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卫生机构代输液怕担责 需病人签免责协议
来源:长江 杨荣峰
家住汉口的刘先生从湖北省肿瘤医院出院后,医院给刘先生开了一些注射药物巩固治疗,由于医院离家较远,刘先生希望在家附近的社区卫生室代输液。去年12月10日,刘先生跑了家附近6家社区卫生室,只有一家同意代输液。13日,暗访了10家卫生医疗机构发现,多数医疗机构都不允许代输液。查询相关法律法规,也没有找到明确界定代输液的条文。业内人士称,代输液背后是错综复杂的责任划分,一旦出了医疗事故,难以追责,因此多数医疗机构禁止代输液。刘先生致电晨报热线85777777称,希望相关部门能开放代输液,让更多需要代输液的市民能切实享受到便利。
现状:为求代输液,市民跑6社区卫生室
刘先生说,他之前因癌症在省肿瘤医院住院治疗。康复出院时,医院给他开了一些注射药物,需每天注射巩固治疗。去年12月10日,他在省肿瘤医院打完针后就让医生将剩余的药开出,准备回家找医院代输液。
第二天,刘跑遍了家附近所有6家社区卫生室,但都被拒绝,只有一家规模较小的社区卫生室同意代输液,但必须提供原医院的开药处方单和打针记录,双方签订免责协议,同时代输液不收费。
代输液也是迫不得已。刘先生说,他家住汉口,离医院较远,如果每天在省肿瘤医院打针,来回需要2个多小时,算上打针时间,每天要耗费3个多小时。而且他的药很特殊,不能见光,不管是包装还是注射导管都是棕色避光的,随身携带难免损坏或遗失。况且他身体尚未完全康复,每天来回跑也吃不消,更不利于康复。虽然可以租住在医院附近,但干净卫生通风透气的房屋租金就要好几千,很费钱。万一没有找到代输液的位置,他就沦落成暴走输液族,长期奔波于医院和家之间。
暗访:代输液多数遭拒,少数需转方子才能打
13日,在汉口暗访了包括诊所、社区卫生室、医院在内的10家卫生医疗机构,多数医疗机构都不允许代输液的行为。两家医院表示,可以用转方子来代输液。有两家诊所可以代输液,但要视药品和病人身体状况而定,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唐蔡路先宏门诊工作人员称,不敢代输液,因为一旦代输液出了事,责任难以界定。唐家墩、花桥街两家社区卫生室则称有规定禁止代输液。儿童医院、十一医院和六医院面对的代输液的要求,直接予以拒绝,未说明缘由。
红桥脑科医院和省新华医院工作人员称,医院禁止用外来药物输液,若病人确实要代输液,可以采用转方子的方法,根据原医院的药方和病历在本医院的药房里拿药后打针。
汉口江大路门诊的医生则称,只要是别的医院开的药方,都可以代打,即便是癌症康复的药物也可以,但前提是病人身体状况较好,代打需要收取15元的费用。
万年堂诊所的医生则称,青霉素药物坚决不能代输液,其他药物也须经医生检查,才能代输液。
分析:代输液背后错综复杂,出事难定责
该业内人士称,代输液存在很大的风险,责任划分也难以界定,故许多医院也直接禁止代输液。
据该业内人士称,代输液涉及到药品质量,医护人员操作和病人体质变化等问题。代输液时,医护人员难以确定药物来源和质量,如果是别的医院开的话,就涉及到药品进货问题,每个医院都有一个固定的进货渠道,从药房拿药、给患者开药、配药都要经过各个环节的负责人签字,谁签字谁负责。药品交由病人保管后,可能会因为温度、湿度的变化使药品变质,甚至会因为包装破损使药品受到污染。输液时,医护人员的操作有可能达不到一些特殊药物的要求,病人出院后,病情若发生变化,继续打针可能会有事故隐患。
出了事,互相扯不清。该业内人士说,代输液背后环节众多,纷繁复杂,责任人涉及广泛,一旦某环节出现问题,意外在所难免,产生医疗纠纷后,很难找到出问题的环节和相关负责人。有的医院也会采用转方子的方法来代输液,即按照原医院的药方,在本医院开药打针,但本医院也可能没有药方上的药。因此,许多医院为了安全省事,直接禁止代输液。
法规:存法律空白,代输液病人须签免责协议
武汉市针对代输液出台过哪些规定?未来武汉市是否会开放代输液?武汉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相关负责人称,由于最新的代输液的相关规定还没有从省级单位下发到市级单位,故不便发表意见。
随后以代输液 、非本院药物为关键字在上搜索,并未找到武汉市有关代输液的相关规定。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也没有找到有关代输液的法律条文或规定。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国家并未针对代输液出台过相关规定,但武汉市曾经专门下发过一系列文件禁止社区卫生室代输液,其中,如果病人确实需要代输液,那么就要签一份免责协议,出现医疗事故后,病人自负责任。
呼吁:武汉代输液何时方便又安全?
在各居民社区内调查了市民对代输液的需求情况,发现暴走输液族规模不小,不少居民都有过代输液遭拒绝的经历,更有不少居民正在为找不到代输液的位置而苦恼。
刘先生说,像他这样的暴走输液族并不少见,由于绝大多数社区卫生室和医院都禁止代输液。目前,许多私人诊所都提供有偿代输液服务,但诊所规模小,医疗救助能力有限,代输液风险很大,万一输液时发生意外,诊所难以及时抢救病人。许多病人为了不遭暴走罪,迫于无奈只能选择在私人诊所代输液,这是在用生命输液。为了避免出事而一刀切禁止代输液,反而形成了更大的医疗事故隐患。与其这样,不如正式开放代输液,让代输液在阳光透明的监督下安全运行,惠及于民,不再让暴走输液族们被迫拿生命换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