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丰润陪你过大年正月初四喜迎财神事业旺 [复制链接]

1#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_6223398.html


  在中国传统新年里有一个习俗是“接财神”,很多商人对“迎财神”都非常重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财神”何许人也?


  根据《封神榜》所载,财神姓赵名公明。根据道教传说,赵公明本为终南山人,自秦时就隐居深山,精修至道,功成之后,玉皇大帝封他为“正一玄坛元帅”,简称“赵玄坛”。旧时财神庙和各家各户所供的财神,其尊容颇凶,乌面浓须,怒睁圆眼,头戴铁冠,一手执钢鞭,一手捧元宝,身下还跨有黑虎,故又有黑虎玄坛之称。


  传说这位赵公元帅职掌除瘟翦虐,驱病禳灾。凡有冤抑难伸,他会主持公道;人们买卖求财,他可以使之获利。他原先的职分并不是专职的财神,但能使人获利,别无他人可以代替,民间便把他看作财神了。过去,财神还有文武之分,崇文尚武的不同人家各有所司。崇文的人家供奉文财神,尚武的人家供奉武财神。文武之道虽不同,却都各有财可发。

接财神的习俗


  接财神是古老的汉族节日习俗,汉族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为何年初五成为了财神的“生日”,主要两个出处:一种说法是宋朝蔡京富有;另外一个说法,则与王元宝有关。王元宝,唐朝开元间人,富可敌国,靠贩运琉璃发家。王元宝的许多生活习惯如正月初五拜财神等对于中国民风民俗有深刻的影响,流传至今。


  据民俗专家表示,迎财神之俗盛行于明清和民国时期,至今仍流传不息。财神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文财神是比干,武财神是赵公明和关羽。有的商家,常年供奉的是武财神赵公明,以使自己在商业竞争中“宜利和合”而取胜;有的商家,供奉的是红脸关公,关羽以“义”着称,商家取其“以义为利”,即以“义”达到赢“利”的目的。还有的商家干脆将三人一起供奉。


  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shēnglǐ)毕陈,以迎接财神。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信奉关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鸣放爆竹,烧金纸膜拜,求关圣帝君保佑一年财运亨通。


  初五“接财神”只是汉族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习俗,反映了人们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大年初四接财神


  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羊日是汉族民间迎神的日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民国时,各商店于年初四午夜至初五凌晨敞开店门,灯烛辉煌,盛设供坛,接“财神”,并蜂拥去财神庙“换元宝”。


  在中国传统民间观念中,认为财神是掌管天下财富的神,倘若得到他的保佑,便可以财源广进,生意兴隆。中国人尤其做生意的,很多人都喜爱供奉财神,只要在财气位内坐镇,正确使用,财运事业等方面必会较以前大有改进。因此,很多人为求得好财运往往会摆放财神,希望求取好兆头。

接五路大发大富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


  初四日下午三点,接五路仪式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直到晚上九、十点钟结束。先是摆案桌,一般用两张八仙桌拼起来即可。头桌是果品如广橘、甘蔗,寓意财路广阔,生活甜蜜;二桌是糕点,寓意高升、常青;三桌为正席,供全猪、全鸡、全鱼,并元宝汤等。半桌是饭、面、菜,一碗路头饭中插一根大葱,葱管内插一株千年红,寓意兴冲冲、年年红。第三桌上的酒菜须等接上五路财神后方可奉上。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各地迎财神有何不同


  台湾:在台湾的民间,从农历正月初五到二十日之间,都是商家选择店面于过年后正式“开张”的佳期。此间由商家自行择定开张迎财神的吉日,祭拜的时辰则在上午。一般台湾民众多喜好选在初五当天开张,这天正是“五路财神”的生日,此时接神更能获得吉祥如意,来年生意兴旺,财源广进。


  成都:农历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在一年岁月更新的时候,谁不希望能碰上如意的事情,有个好的预兆?于是,元旦未明之前,人们在拜祖敬祖之后,视历书当年的吉利方向,燃着灯笼火把,奉香鸣放爆竹,开门出行,面对着吉方跪拜,称为“出天方”或“出方”,以迎喜神。


  川南:在川南,大年初一这一天,无论在乡村、城镇,都出现“扫财神”。扫财神当然是由人装扮的,头戴一顶财神爷的帽子,脸上戴个财神的假面具,身穿一件做戏的袍子,手拿一把新扫帚,另一个人敲着小锣,去到人家的门口,扫财神先向门里的主人作个揖,再用扫帚在门口象征似地扫进扫出,左扫右扫。那个敲锣的人,便一边打锣,一边念着:“一扫新年如意,二扫清洁平安,三扫人丁兴旺,四扫百病消除,金银财宝扫进去!扫进去!(此时扫财神必须向门里扫)是非口舌扫出来!扫出来!(此时扫财神必须向门外扫)左扫左发财,右扫右发财!扫也发财!不扫也发财!”这时主人便给扫财神的人赏喜钱,扫财神的人又深深地作个揖,到另外一家去了。


  香港:在我国的港澳地区,还信奉三面大财神和大黑天等。对于后者,据说在密宗诸天部神中,正确的财神称摩诃迦罗,各为大福德自在圆满菩萨,俗名“大黑天”。年香港李居明《猴年通性》称今年佛院开放,由中国航天部为继大屿山大佛后为香港制造的铜佛“三面大财神”,供奉在修明佛院内,可于年初三及初四、初五拜财神。


  山西:在晋西北,传统上这天太阳未出山,要掀起炕席,打扫一些炕土送到野外,外加鸣炮、烧香、敬纸;晋北民间习惯则是用彩色纸剪成人的图像,小孩子拿到街头,互相交换。把自己的纸人送给别人,称为“送走穷媳妇”;把别人的纸人换回来,称为“得到有福人”;到了晋东南,民间习惯将烂衣服扔到墙外。


  山东:初五是个重要的民俗节日,既为“马日”,又为“破五”,还为“财神日”,商家爱选在这一天开业;

上海:旧俗中正月初四子夜,就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还得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


  天津:天津人称正月初五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


  鲁西南地区:在年除日把剪刀用线缠住放在床铺的席下压住,到初五这天才能开始使用。临沂、邹城妇女这天不出门、不梳头、不动针钱,据说动了针线会招蝎子、蚰蜒。这天普遍中午吃水饺,也可以吃面条,有“初五吃顿面,一亩打一石”的说法。

财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