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佛手又名香橡、雪梨,是乌龙茶类中风味独特的名贵品种之一。永春佛手系“中国申奥第一茶”,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橡种、雪梨,因其形似佛手、名贵胜金,又称“金佛手”,主产于福建永春县苏坑、玉斗和桂洋等乡镇海拔~米高山处。
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的闽南着名侨乡永春县,地处戴云山南麓,境内群峰起伏,山地资源丰富,又是南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的过渡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同时,该县大部分茶园种植在山区和半山区,正应了“高山出好茶”这一茶谚。
永春佛手茶树属大叶型灌木,因其树势开展,叶形酷似佛手,因此得名“佛手”。永春佛手分为红芽佛手与绿芽佛手两种,其中以红芽佛手为佳。
茶树树冠高大,鲜叶大如掌,呈椭圆形,尖端较钝,主脉弯曲,叶面扭曲不平,叶肉肥厚,质地柔软,叶色黄绿油光,叶缘锯齿稀疏。
永春佛手鲜叶似佛手柑叶,叶肉肥厚丰润,质地柔软绵韧,嫩芽紫红亮丽,制好后外形如海蛎干,条索紧结,粗壮肥重,色泽沙绿油润,冲泡时,香气馥郁幽长、沁人肺腑,其汤色金黄透亮,滋味芳醇,生津甘爽。
干茶观外形(条索、色泽为主,匀度、净度为辅):选取具代表性永春佛手茶样5~6克于冲泡杯(审评杯)中;同时查看茶叶的外形是否紧结,色泽是否沙绿油润。开汤评内质(香气、汤色、滋味、叶底):永春佛手茶内质审评方法如下。嗅香气:冲泡后,用拇指、食指、中指将杯盖竖起移至鼻端,深吸嗅香。注意只能吸气,不能吐气,直至要换气为止,盖好杯盖,然后才吐气。香气以其品种的花果香、清香、浓强持久且耐泡为佳;品种香弱的为次;香气粗短、浊而不清的欠佳;如带有烟、焦、霉、水闷气、日晒气、油气等伪劣品。嗅香气应热嗅、温嗅、冷嗅相结合。第一泡判别茶叶中的异气味和香型,第二泡判别香气的浓淡、强弱,第三泡判别香气的持久性。
看汤色。嗅香气之后,立即将茶汤倾倒入审评碗中,然后趁热辨别茶汤的颜色、深浅、明暗、浑浊等。永春佛手茶汤色一般要求橙黄或浅金黄,以明亮清澈为上品,暗淡混浊为次品。一般来说,春茶汤色以金黄色为佳,夏茶以橙黄色为好,秋茶以浅橙黄色为好。永春佛手茶汤色以浅金黄色为佳。尝滋味。看汤色的同时或之后尝滋味。尝滋味趁热(45~50℃)时最为准确。用茶匙舀取适量茶汤吮入口中,用舌头在口腔内循环打转,边打转边吸气,使舌部味蕾充分感受,作出相应的综合反应。
舌头各部位对味觉分工不同,舌尖辨甜味,舌两侧辨咸酸,舌心辨鲜涩,舌根辨苦味,咽喉与鼻腔相通,亦可辨香气。茶汤在口中打转不宜过久,以免舌头失敏感性。
审评滋味是品尝茶汤滋味的浓淡、醇厚、鲜涩、甘甜、鲜爽、青臭味、刺激性,辨别茶汤中香味有否异味及茶叶火候等。茶汤入口,有一股芳香,过喉甘滑、醇厚、鲜爽、回甘为上品。第一泡滋味浓度大,先辨别是否有异杂味、品种味;第二泡滋味最好,品种特征更明显,对辨别鲜爽度、醇厚度、韵味、回甘有利,是判定级别的依据:第三海别茶叶耐泡性、持久性,以及与第一、泡的滋味是否基本一致。永春佛手茶滋味要求“醇厚圆滑无异味,青臭苦涩非上品,入口生津富活性,落喉甘润韵无穷”。
评叶底。先嗅叶底余香,用右手将审评杯倒翻,左手持杯盖半盖着杯面,移至鼻端深吸嗅香。然后将茶渣倒入装有清水的叶底盘中,用汤匙翻动叶片鉴别。
叶底主要观察:①嫩度。叶子的柔软肥厚程度,具弹性还是硬挺。②匀整度、断碎率。③叶色。④红边红点分布情况,是鲜红色还是褐红色。⑤品种纯度、有无品种混杂。永春佛手茶叶底以肥厚、柔软、明亮、色泽一致绿叶红边、匀整、纯正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