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灌水 » 吕伟丽江瘟疫概述
TUhjnbcbe - 2020/6/1 11:05:00

年丽江县总人口有人,由于传染病的频繁发生流行,如烈性传染病霍乱年至年持续流行三年,死亡惊人,加之人民生活贫困,年丽江县人口只有人,减少了人。人类和传染病进行顽强的斗争,攻克了一个个的堡垒,找到了治疗和预防许多传染病的有效方法。

丽江瘟疫概述

吕伟

传染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凶恶的敌人。年发生了一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危害最严重的流行性感冒,从法国开始波及全球许多地区,竟使全球1/4人口感染,万人由于流感和并发症而丧生。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而在这场战争中,只有万人战死。年美国侵越战争中,美*由于疟疾减员几十万人,因此有人戏称是蚊子打败了美国人。年丽江县总人口有人,由于传染病的频繁发生流行,如烈性传染病霍乱年至年持续流行三年,死亡惊人,加之人民生活贫困,年丽江县人口只有人,减少了人。人类和传染病进行顽强的斗争,攻克了一个个的堡垒,找到了治疗和预防许多传染病的有效方法。

鼠疫:是属烈性传染病,鼠虱传染于人,丽江流行多次,纳西族名医和介山著有《瘟疫怪症心验集》一书,记有年至年大疫,“生灵涂炭,大兵后必加瘟疫大荒,无端乡村城市中,有一家病者,有一巷一邑传染绝户者,恐慌无主,医家关门闭户,余虽不敏,诊之后非伤寒病,乃瘟中之怪症恶疮,最为危急之症、俗称疙瘩症(腺淋巴结肿大)。”年丽江县城流行鼠疫,王家庄60户死亡多人,有的绝户,唐家巷死亡7人,金星街3户死剩3人,和志成家死剩祖父1人,新华街死亡50人。人死伴鼠死,猫吃死鼠猫亦死。抗日战争时期丽江县又一次大流行鼠疫,死亡惨重,不可计数。解放以后丽江调查了鼠疫流行史,年至年间有散在性流行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死亡人。年丽江老君山发现一只鼠间鼠疫,人间鼠疫没有发生,地、县防疫站对周山村庄进行预防注射人次,并大搞灭鼠活动。云南省流行病研究防治所,每年拨鼠疫防治经费,县防疫站派专人住石头乡监测疫情。

霍乱:烈性传染病之一,我县流行已久,东巴经中记有霍乱病名,年丽江流行最为严重的一次是从九河至塔城乡、七河至县城,漫延全县各地,当时医药紧缺,死亡惨重。县城商家捐款设立慈善机构“施棺会”,光碧楼存放棺木不少,施舍将尽,组织四周运进棺木,在皈音堂内制作棺材,供不应求,每日抬出50口,还用其他木材代之。纳西族医生杨敬勤、杨守勤二人在街道上设急救站,在病人委中、曲池穴位放血,用痧气丸药物抢救霍乱病员。吕锡昌医生用吴芋四逆汤治疗霍乱病人。医院医生陈德智每天出诊抢救重病员多人。石鼓商家捐款,冯运昌医生配制雷击散诊治霍乱病人,效果显著。鹤庆、剑川、中甸等县来丽要方、要药。丽江专员史华,县长徐亚雄还赐匾赞誉冯医生。云南省卫生处第八防疫队张鹏飞医生由宾川至丽江,药品一路用尽,只剩数瓶霍乱疫苗,上报发病人数为人,死亡人。年至年丽江县卫生院发现霍乱病4人。全县统计霍乱病死亡有人。解放以后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年我县开始使用霍乱伤寒混合疫苗,至年累计注射人次。年县防疫站监测化验污水66份,冷饮食品27份,粪便24份,生活饮用水77份。均为阴性。霍乱病彻底消灭了。

天花:属烈性传染病,我县早在《东巴经》记有天花病名,流行颇繁,死亡率高。年县城的一次大流行,波及乡村,死亡惊人,不可计数,不死的变成大麻子,或病*侵犯眼球导致终身失明。民间关门闭户,互不往来,门口插天丁、菖蒲、青刺等枝条,以防*神窜入,庭内大烧杜鹃树枝叶,驱除秽气。医家用荆防败*散、银翘解*散等方治疗,提倡灶灰床——床单上撒灶灰2公分厚,再垫草纸数层,患儿睡之,能吸收痘浆,保持皮肤干燥,加速结痂脱落康复。年至年全县人口死因统计,天花死亡有70人。民国年间丽江境内接种人痘,预防天花,将天花患者的痂壳细末少量吹入鼻腔,由于剂量掌握不好,反导致天花的发生和流行。纳西族中医习世英从昆明痘科传习所学习归来,改进了接种方法,将天花痂壳细末调和于油脂,次日在手臂外侧破口点种,每年接种人。年丽江开始接种牛痘苗,县卫生院及地方中医师免费推广接种,每年接种约人,年接种人。解放以后大力推广牛痘苗接种,初种、补种、复种,至年止累计接种人数为人。年我县最后发生天花3例,此后再无报告。

回归热:俗称红汗症,人虱为传染媒介,主症:大淌鼻血、大发高烧,三至七天可导致死亡,属甲类传染病。年丽江县城大流行,死亡猖獗,十病八卒,漫延延四周,商店停业,学校放假,民众互不往来,医生关门逃离异地,唯吕锡珍医生坚持抢救病员,走村串户,扑灭瘟疫,用清瘟解*散治疗甚多,名声大噪,由于接触病人甚多,中济乡出诊归来不过三天而染病辞世。年至年间有局限性流行,发病累计人数为44人,死亡1人。年县防疫站有疫情报告4例,无死亡报告,此后再无发生。

伤寒:年以前,我县肠伤寒无具体记载。年县卫生院发现6例,死亡2例,年疫情报告29例。年至年间人口死因统计表明伤寒死亡有人。年至年间我县流行多次,累计发病人数为人,死亡15人。年夏日县城又一次大流行,波及四乡,丽江地、县医疗卫生部门即时扑灭,医院专设隔离病房诊治病员,防疫站预防注射、环境消*等工作,发病人数近千人,死亡15人。年5月大具乡局限性流行,发病68人,县防疫站、卫生所协同扑灭,无一例死亡。全乡伤寒疫苗注射人。年6月九河乡发生13例,县防疫站即时扑灭,无一例死亡,年至年伤寒预防注射累计为人次,控制了流行。年后伤寒病不再发生了。

疟疾:本病我县流行普遍,每年夏日均有疫情报告,年县卫生院发现人,死亡1人。年至年间发病数累计人,无死亡报告。解放后中央*府指示要消灭疟疾,云南省设疟疾防治所,丽江地区设疟防队,县有疟疾防治小组,对我县金沙江岸重疫区进行调查防治。石鼓、巨甸、龙蟠、宝山、奉科、金江等18个行*村调查人,有疟疾病史的有人。血片检查人,疟原虫阳性的有人。脾脏肿大的有人。进行了30次按蚊密度调查及蚊种调查,结果为中华按蚊。防治疟疾首先要灭蚊子,于是用六六六粉、敌敌畏等药物喷洒重疫区户,面积达平方米,连续喷洒五次。凡有疟史及带虫者,一律抗复发治疗,药用扑疟奎林、乙胺嘧啶,抗复发治疔人,年后疟疾病不再发生了。

麻疹:本病是人类易染的疾病,95%以上的人群被感染,而且死亡率高,解放前因本病夺去了无数的婴幼儿生命。我县每年均有局部流行,隔五年有一次大的流行。年流行惨重,漫延全县各地,多为合并肺炎,死亡不可计数,村村寨寨出现了娃娃墓。年至年累计发病人数为人,死亡人。年我县开始使用麻疹活疫苗人,七十年代用人,八十年代用人,累计人,年后麻疹发病人数控制在3万以下,年后麻疹偶尔出现几例,有彻底消灭之势。强化免疫已达到%。

百日咳:本病发率高,病期长,死亡亦高,合并肺炎为多。年县卫生院疫情报告37例。解放以后对本病作了系统的疫情统计,至年累计发病人数为人,死亡人。年开始施用百日咳疫苗人次,六十年代用人次,七十年代用人次,八十年代用人次。六十年代启用百白二联菌苗(百目咳,白喉混合疫苗)人次,年强化免疫用百白破三联疫苗,达99.5%,再混合破伤风类*素,实行计划免疫后,发病率逐年下降,年后很少发生,至今几乎消灭。

白喉:本病在我县有局部发生,没有流行的记载,年我县人口死因统计中白喉病死亡有17人。年至年间发生46例,死亡10人。此后无疫情报告,笔者年7月间发现一例,在县卫生院门诊部,患者10岁,男。白沙人。病势凶险,高烧,音哑咳嗽,口大开,呼吸困难,口吐痰涎,咽喉部白色假膜形成,附者牢固,取之化验,找到白喉杆菌,患儿一直神志昏迷,面色苍白,心律不齐,抢救无效,于下午9时而卒。年至年,我县免疫注射白喉类*素人次,年强化免疫百白破三联疫苗覆盖率达95%,因此白喉病一去不复返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我县有局部流行,年至年全县死因统计死亡80人。年局部流行,发病人,死亡有26人。年又一次流行波及16个乡镇,大研镇、*山、金山、白沙、拉市、七河等地,发病人,死亡18人,防疫站积极防治病人集中的乡镇隔离治疗,病员分散的乡村就地抢救,病户及邻居消*环境,口服磺胺嘧啶片,非流行地区村庄预防注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疫情迅速控制。年至年累计发病人数人,死亡人,病死率为8.65%。年至年预防注射人次,年后本病限于小范围散在性发生,年后无疫情报告。

猩红热:俗称烂喉病,是溶血性链球菌从呼吸道而传染,多发生于冬季急性传染病,发病于10岁以下儿童。本病丽江流行已久,属于中医的痧、麻、痘、疹范畴,主症:高热、咽喉肿痛、全身发斑。中药用荆防败*汤及银翘解*散等方治疗。历史上无明确的疫情记载。年县卫生院疫情报告2例,在全县人口死因统计中本病死亡有22例。年后我县局限性流行多次,累计发病人数人,死亡2人,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使死亡率大大下降,年后本病无疫情报告。

流行性感冒:是由特种滤过性病*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造成广泛的流行。病本身虽不严重,但会因肺部细菌感染而导致死亡。我县有多次大流行,年至年间死亡有人,年大流行,发病人数为人,全县组织医疗小组35个,即时扑灭,无一例死亡报告。年塔城依陇村发生流行性感冒,发病人数有人,本村人口只有人。年至年多次流行,累计发病人数有人。云南省防疫站鉴定丽江县流感是甲3型流行性感冒病*传染的。施用流行性感冒病*疫苗的有人。近来没有大的流行,局部流行仍不断。

痢疾:本病为多发病常见病之一,每年夏季多为流行,金沙江岸更为严重。年至年县卫生院疫情报告87例,全县死因统计痢疾死亡有人。年至年全县疫情统计、累计发病人数为人,死亡例。年丽江地区防疫站对名从业食品人员带菌检查,痢疾带菌率1.68%。年丽江县防疫站对七个国营饭店用具,取样84件进行细菌卫生学化验,检出大肠杆菌群的有65件。痢疾噬菌体预防施用人,近来对饮食业严格卫生管理,采取餐具消*等措施,加之人民生活提高,讲究卫生,大大减少了痢疾的发生。

病*性肝炎:本病我县无暴发性流行,年疫情报有3例,发病率为1.6/10万。年至年发病人,死亡有7例。年至年,年发病人,死亡8例,年至年发病人,累计有人,共计死亡15例。年丽江地区防疫站调查了大研镇内与肝炎患者密切接触者、集体单位、居民、儿童共人,检查确诊肝炎患病率为0.23%。8年丽江县防疫站对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生活条件,不同的年龄人群抽样人,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查,健康人带菌率为5.51%。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系温血动物的病*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借病兽的唾液为媒介,经咬处伤口侵入人体而发病。我县民国时期无疫报告,年至年全县人口死因统计死亡有17人,中药治疗用苦杏仁、韭菜根捣烂包伤口,内服麝香1分、雄*5分、冰片5分,细末日分三次,连服十天。年3至9月在我县石鼓、巨甸流行,发病人,死亡15人,防疫站奔赴疫区与当地卫生所协同扑灭,注射狂犬疫苗,每天皮下注射2cc,连续二至三周,现症病人对症处理,未经注射狂犬疫苗的患者死亡11人,注射疫苗的患者死亡4人,此后丽江再无流行。

斑疹伤寒:本病是特种立克次氏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由虱子感染人体,我县有局限性的流行,主症:寒战高热、头痛、神志迟钝、谵语不安、发斑、衰竭、导致死亡。年至年全县人口死因统计中斑疹伤寒死亡有95人。年至年我县发生14例,有卓效的抗生素,及时治疗没有一例死亡。解放以后人民生活提高,讲究卫生,大搞除害灭病运动,年后本病再无疫病情报告。

炭疽病:本病是炭疽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患病的牛、马、羊传染于人,细菌由皮肤粘膜或伤口侵入所致,可发生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炭疽性脑膜炎,重症可出现败血症,往往导致死亡。我县历史上没有疫情报告。年石鼓、大东两地农民屠宰病马后,发病13人,防疫站即时奔赴疫区诊断和扑灭,确诊为皮肤炭疽。经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11人,无一例死亡。疫区病马进行隔离治疗,病死的马进行火烧或深埋处理,接触者注射炭疽疫苗人次,周围环境进行严格消*,此后没有再次发生。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滤过性病*所引起的脑及骨髓的疾患,以蚊虫为媒介,夏秋季流行。我县有散在性发生,金沙江岸发病较多。民国时期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并类,年至年间我县发病55例,死亡4例。年8月七河发生一例,住院治疗,药用安脑散,结合西药,治愈出院。年至年间预防注射乙脑疫苗人次,近来不再发生流行乙型脑脊髓膜炎。

急性脊髓前灰白质炎:俗称小儿麻痹,是可防不可治的传染病,是病*引起的疾患,特别是发热与分布不齐的弛缓性瘫痪。夏季多为发病,苍蝇之散播,食物之污染,促使病例增多。是儿童疾患,6个月至9岁为发病最多,患儿多见形,或导致麻痹,由于抵抗力下降,其他疾病的感染而至死。我县历史上没明确的记载,往往与脑膜炎后遗症并类。年至年间疫情报告有例,死亡4例,我县预防免疫小儿麻痹糖丸五十年代使用了粒,六十年代使用粒,七十年代发放000粒,26年后强化免疫,年强化免疫覆盖率为%,年后本病不见发生。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儿童多发病,是病*所致的传染病。历史上没有以传染病类处,因为病情轻微,康复迅速,死亡极少。患者的口腔唾液分泌物而传播,特征是耳下肿大,可合并睾丸炎和脑膜炎。我县各地均有发生,无大的流行,民间治疗用大*酸醋调敷,内服金梅花、金银花、重楼等药物。解放后发病明显减少。

风疹:本病系病*所致的轻和传染病,潜伏期较长,特征是全身皮疹,淋巴结肿大,上呼吸道有轻度炎症。以急性患者口鼻分泌物飞沫传染他人,病后可终身免疫。三至四年间局限性流行一次,患者多为15岁以下儿童。此病本甚轻和,唯妇女在妊娠期间患病,有招致胎儿先天性发生畸形的危险,可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本病的发生。

水痘:是病*所致的轻和传染病,但有强力急性传染,临床特征为分批出现皮疹,二三天后皮疹灌浆透明的水疱,相似天花病,皮疹结痂后不留斑痕。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病后可终身免疫。目前水痘流行尚无满意的预防办法,我县近来亦少见了。

吕伟,生于年5月,纳西族,丽江古城区人,出身中医世家,西医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现就职于丽江市古城区卫生健康局,发表流行病学方面论文数篇。执行主编和志菊责任编辑叶紫文章来源《丽江文史资料全集》第五集图片来源网络投稿邮箱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吕伟丽江瘟疫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