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见过我爷爷,连我妈也没见过。我爷在我爸还没结婚前就去世了。我爸生在沈阳,可我们的籍贯却是“河北省丰润县”。听我爸说,爷爷是“闯关东”来到东北的。谁知道他是因为啥背井离乡的?反正在沈阳的大东区“”小河沿”他开始了他的“小贩”生涯。我奶的娘家是卖“缸瓦泥盆”的,是家里的老姑娘,我爷比我奶大十六岁。我爷和我奶的婚姻,在我的脑海里,总觉得爷就是“祥子”而我奶就是“虎妞”也说不定呢?
我爷在大东菜行推车“卖肉”,除了夭折的两个孩子,养了十个孩子。我爸他们哥们儿“四个”,取名“文武立柱”。百年之后,连我都当奶奶了,我看也没实现了我爷“文武立柱”的愿望。我爸从小就念了“四年”的“贫儿”学校,十二、三岁就推车卖肉,虽生活辛苦,肉不见得天天能吃上,可骨汤肥皮还是能弄个“油嘴滑舌”的。我爸熏酱肉、肝、肚、肠等熟食,可好吃了。
我爸二十多岁时,我爷就没了。我爷在我爸的眼里,那是个“光棍”。我爷通过几十年的艰辛努力,“光复”那年,就挣下了“房产铺面”。说穷人“炸富”,一点儿不假,好日子没过几天,也许是嫌发财慢了,也许是“着”别人的道了,我爷迷上“赌”了。一夜之间,就把十几间大瓦房,两处门面输了个一干二净。还别说,没两年就解放了,闹了个“无产阶级”翻身做主人了。解放后没几年,我爷就死了。兴许这个“赌”给我爸的打击太大了,在我家,逢年过节,玩儿个麻将、扑克都不许动输赢的。
转眼七十多年,别说我爷,连我爸都逝去快二十年了。我爸活着时,常说“吃香的喝辣的”,才是好日子。我总在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是我的祖先们想过的好日子吗?我们所做的一切,对得起祖先吗?如今,人们都讲“原生家庭”,倒回百年,我们也就是“贩夫走卒”的后代。如今,我们能够平安健康地活着,孩子们也都成家立业了,且都过得“人五人六”的。真真是制度之幸,是家庭之幸,也是祖先之幸呀!
品茶话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