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帮老板及时解决了头疼不已的问题,你认为会升职加薪吗?如果老板集思广益后,还主动遣人找你帮他解决问题,你认为会进入高层管理圈吗?
今天,我们从李白留作《惧谗》的经历中找找答案。
01面圣
天宝初年(公元年),时年李白42岁。结伴友人吴筠道士入京,有幸与秘书监贺知章相识。性情旷达的贺知章,对李白的《乌栖曲》叹为观止,评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遂与李白结为忘年交,称他为“谪仙人”。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唐玄宗因贺知章的举荐,诏命李白为待诏翰林。喜词爱舞的唐太宗非常看重李白的才华,多次设宴款待。
一日,看着娇艳的牡丹贡品,唐玄宗再次设宴,与杨贵妃载歌载舞。
酒入痴肠化作淫花泪。唐玄宗暗自庆幸自己得一瑰宝,丰润貌美,能够善舞,便要求大家作诗歌以咏记,苦于在场之人词穷,败兴不爽。扫视四周,发现大才子李白并不在场,于是命人传唤。
李大才子从一酒局中被抓出来。醉意,比之唐玄宗,有过之而无不及。意识,因之醉酒,早已荡然无存。然而,模糊的意识,依旧让大才子瞬息了解了唐玄宗的目的。
清醒的大才子,自恃有才,他的字典里何曾有过谦卑,根本没有韬光养晦。何况,醉意甚笃之时!当下告诉唐玄宗,没有桌椅写字不便,穿着靴子不便入座。唐玄宗立马下令,李龟年持金花筏助李白作诗,高力士伺候李白脱靴。
这才是我李大才子该有的排场!李大才子的虚荣心,被唐玄宗本应如此的神色和态度,狠狠的安抚了。于是,借酒泼墨,《清平调》问世!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02招恨
李白爽了,唐玄宗和杨贵妃或许也爽过,可是有两个人不爽了。
一个是著名音乐家李龟年。他特意为此盛典新作一曲,本打算借机出风头引流。另一个是皇帝面前红人高力士。他被文臣武将巴结习惯了,早已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此后几次宴会,唐玄宗想再次召见李白时,两人横加劝阻。同时,在杨贵妃面前诋毁大才子,说他当众作诗讽刺她。圣宠浓烈的贵妃听信了谗言,多次向唐玄宗吹枕边风。
唐玄宗逐渐疏远了李白。
公元年,郁郁不得志的李白写下了《惧谗》,以舒解“畏惧谗言,不能一展抱负的愤懑不平”。
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众女妒蛾眉,双花竞春芳。魏姝信郑袖,掩袂对怀王。一惑巧言子,朱颜成死伤。行将泣团扇,戚戚愁人肠。
这首诗引用了四则“谗言杀人”的典故,从帝王纳谏、国家外交、后宫争宠和选举继承人,四个角度,论述了“谗言”的危害性。
首句,“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典故出自《晏子春秋·谏下二》。相传:齐国名相晏婴,主张以礼治国。勇冠三军的齐国武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不待见他。一日,晏婴路过三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敬重。随向齐景公进谗言,献计“二桃奖励三勇士”,从而引发争端。三人自相残杀而亡。
第二句,“众女妒蛾眉,双花竞春芳”,典故出自《左传·桓公六年》。相传:齐僖公姜禄父女儿文姜,风华绝代,待字闺中时,各地诸侯纷纷慕名而来,欲结秦晋之好,同时夯实与齐国的邦交。在一众追求者中,玉树临风、行端礼正的郑国世子姬忽被文姜相中。谁知,姬忽听信了“郑国弱小,齐国强大,公主非良配”的谗言,退婚了。一句谗言,终结了一段美好姻缘。
第三句,“魏姝信郑袖,掩袂对怀王”,典故出自《韩非子·内储》。相传:战国时期,楚王得一位魏国美人,非常宠信她。夫人郑袖相当妒忌。可她韬光养晦,取得魏女信任后,告诉她“大王非常喜欢你,但不喜欢你的鼻子。见到大王你只要‘常掩鼻’,大王就会永远宠爱你。”楚王疑惑之际,进谗言“她常对别人说,自己只有掩鼻,才能忍受大王有口臭”。楚王大怒,命人割掉了魏女的鼻子。
第四句,“一惑巧言子,朱颜成死伤”,典故出自《汉书45卷·江允传》。相传:江充,字次倩,赵国邯郸人,汉武帝的宠臣之一。一日,太子刘据因坐车马过御道,被江充照本上奏。于是,江允与太子结下怨仇。汉武帝年迈体衰时,江充担心靠山驾崩,惨遭太子报复诛杀,遂进谗言“太子牵连‘巫蛊’事件”。刘据惊悉后,先发制人,抓住并斩杀了江充。汉武帝听信了宦官们“太子起兵造反”的谗言,出兵平乱。太子兵败,围捕之际自缢身亡。皇后卫子夫得知儿子自杀,也悬梁自尽。其他后宫之主,如希幸夫人、阳石公主、诸邑公主等,无辜被牵冤死。
尾句,“行将泣团扇,戚戚愁人肠”,语出班婕妤的《团扇诗》“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表达了大才子对当朝政局灰暗的不满与嘲讽,及报国无门的抑郁。
03离京
同年3月,李白领取天价遣散费后,再次揣上曾经的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士难酬,离开了京都长安。
纵观李白创作《惧谗》的过程,不难发现:作为大才子,李白实至名归,可,作为政客,李白尚未入门。
一个合格的政客,不但能够对时局针砭时弊,而且能够思考出解决之道,并且能够让人心悦诚服的接纳谏言。
李白在进入中央政治圈层时,一首《乌栖曲》以歌咏艳情的角度,讽刺当朝宫廷淫乱奢靡的生活,并借古人史实提醒皇帝声色误国。皇帝着眼于诗词形式上的大胆创新,相当欣赏大才子,一有宴会就邀请。可,为什么只是给了他一个翰林院待诏的御用文人身份,没有给予他展示抱负的平台和实权呢?
对此,拾欢有疑问,谁喜欢一天到晚被讽刺?虚怀若谷的人本就少,虚怀若谷的皇帝更是凤毛麟角——唐朝只有李世民!更何况,大才子啊,你面对的是一个治理出开元之治的唐玄宗?!开元之治,可是一个“超越贞观”、“百鸟朝凤”的盛世,是一个使大唐时至中期再次繁兴昌盛的时代。
大才子,你是在指望,当局者能够清醒的拨开迷雾吗?皇帝给了你一个亲近的机会,不一定是因为,你自以为的“一招鲜”,千万不要自作多情!你一波负能量暴击,给了皇帝“是非对错”的依据和标准了吗?给了皇帝“正视己过”的政党理由了吗?给了皇帝“改正己过”的方向和选择了吗?
狂放不羁的政客没有好下场。皇帝赏识你李白,赋予你官职,你还一肚子牢骚与不满。这还不算,还消遣皇帝面前红得发紫的大人物,不知道人家高力士,是连李林甫、杨国忠都要巴结奉承的人吗?你个小小的翰林院待诏,竟然让他替你脱靴?惯用典故嘲讽他人的大才子,你不知道即便是魏征,唐太宗李世民也不是没有动过杀机的吗?!
不反思自己的政客无法长久。李大才子,针对依旧暗夜如磐的社会,你除了依旧讽刺和抱怨,还有什么作为?见到唐玄宗前,一波又一波的讽刺,一针见血的指出社会病态的根本,一针见血的道出权贵变态的根本,见到唐玄宗后,你可曾对症下药?可曾卧薪尝胆打入当权者核心圈,以自己的才华迂回施展一下理想和抱负?依旧是一波又一波的讽刺,抱怨对象依旧是社会和权贵。离京之际,你可曾对自身复盘?
没有克制力的政客难以留存。小饮怡情,牛饮成性。酒,是好东西。给予了大才子你,才思文艺的灵感,及逃避现实的时空。可大才子,你可曾想过“酒”于你而言是鸦片,是会上瘾的坏东西?午夜梦回,你可曾回忆起,当年作《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的心境,可曾回忆起,在斗鸡场当赌徒的那段经历?你可曾想过,皇帝看到醉醺醺的你,下意识反应是什么?你可曾想过,皇帝听到你要求脱靴,条件反射的想过什么?你可曾想过,为什么皇帝会逐渐疏远你?
回到现实生活,如果想要施展拳脚、一展抱负,我们该怎么做?
多久反思复盘自身、解析时局世态,与同道中人抱团取暖、施展才华?何时应该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如何抓住“危”后之机?何时遮掩锋芒、圆滑处事,即使做不到巴结同流,也能够做到不得罪权贵?如何输入正能量,对症猛灌适合欣赏者的鸡汤,无论是鲜鸡汤、毒鸡汤?
如果帮老板及时解决了头疼不已的问题,不要飘飘然想着即将荣升,要继续静心沉意、保质保量的完成本职工作。如果老板集思广益后,还主动遣人找你帮他解决问题,不要飘飘然想着荣登高层管理圈,要留心小人的暗箭,并且保质保量的完成本职工作。这才是职场留存之道。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