营业收入的几百倍。“如果一个不是以投资为主业的公司,具有很高的投资收益,那对投资者来说不是好事。举个例子,投资者买上海汽车,买的是汽车不是投资。他可以通过汽车行业景气程度来判断公司,但是投资收益并不持续稳定,不能用来判断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建兵告诉。主营大幅缩水,投资收益逆向大增虽然投资收益并不能作为公司主营业务持续盈利能力的反映,但是一些上市公司的确依靠投资收益粉饰利润。*ST明科()2010年取得投资收益1.22亿元,其主营业务收入为0.08亿元,投资收益为主营业务收入的15.25倍;九龙山()取得投资收益1.17亿元,其主营业务收入为0.09亿元,投资收益为其主营业务收入的13倍;\*ST科健()取得投资收益0.51亿元,其主营业务收入为0.05亿元,投资收益为其主营业务收入的10.2倍;吉林敖东取得投资收益11.17亿元,而其主营业务收入为11.13亿元,投资收益基本与其主营业务收入持平。除了大幅影响公司利润、掩盖主营业务真实收益外,投资收益最大的危险在于其不稳定性。在2010年年报中,一些公司以往投资收益并不多,去年的投资收益却突然增长。例如云南城投在2009年并未取得投资收益,2008年的投资收益仅为0.10亿元,
2010年的投资收益达到4.11亿元,但同时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大幅缩水,较2009年减少84.39%。山西证券分析师告诉:“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是公司现金流比较紧张,所以通过转让下属公司来缓解现金流紧张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