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人也有张伟脸,他们的平均颜值是如何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肤病正规医院 http://pf.39.net/xwdt/211217/10085230.html

你怎么这么好看!美不止是一张脸,看看老祖宗是怎么谈“好看”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心理乃至生理的需求。而对于外貌长相这类东西,从古至今我们也有说不完的话题,如那些古典美人的相貌、那些精巧的修容手法、那些繁多的胭脂粉黛等等。

但是对于当今小脸、尖下巴、欧式大双、高鼻梁、嘟嘟唇此类受了西方观念入侵的网红审美,古人表示有话说……翻开历史这本厚重的书,关于美,古人从不含糊也从不吝啬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中国美也从不局限在西方固有的偏见审美中。

修容过度的网红脸

所以,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走进古人的“颜值史”,看看他们是如何给自己的样貌打分的,更加深入了解“好看”是如何被定义的吧!

对于古人的长相,想必各位读者都是十分好奇的。那么在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之下,利用先进的3D打印技术,不少古人的真实模样也被还原出来了,如原始社会的半坡人、马王堆里出土的辛追夫人、战国时期的曹操等等。

辛追夫人和曹操的复原相

可当我们真正看到这些复原像的时候又会感到诧异,可能是与文学作品中描述不同而产生的落差感,又或是与现代审美的差别而带来的冲击感。但是如果站在古人的角度,他们其实也有一套自己对美的评判标准,有一些甚至影响到了我们今天对美的认识,就好比对于人五官的鉴赏,就是一门大学问。

一般来说,人的五官是指眉、眼、耳、鼻、唇。(今天就不谈耳了)

首先,古人对颜值的第一评判标准是眉毛,没有想到吧!

早在著作《诗经》里描述中国首位标准美女庄姜的时候,就用了螓首蛾眉,蛾眉一词意为“眉毛如蛾的触须,长而纤细”,以此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后来在汉朝时的《西京杂记》谈到才女卓文君时,描述其外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

唐朝时期的唐玄宗为了满足自己的眉癖,更是命人制作了《十眉图》一书,来作为天下画眉的样板。

古代眉形图

一直到清朝曹雪芹描写《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初见,小贾注意到的也是林妹妹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

那么为什么会兴起这股爱眉之风呢?原因有二:其一是画眉的工具相较其他化妆工具较易获得(比如一根烧焦的柳条即可);其二,古人又称眉毛为“七情之虹”,人的喜怒哀乐与精气神都能显现在这眉毛上,可见其对人外观的重要性。

说完眉毛,我们就来谈谈她下铺的姐妹——眼睛。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放到古时候呢?那便是千山万水般的存在。我们先来品品古人对美眸吹的彩虹屁:会笑的眼睛——魏晋陶渊明《闲情赋》中的“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娇美的眼睛——唐白居易《长恨歌》中对杨贵妃的描写“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清澈的眼睛——宋周邦彦《蝶恋花·早行》中的“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深情的眼睛——元赵雍《人月圆》中的“别时犹记,眸盈秋水,泪湿春罗”……而且古人善用秋水、秋波来形容美人的眼睛,只因秋天的水总是透彻的,也总是温柔怜人的。

说完眼睛,鼻子作为人整副面孔最突出的存在,古人当然也不会轻视。古代有“鼻若琼瑶”的说法,其出自《野叟曝言》中的“琼瑶鼻直起天庭”,“琼瑶”其意为晶盈剔透的美玉,来表达对它的赞美。可惜的是历史上对鼻子的描写记载着实稀少,无法深入探讨。

美人挺直的鼻梁

接着说道唇齿,看看古人对它的鉴定标准吧!

首先,嘴巴要红润有光泽,且要小巧,古人爱用樱桃小嘴来形容,毕竟甜糯的小粉唇确实惹人喜爱。

诗人屈原在《楚辞·大招》里就写过“朱唇皓齿,嫭以姱只”,其意为唇红齿白的美人,倩容悠悠使人娇怜;豪放派诗人辛弃疾也在《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写道:“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将花比作淡妆的唇,是不是有些诱人!美女的唇也常用“檀口”“绛唇”来形容。

并且为了保持这般美丽,古人们也是想尽心思,于是多品种的口脂就诞生了,以及多种画唇的方法也诞生啦,如蝴蝶唇妆、花瓣唇妆等等。

某些朝代典型唇妆

然而五官需要载体,故最后的要隆重登场的便是我们的脸蛋!古人谈脸,那是有一个标准的——三庭五眼,具体测量方法:“三庭是以眉骨、鼻底为分割点,整个脸三等分,五眼就是左右两侧发际相连,有五个自身眼睛的宽度”,这样就是一副完美的脸的大小。

说到脸型,符合古人审美的主要有两种:鹅蛋脸和满月脸,鹅蛋脸是上圆下尖,整张脸成鹅蛋型,具有古典味。

古典鹅蛋脸

而满月脸则是白皙圆圆的脸盘,像天上的满月,散着银光,富态而具有神采,这类脸型的代表时期便是唐朝,这个时期的小胖子可是特别受人待见的哦,毕竟在古代物质相较现代贫乏的时期,能吃胖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圆润满月脸

除了这些,男生也会讲究面相,比如帝王相就是“鼻子丰隆,准头齐,鼻梁挺直”。

当然鉴定人的颜值,脸是一部分,但是整体美更重要。在古代,对于整体美,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接下来我们会谈一些较为典型的历史时期。

魏晋南北朝,从壮美到柔美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局动荡,少数民族入侵,社会构架不断被破坏,佛教传入,儒学陷入衰微,玄学又兴起,在这样的情况下文人们的激情斗志日益消减。

竹林七贤

不过此时正好也解放了古人压抑已久的天性,他们开始欣赏人性之美,追求人性之美。介于当时男性地位高于女性,文人的主体也是男性,故欣赏男性之美也成为当时的一股热潮,只不过是阴柔风的男色罢。

男性样貌趋于女性化,他们会化妆修容,如遗世独立般的仙人,讲求一种随意美好的自然之风。这个时期也盛产许多美男。在这里就略举几位:

嵇康

嵇康字叔夜,是三国时期曹魏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世说新语·容止》这样记载:“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此段记载既描写了嵇康的外在特点,又借以他人之口赞美了他知行合一的高尚品质,可见嵇康不仅挺拔俊秀,有魏晋时期男子的飘逸美,并且气质高雅,超凡脱俗,在当时的影响力很大。

潘安

潘安本名潘岳,字安仁,是西晋文学家、*治家,而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篇·七则》这样记载:“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潘安貌美,惹当时的人喜爱,他的小小举动都能引起不少轰动呢,可他也不止于外在美。

他才气如江,用情也至深,悲痛于亡妻杨氏的离去,写就悼亡词,终身不娶,成就一段“潘杨之好”的千古佳话。这样的潘安也成了当时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他的小名为“檀郎”、“檀奴”更是成了夫君或心上人、情郎的代名词。

可这样的风气在之后的唐朝难见其踪影,盛唐时期人们不追求纤弱之美,而是讲求雍容华贵的美态。翻看这个时期的大唐仕女图,其审美的特别可见一斑,如周昉《簪花仕女图》与敦煌壁画《都督夫人礼佛图》(中唐)。

周昉《簪花仕女图》

这样的审美与大唐开放包容的*治文明和发达昌盛的经济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正如杜甫诗句中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那样,白胖胖的大米让人们物质富足,也让人们“馋”了丰腴的身子,在当时这可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哦!

“丰肥浓丽、热烈放姿”的典型代表便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其号太真,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芮城)人,唐朝时期后妃、宫廷音乐家、舞蹈家,追封齐国公杨玄琰之女,宰相杨国忠堂妹。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写道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足可见杨贵妃的丰腴美貌。

丰腴的杨贵妃

当然唐朝的另一位重要女性——武则天也不逊色,曾被称为媚娘的她,外在固然也要符合唐朝的审美。史书中记载其“方额,广颐,凤颈”,短短六字就可知其额头饱满,脸颊丰润,颈部圆浑,这样联想起来,武媚娘也是个体态雍容的女子啊!

武则天画像

可惜在经历安史之乱后,盛唐景象不再,社会动荡,审美又发生了反转,纤瘦轻盈再次为人们所好。毕竟经济衰退,外族入侵,国家也养不起那些优渥不作为的贵妇们了。普通妇女都要下田干活,推动生产力。可见这一“减肥”运动连国家审美都动摇了。之后宋明清的审美观也多偏于纤弱之美,不过多了些恋足癖等等之好。

说到这,古人的“平均颜值”衡量标准也差不多被我们估摸出来了。不过你知道要是古人颜值高分,会有什么好处吗?

仕途会比较顺。前提是出生在适合的朝代,比如唐朝,在《新唐书·选举志》就提到,唐代选拔官员的条件之一是身,即身体相貌要丰满高大;还有明清时期经常以容貌定状元,当然是指那些能走到最后一关的才子。不过这般“看脸”也害惨不少有志之士,如民间传说中钟馗捉*前的故事,当时钟馗上京赶考,想取一功名,无奈奸相卢杞对模样丑陋的钟馗以貌取人,向上进谗言,使其落选科举,最后钟馗一怒之下,头撞殿柱而死,震惊朝野。

其貌不扬的钟馗

相亲也会比较顺。当时有俗话这样讲,古时男子上门提亲,若长得俊,姑娘满意就会一脸娇羞的说:“终身大事全凭父母做主,若长得丑不满意就会说:“女儿还想孝敬父母两年”。

这一来二去,就知道自己长的好看有是有点用的。

平均颜值是一条水平线,有高于平均颜值的人,当然也有低于平均颜值的人,比如中国古代的四大丑女嫫母、钟无艳、孟光、阮氏女,出名的东施效颦中的施阿冬,还有四大丑男晏婴、左思、包拯、刘墉……然而这些外在不足的古人大多数却是内在丰盈的。

就好像四大丑女中的阮氏对嫌弃她相貌的新夫许允曾说过“我所缺的,仅仅是美容。而读书人有‘百行’,您又符合几条呢?”许允说:“我百行俱备。”阮氏说:“百行德为首,您好色不好德,怎能说俱备呢?”许允哑口无言。可见,容貌与德行不划等号,有内涵才重要!

阮氏

古人会看颜值,但也会是陷于才华,然终于人品。有才华的人终会被人发现。到了那一天,或许便如陷入热烈的情感中,难舍难分,此刻投机的人正如《易经》中说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那样适合的刚刚好。

有才华的人自然动人

同样,人品好也是打破颜值魔咒的重要武器。古人常说,立德是做人的重要本分。在古代评判颜值的同时,女有德,男守礼,便是重要的加分项。这些会关心体贴他人、有品行原则的人便也会拥有自己的魅力磁场,在人物群像中找到独有的立足点。

小编依旧相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会想要拥有一个更美好的外在。但拥有一张规规矩矩的网红平均脸,也并不能让所有人为之自豪。吸引人的,感动人的终归是我们那万里挑一的有趣的灵*,一个会开花会落叶的灵*!审美终究是主观的,它因人而异,因时代而异,并且不仅限于外在。

感谢大家的阅读,我是作者薄凉,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别忘了给我们点赞,或者分享给更多的朋友看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