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古人注重ldquo冬病夏治r [复制链接]

1#

为什么古人注重“冬病夏治”和“三伏贴”?

原因是:“冬病”患者多为虚寒性体质。

“冬病”就是在冬天或遇冷易发的疾病,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中医称之为“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

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

因为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的外界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想晾干湿衣服,是很困难的。

然而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体内也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以及各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

但若是阳气衰弱,体内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再加上有很多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夏天再痛饮消暑的饮料,如冰镇啤酒、凉茶等,然后整日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工作,那真是陈寒未祛,又添新寒。而且,寒气是会沉积的,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

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也会运行不畅,就会出现四肢不温、手脚发麻等症状。

所以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

那如何在夏日祛除积寒呢?

方法很简单,就是“三伏贴”、“三伏灸”。

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尤其是“三伏天”,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吸收。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

三伏贴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咽炎、体虚容易感冒,反复咳嗽。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3、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4、“痹证”: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颈、肩、腰腿痛等。

5、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

“三伏贴”贴敷时间:

伏前贴:年7月03-7月11日

初伏贴:年7月12-7月21日

中伏贴:年7月22-8月10日

末伏贴:年8月11-8月20日

伏后贴:年8月21-8月30日

贴敷 讲座时间安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