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工林种植的难题,你遇到过吗?
日期:-12-23
来源:农资导报记者:王玉东
随着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生了根本变化,非国有林业企业逐渐成为人工林经营中的重要主体,快速发展过程中,育林金征收标准降低为零等新*策为人工林的发展创造更多机遇,同时仍存在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不完善、*策实施偏差和采伐审批等问题衍生许多不依法行*等*策困扰,还有种植过程中施肥用药存在的问题,以及非法堵路、强收过路费、盗伐、强买强卖等林地纠纷和非法行为,都给从业者带来极大困扰。为解决这些行业问题,中国林业界第一个民间林业行业协会——广西人工林种植行业协会牵头,于12月22日,在南宁成功召开首届“现代人工林经营环境论坛”,共有56家林业公司,30多位造林大户和合作社、区内外重点科研单位、人工林投资商、服务供应商等总计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论坛以“经营主体新常态:突破经营困境助推人工林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获得国家林业局、广西林业厅和广西林科院的大力支持。本次会议邀请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晋涛教授和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红宵教授等专家,就后林改时期,人工林经营*策的新方位、《森林法》等法规修订以及种植过程中施肥用药等技术问题展开探讨。
问题频现协会架金桥
广西自治区林业厅*组成员、广西林科院院长安家成表示,人工林是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工林面积已居世界第一位,随着世界各地资本进入林业市场,推动了人工林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桉树速丰林,让很多非国有林业企业逐渐成为人工林的经营主体,也促使林业法规进行修改调整,林改后,林地经营分散、资源流转不畅、融资门槛高,制约了非公经济对人工林的发展。而且基层林业行*执法乱象仍有存在,由于采伐限额管理的不完善衍生的不当收费现象,亟待整改。
广西人工林种植行业协会秘书长兰樟仁表示,协会作为中国林业界第一个直接登记注册的民间林业行业协会,意在推动中国人工林生产经营*策和科学技术普及。随着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非国有林业企业逐渐成为新型林业经营的主体,快速发展过程中,仍存在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不完善、*策实施偏差和采伐审批等问题衍生许多不依法行*等*策困扰,还有种植过程中施肥用药存在的问题,以及非法堵路、强收过路费、盗伐、强买强卖等林地纠纷和非法行为,都给从业者带来极大困扰。协会作为人工林种植者与*策制定者之间桥梁的建设者,协会同时发挥连接两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有义务助推现代人工林经营环境的不断改善。
*策推动攻防兼备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能源安全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徐晋涛表示,随着经济增长,中国迅速成为世界最大木材资源进口国,而过去三十年实行的扶持重工业产品替代林产品的产业*策,已不适应林业产业发展,以林业为基础的绿色增长要求林业产业*策的逆转,目前国家对林业的扶持侧重生态保护,对于非国有林业企业为经营主体的现状,扶持*策明显不足,部分*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广西作为中国木材产量最高的地区,出产全国30%以上的木材,其中桉树功不可没,它用仅占广西约12%的森林面积,解决了广西80%以上和全国10%以上木材生产,可以说中国的桉树是林业绿色革命的标志性载体。徐晋涛建议,继续推进和深化集体林区和国有林区改革,建立起完备的林业市场体系,并退出林业限制性*策,引入鼓励性*策,如林业直补*策,提高林农商品林经营的积极性,提高林地生产力,以及新《改善集体林权指导意见》提出三权分离*策,为私有人工发展创造良好的*策环境。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红霄表示,国家在年11月16日颁布实施的《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是8年林改后再一次全面部署,意在健全集体林业良性发展机制,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出明确部署,可以解决集体林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应该进一步改进集体人工用材林管理,赋予林业生产经营主体更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集体林地实行三权分置后,更加明确流转各方的权益,满足采伐、抵押等经营活动的需求,但在产权保护意识不够成熟现阶段,“三权分置”新提法增加社会成本,产权的传统理解和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产生新的林权纠纷。新《森林法》对行业的管理痕迹明显,缺乏森林资源产权体系设计,对于商品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设计,缺少用于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森林生态补偿基金的介绍。对于新法规的执行,张红霄建议,要符合经营规律的合同管理与产权保护,降低交易成本的流转市场,建立全国联网、实时共享的集森林资源、权属、生产经营主体等信息于一体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共同建立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严格履行尊重私权、限制公权的*治体制。
施肥打药问题多
来自来宾市一位桉树种植大户表示,目前当地还有散户进行炼山处理种植新树,且人工林上的用肥量很大,每年每株用肥量在1斤左右,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桉树等人工林尚未普及平衡施肥的概念,缺乏中微量元素,氮磷钾有效利用率低,破坏了土壤理化结构,土壤板结问题突出。施药方面就是雇佣人工打药费用高,且打药人员紧俏,一些暴发性害虫防治不及时会造成毁灭性危害,年在来宾武宣县就暴发了1万多亩的桉树林食叶害虫危害,严重的林地出现火烧般现象,叶片全部被啃光,林木生长停滞,同年6~8月份,在广西南宁、来宾、河池、玉林及广东惠州、河源、清远等地暴发桉树尺蠖和天牛虫害,都是预防不及时且防治效率慢,给桉树种植者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针对上述林业施肥用药现状,广西绿拓林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盼表示,绿拓公司推出两锄种植法,比传统种植法效率提高5倍以上,结合在第二轮伐期再种植技术和平衡施肥技术,在原有基础上,亩产量提高50%以上。虫害防治方面,加强林木虫情监测和预测预报,结合公司高工效林业施药机械和超低容量药剂,可高效快速地防治暴发性病虫草害。如风炮王是采用远射程遥控风送式施药技术,用于造林前免炼山化学除草,作业工效亩/天,较传统作业效率提高10倍以上;采用无人机超低容量施药技术的林旋风,日作业面积0~亩,极大降低了人工林病虫害防治成本,非常适用于人工林植保作业;近期创新开发的幼林保,是针对幼林进行的低容量定向除草技术,传统幼林除草采用机械砍草的办法,耗时废力效果又差,而幼林保可以提高工效5倍以上,同时降低农药用量25%左右。还有一款擎天柱自动配药拉管施药机,具有自动配药功能,解决了人工配药环节耗时耗力的问题,适用于林地跨行除草,具有喷雾均匀,穿透力强的特点,与传统拉管施药机相比,技术优势明显,防治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