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康熙年仅20岁裁撤三藩,吴三桂一步步走入
TUhjnbcbe - 2024/12/27 17:45:00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有名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1224/m9uufut.html

在最近热播的历史剧《天下长河》中有这样一段:康熙正在睡觉,太监梁九功小心翼翼地告知康熙有“八百里紧急军报”,康熙并未当回事,但是梁九功一提到是“云南来的”,康熙一下子坐了起来,很是激动。

得知三藩已平定,康熙很是高兴,一边走着一边穿衣,嘴里说着:“京城九门都要庆贺,年满六十岁的老人赏赐肉半斤,酒一斤;已退休的退休官员明天全部到正阳门前庆贺,赏赐纱袍一件、凉帽一顶;宫内所有年满16岁的宫女全部放出去嫁人.....”

说完康熙前前往皇极殿祭祀祖先,然后前往太和殿接受百官朝贺;

与此同时,苏麻喇姑轻轻叫醒孝庄太皇太后,哭着告诉孝庄“三藩已经平定”的消息,孝庄激动的脚都不听使唤。

可见孝庄与康熙祖孙二人,听到“三藩已平定”的消息有多激动;

让我们一起回到康熙时期,了解一下历史上真实的:

康熙为何要平定三藩?

康熙又是如何用一步一步让吴三桂走入自己掌心中去?

吴三桂又是如何自取灭亡的呢?

先总结一句:很是佩服康熙的胆识与谋略,即便是身经百战、阅人无数的吴三桂,都没能猜透康熙的心思;可以说康熙虽年仅20岁,但有着常人不可及的心思!

01三藩原是“四藩”,吴三桂是最后一藩

不管是“三藩”还是原来的“四藩”都是清朝初期政治形势需要的结果,清太祖努尔哈赤与清太宗皇太极以高官厚禄招降汉军将领,就是为自己将来统一中原做准备。

孔有德、尚可喜与耿仲明三人原先都是辽东人;

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攻占了辽东,7年后大明蓟辽总督袁崇焕没有经过朝廷统一擅自处死毛文龙,致使东江大乱,很多人开始自相残杀。

孔有德、耿仲明与尚可喜三人辗转多次,实在是走投无路,先后投向于后金。

此时的后金已经是清太宗皇太极继承汗位,为迎接三位投降而来的汉军将领特地出城十里,可见当时的皇太极有多求贤若渴。

三位汉将投降与后金后,皇太极更改原先投降汉将归属于满洲八旗的惯例,而是:

将孔有德、耿仲明任命为总兵官,率领自己的部众驻守辽阳,孔有德与耿仲明的部队并称为“天佑兵”;

将尚可喜任命为总兵官,率领自己的部众驻守在海州,被称为“天海兵”。

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正式称帝,下旨:

将孔有德封为恭顺王

耿仲明为怀顺王

尚可喜为智顺王

在多方面给予三位藩王照顾。

皇太极之所以如此看重三位汉人藩王,是因为此时的三藩有利于皇太极加强中央集权,还可以帮助自己抵制满洲诸位王公,来维护作为皇上的地位与权势。

7年后,皇太极将汉军旗四旗分为八旗,下旨:

孔有德隶属于正红旗

耿仲明隶属于正黄旗

而尚可喜则隶属于镶蓝旗

说道吴三桂确实稍微有一些特殊,他是江苏高邮人,后来入籍辽东;他的父亲是明锦州总兵吴襄,而他的舅舅则是锦州总兵祖大寿。

吴三桂曾经在明任游击、副将等职,后来因为父亲吴襄有罪下狱,明廷将吴三桂提拔为总兵官,率兵驻守宁远。

年二月锦州之战明军大败,13万大军全军覆没,蓟辽总督洪承畴投降大清。

吴三桂反而逃了回来,在回去的路上收集兵力,他的兵力增加至三四万人,坚守宁远,成为明廷所倚重的大将。

清军攻下周边的各个城池,唯独宁远久攻不下。

2年后李自成的农民军进入山西,崇祯皇帝慌了,下旨吴三桂放弃宁远火速带兵入京勤王,并且将吴三桂封为平西伯,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任命为提督京营。

吴三桂虽遵旨,但是行动得很慢,每天只前进数十里,宁远至山海关只有两天的路程,但是吴三桂用了16天的时间,等二十日到达丰润之时,得知李自成已经攻入京城,吴三桂率兵返回山海关。

清廷多次想办法招降吴三桂,多尔衮更是许诺吴三桂:“若是平西伯等率兵投向于大清的话,还是将宁远交给其驻守,加封为藩王。”

“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爵藩王。”

李自成也在想办法招降吴三桂,但是农民军“割富济贫”等政策确实让吴三桂不寒而栗,深思熟虑一番,吴三桂决定降清。

也是在吴三桂降清的这一年四月,山海关一战,清军大败李自成,多尔衮遵守诺言,将吴三桂晋封为平西王。

自此,大清便已有四位异姓藩王。

顺治六年五月,改封孔有德为定南王,率兵两万出征广西;

将耿仲明改封为靖南王,尚可喜改封为平南王,各率领一万出征广东;

但是没过多久耿仲明因为藏匿罪犯畏罪自杀,他的儿子耿继茂继任靖南王之位;

吴三桂则在顺治八年奉命进征四川,吴三桂的兵力是最强的,号称是5万,而且慢慢扩员至7万;

顺治九年孔有德阵亡,他的儿子也全部被杀,只留下一个女儿孔四贞;

因无人继承孔有德定南王爵位,清廷便将其爵位削除;

自此,“四藩”改为“三藩”。

顺治十六年三月,顺治帝根据洪承畴的建议,下旨:

平西王吴三桂驻守云南

平南王尚可喜驻守广东

靖南王耿继茂驻守四川(后改为福建)。

可以说至此三藩的作用都是积极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对需要平定中原的大清来说起到不小的作用;与此同时有效抵御郑成功的进扰。

但是随着中原地区的平定,三藩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拥兵自重,权势日涨;

仅云南每年的饷银就达到多万。

在《康熙王朝》中康熙曾这样评价三藩:

“天下财赋,半耗于三藩”

让康熙最为忧心的不仅是饷银的问题,此时的三藩割据一方,俨然威胁到皇权,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康熙登基之初的十余年时间,三藩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已经成为“尾大不掉”的势头。

康熙作为心有大志的皇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换句话说:此时的三藩已经成为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必处之而后快!

02康熙裁撤三藩

康熙亲政除掉鳌拜以后,将“治河、漕运、平三藩”视为三件大事,并且将这三件事写下来贴在宫中的柱子上,日日看着提醒自己。

康熙很清楚此时的吴三桂绝对不是宋朝的功臣可以比的,而是唐代的藩镇般的存在。

“吴三桂绝非宋朝功臣可比,乃是唐代藩镇之流。”

意识到三藩存在的弊端,康熙密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康熙年仅20岁裁撤三藩,吴三桂一步步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