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纽卡斯尔港难以应对煤炭出口
中国对煤炭的需求导致澳大利亚港口蒙受损失
当了38年船长的戴夫·罗尔斯顿很少感到忧虑。他拥有澳大利亚纽卡斯尔的6艘拖船当中的一艘,而纽卡斯尔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港口之一。然而,本月的早些时候,有个消息令罗尔斯顿感到不安。有人说,当天上午等待进入港口装载煤炭的船只已经达到了创记录的70艘。他说:“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糟糕的局面。我们已经竭尽全力,但这些船只还是源源不断地到来。”当他的拖船驶到港口外数英里的一艘在马尼拉注册的船只旁边时,拖船上的雷达屏幕显示,船只已经沿着海岸排成了40英里的长队。这相当于该港口到悉尼的距离的2/5。纽卡斯尔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典型例子。由于以中国为代表的各国对煤炭和其他矿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方面的缺憾日益凸显。
如今,等待在纽卡斯尔装载货物的船只平均要等候3个星期。这种现象导致煤炭行业每天大约要损失100万澳元。格洛斯特煤业公司是因此蒙受损失的企业之一。该公司最近说,这种状况“是个耻辱”,“让澳大利亚损失惨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煤业公司最近投票决定重新采取配额制度。这一决定还有待澳大利亚竞争管理机构的批准。不过,配额制度也是有争议的。船只在纽卡斯尔港口排队等候的现象表明,耗资不菲的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需求的增长。与印度等新兴市场的许多由国家管理的港口不同,纽卡斯尔是一个私营港口。不过,作为运输链中的另一个环节,连接纽卡斯尔与产煤的亨特瓦利的铁路络仍然属于国有,从而导致双方相互指责。运输行业的资深人士布赖恩·尼科尔斯说:“铁路系统和煤炭装载能力必须协调一致,但亨特瓦利的情况并非如此。”
纽卡斯尔运输煤炭的历史几乎与英国人移民澳大利亚的历史一样悠久。煤炭占到了纽卡斯尔吞吐货物总量的90%,占到货物总价值的66%。以往,配额制度曾有助于缩短等候的船队。不过,没有人认为这种制度能创造奇迹。一家煤炭企业的发言人说:“我们没有立竿见影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