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与唐朝不解之缘
大唐盛世,唐山荣耀。今天的大城山,就是“唐山”,此山之名,起于唐朝。以山兴市,近乎百年。追思唐山历史,必与唐太宗李世民龙恩浩荡息息相关雨露均沾。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盛世开疆拓土平定天下,乃一代雄主。贞观十九年即公元年冬十月,他亲率大军东征高丽,大将尉迟恭、薛仁贵为先锋,浩浩荡荡途经唐山奔赴辽东。其实,唐山一带也是征辽主战场,在此演绎了许多动人的传奇故事和美丽传说,我们不妨归纳一下。
一、唐山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而名。他见此山峰峦叠嶂乱石林立,奇松怪栢郁郁葱葱,王气瑞气祥气充斥,即兴赐名曰“唐山”。又见山下有一条傍山依水之溪流,遂赐名曰“唐溪”。此山有一处汉武帝刘彻求仙洞,为延年益寿,汉武帝曾经到此求仙祈福。唐太宗李世民亦謁此洞,为遣怀先灵。遂赐名为“唐山洞”。后唐时期,姜将军在此斩蛟镇守,名传千古。
二、唐太宗李世民东征大捷,于滦州城西45里一山中刻石勒名,记述丰功伟绩流芳百世,李世民亲率大军至此祭拜。此山现为古冶区卑家店万福山,(又说巍峰山)现在均已毁。
三、留下很多典故和历史遗迹。古冶区境内的王辇庄,就是当年李世民东征时经过的地方。时值秋雨绵绵,道路泥泞,大军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就连李世民所乘的龙辇都寸步难行,部下只好找来八个姓氏的人来用马拉,但是,也过不了胶泥庄,这就是历史上传说的“八套拉一辇,过不了胶泥庄”。现在这八家姓氏就是现在古冶区的八个村庄,如习家套、李家套、任家套等。还有,在古冶区境内有一池碧水,名叫“海子河”,说的就是李世民率千军万马来到这里,大军口渴难耐,李世民命军士掘地挖井,不料与地下暗河打通,泉水汩汩而出,经年不息,地方志称之为“铜帮铁底海子河”。另外,还有“晒甲坨”、“亮甲店”,丰润县城还有一眼“马蹄泉”,这里是陡河的发源地,所有这些地方都与李世民东征军事有关。
四、唐山乐亭海滩有一海岛,名曰“石臼坨”,南临沧海,风景昳丽,是旅游景点。传说此地历史上不叫石臼坨,而叫“十九坨”。意思是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曾经十九次登上该岛,并且在这里排兵布阵,驻军指挥。可见该岛战略地位之重要。
五、丰润有一个村庄名叫“谎粮坨”,说的是李世民东征高丽,诱敌深入,谎称此地是贮存粮草之地,以此麻痹敌人,敌人果然中计,双方在此发生激烈战争,李世民率领唐军全歼敌人,大获全胜。还有在玉田、遵化一带有一座山,叫“秦王岭”,李世民曾登临此山,后人为纪念他,因李世民曾是秦王,遂将此山命名为“秦王岭”。滦州市的青龙山西南角下现在仍有一棵李世民令其手下大将尉迟恭栽种的银杏树,此树已经一千四百年历史,至今仍郁郁葱葱枝叶繁茂生命力顽强,游客至此,津津乐道。唐山西部的芦台,亦是李世民构筑传递军事情报的烽火台,李世民多次在此利用烽火台迷惑敌人,指挥作战。当时此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六、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曾驻跸滦州,他文韬武略,才思敏捷,并在此留下了千古诗篇。这是我们唐山的历史文化瑰宝,现录之,
《观海》
“披襟眺沧海,凭轼翫春芳。积满横地轴,疏泒引天潢。仙气疑三岭,和风散八荒。拂晴云布色,穿浪日舒光。照岸花分彩,迷云雁断行。怀卑运深广,持满守灵长。有形非意测,无源讵可量。洪涛经变野,翠岛屡成双。之罘思汉帝,端拱且成王。”
由此可见,唐山乃龙兴之地,霸气十足,豪气冲天!笔者看来,仍觉胸襟坦荡,壮志凌云。也充分说明唐山与唐朝的不解之缘。
作者:王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