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家谱的功能 [复制链接]

1#
白糖治口疮科学吗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m/14815.html


  


  家谱是记载家族共同的血缘集团世系、重要人物事迹、家族历史的特殊的图书形态,是家族历史的百科全书。由于家谱具有连续性、时代性、资料性和服务性的特征,使它具有一定的*治、经济和文化功能,对于传播中华历史文化,开展学术研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存史功能


  家谱的存史功能,是由家谱的资料性决定的。家谱是当代人记述当代事的第一手资料。它保存着史实的原貌,十分珍贵。尤其是皇室玉牒、名人家谱,撰写人都是具有较高文字水平的才子,他们不仅有着丰富的知识修养、精湛的文字表述能力,而且有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家谱质量很高,可信性强。比如江苏昆山《京兆归氏世谱》,就是高质量可信度很强的家谱。这一部家谱是江苏昆山一代文章宗师归有光的家谱。


  本谱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文字资料特别多,二十册中有九册都是诗文传志,而且,这些丰富多彩,文笔精湛的诗文,又都出自当时的名人之手。民间家谱虽然由于撰写人水平高低不同,家谱质量也有良莠之分,但一般来说,民间家谱中的五代世系、家训、族规,还是真实可信的。上古时代的家谱,由于时代久远,除少数的少数民族保留一些结绳家谱外,大多已经散失。但从后人编写的史书如《五帝德》、《帝系》、《史记》、《世本》中可以了解上古时代的祖先及其生活情景。夏、商、周时期,王室的家谱,保留了奴隶制社会王室家族开国兴邦、衰弱灭亡的历史和逸闻轶事。从秦国到清朝数千年封建社会时期,皇室玉牒也保留了历代皇室家族兴衰更替的历史,而且有很多史料是正史、地方志都没有记载的。在民间,据说我国民间家谱超过百万部,透过这些家谱,我们就能清晰看到每个家族的祖先是谁,现代人的根在哪里,我们是从哪里来的,看到每个家族从古到今,一代一代繁衍生息的轨迹,他们的社会生活情况,他们创造生活,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伟绩和奉献精神。数百万部家谱,就保存了我国数百万家族的历史。这些家谱是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它们具有巨大的文化能量,有人称之为民间‘二十五史’,成为民间经典”。


  例如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大官僚李鸿章家谱即《合肥李氏宗谱》,就保存了近代史的重要资料,全谱二十二卷、十二册,民国14年()李国松纂修。李鸿章,以镇压捻*、太平*起家,出将入相三十余年,权倾中外,官至极品。著有《小沧浪亭诗赋钞》,他的门人吴汝伦辑《李文忠公全书》一百卷,他的思想对晚清的*治、经济、*事、外交都有极大的影响,家谱中还涉及晚清一些重大史实,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很有参考价值。又如林金枝在闽粤侨乡,查阅了五百部家谱,还摘抄了海外华侨四千一百多人个案资料,获得了大量的关于华人出国历史,出国原因,海外职业,生活以及华侨与祖国关系的第一手资料,无疑,这对于研究华侨史,华侨出国史,在侨居国艰苦创业过程以及华侨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都具有重要价值。


  二、学术功能


  20世纪初,著名史学家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我国乡乡家家皆有谱,实可谓史界瑰宝。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家谱,俾学者分析研究,实不朽之盛业。”梁启超先生的精辟论述,明确指出家谱是“史界瑰宝”,对分科学科的学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我国是世界上的一个泱泱大国,人口众多,浩瀚的家谱资料,内容十分丰富,广泛而珍贵,对研究谱牒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地方史、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人口学、优生学等多种学科,都能够提供许多重要的可靠资料,促进学术研究的繁荣发展。许多历史学家、作家著书立说,都大量使用家谱资料。汉代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的《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项羽本纪》、《孔子世家》、《越王勾践世家》、《屈原贾生列传》等篇章就使用了家谱、传说和历史人物的逸闻轶事。魏晋南北朝时期裴松之注《三国志》,刘孝标注《世说新语》,魏收著《魏书》,宋代欧阳修撰《新唐书》等都大量使用家谱资料。现代红学研究中,曹雪芹的祖籍、族籍问题一直是个难解之谜,通过查阅《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家谱》,就考证出曹雪芹的祖籍是辽阳,后迁居沈阳,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河北丰润。曹雪芹的先人原为明朝*官,在战争中投降满人,开始隶属汉*旗,后改归正白旗。


  山西阳城县*府十分重视家谱资料,由*府办公室发文到全县每个乡镇,全面调查县内家谱,县志办分组到各个乡镇召开各村有关人员动员会,说明家谱的意义和收集家谱的做法和要求。在摸清持谱线索的基础上走访谱主,借阅或当场翻阅家谱资料。通过调查摸清全县25个乡镇个行*村共有50部家谱,经过详细查阅初步掌握了家谱反映出来的阳城县的*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姓氏等基本情况,编写了《阳城县姓氏志》。姚恩荣在县志办工作,在编辑《大丰县文史资料》过程中,感到家族史料对一个地方的社会发展很有价值,于是,收集和研究了部分家谱资料,发表了几篇关于一些名门望族对当地发展的历史影响的文章。由此,他与家谱结下了不解之缘,决心利用家谱资料研究大丰县盐垦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特别是明清时代灶民移徙史。——年,他以8种家谱资料先后撰写了5篇社会发展史文章,在研究灶民移徙史中,查阅了正史、地方志、盐法志都未找到灶民移徙史料,他感到只有依靠家谱资料来研究,近3年时间,他加快收集民间家谱的速度,现已发现34种民间家谱将为他的研究工作,解开“苏迁之谜”提供重要的资料。安徽省的徽州地区,商人家谱很多,在徽商研究中,也采用不少徽州地区家谱。尤其是对家族制度和宗法制度的研究,家谱的资料则更为丰富、更具体,也只有依靠家谱资料,才可能研究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研究成果。


  三、教化功能


  著名作家冰心为家乡《横岭谢氏族谱》作序中指出:“族谱是承上启下的家庭历史。对家史的注重和关怀,是爱祖国爱人民的起点。”家谱中都载有“家训”、“族规”、“家法”之类的内容,在阶级社会中,成为统治阶级教化人民的工具,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我们应采取批判继承的科学态度,吸取精华,弃其糟粕,通过改造继承和发扬具有生命力的伦理道德思想。在家谱中家训、族规就明确规定了敬长老、孝父母、尊师长、崇俭朴、戒奢侈、禁*博等伦理规范。比如:《稠家徐氏五修族谱》制定“家约”为二十六条:


  (一)孝父母


  (二)笃友恭


  (三)守国法


  (四)睦宗族


  (五)和乡*


  (六)训读书


  (七)勤耕织


  (八)重冠昏


  (九)谨丧祭


  (十)肃家范


  (十一)慎交友


  (十二)端品行


  (十三)息争讼


  (十四)尚忍让(十五)遵俭约(十六)绝骄矜(十七)别男女(十八)儆懒惰(十九)禁洋烟(二十)戒*博(二十一)警盗窃(二十二)惩堕溺(二十三)严奢侈(二十四)远酒色(二十五)奖善行(二十六)循祠规十韵。二十六条之下,每一条都用一首诗来表述具体内容。对今天来说,仍值得提倡和效法。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在家谱中还记载了大量志士仁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都将发挥重要的激励作用。


  四、凝聚功能


  鲁迅先生指出:“中国的国家以家族为基础。”在中国古代社会,由血缘关系组成了家庭,由家庭发展成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宗族社会,进而成为国家的基石。由于氏族社会解体,加上长期的自然经济影响,这种由氏族社会就遗留下来的家庭制度延续了数千年之久。虽然宗法制度铲除了,直到现在,家庭仍然是社会的细胞,国家的基础。在古代社会,为了保持家庭、家族的稳定和延续,就要规范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若有违反,还要进行惩处,“家训”、“族规”、“家法”就应运而生,并载入家谱。家谱就自然产生了团结家族成员,增强家庭凝聚力的动力。每个家族成员都能以家训、族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自然这个家族就能团结和睦,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稳步健康发展,家族稳定了,社会的稳定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古人云:参天之树必有根,环山之水必有源,人必有祖。每一部家谱要经过认真调查、考证,明确记载家族的始祖或始迁祖。他是家族的根。有了这个根,家族才能一代接一代繁衍下去。根也是家族的源头。任何一代人都有源头,离不开根。寻根问祖是我们民族尊祖敬宗的美德和爱国爱家的情怀。崇尚和膜拜祖宗,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寻根”成为遍布世界各地族人共有的情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寻根”热潮,70年代中后期,美籍黑人亚力克斯?哈利通过各地寻访和查阅家谱档案,创作了世界名著《根》,进一步掀起了世界性的“寻根热”。


  据统计,中国海外炎*子孙5万人,台湾万人口中,80%以上祖籍大陆。年中国台湾开放大陆探亲*策后,台湾也形成了一股到大陆的“寻根热”。


  台湾同胞有的手持家谱,到大陆寻根问祖,有的到大陆与同宗族人团聚祭祖,有的直接到大陆查阅家谱,寻找祖先,有的借开会之机探访亲友,拜谒祖宗。除台湾之外,还有香港、澳门同胞以及世界各地海外侨胞也纷纷回国返乡认宗。此外,每年举行的祭祀*帝、炎帝陵仪式,也都有相当多的海外华人参加。


  海外各地的许多同姓宗亲会,也常常集合起来,回国祭祀共同的祖先。也有不少的中国港、澳、台和海外各地的一些宗亲会组织和同胞联合纂修家谱。家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把大陆同胞和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为中华民族的强大,振兴中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