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罐專題是他科陶德讓英國公立機構開始 [复制链接]

1#
北京专业治白癜风的医院

余小蕙/巴黎專訪

路易威登基金會/圖片提供

巴黎路易威登基金會對西方現代藝術史上具傳奇色彩的收藏家和公立典藏的巡禮,在俄國史楚金(SergeiShchukin,-)、紐約MOMA現代美術館之後,將聚光燈投向了英國塞繆爾·科陶德(SamuelCourtauld,-)夫婦的印象派收藏,通過百餘件印象派、後印象派大師級繪畫珍品,向這位鮮為人知的收藏家致意,並凸顯他作為藝術贊助人對英國美術館收藏和藝術史的卓越貢獻。

2月20日登場的,以科陶德特別鍾愛的兩位藝術家—塞尚和秀拉為核心,分六個展廳呈現馬奈、莫內、希斯里、皮薩羅、雷諾瓦、竇加、秀拉、圖盧茲-羅特列克、塞尚、高更、梵谷、馬蒂斯、畢卡索等十多位最具代表性的大師級作品。相較於今天許多富豪收藏家動輒數百、上千件藏品,科陶德的收藏數量不算多,但件件都是上乘之作,足見其眼光之精確和獨到。

更令人稱奇的是,這批精彩收藏於-年、亦即不到10年時間所匯集完成。路易威登基金會藝術總監蘇珊.帕傑(SuzannePagé)表示,「科陶德的印象派收藏不僅是男主人塞繆爾的眼光,也是他的妻子伊莉莎白(Elizabeth)的選擇,代表了他們對這些畫作的一見鍾情,尤其是對印象派的堅定信念」。

展覽現場

科陶德先生肖像照,展覽現場入口(攝影:余小蕙)

?FondationLouisVuitton/MarcDomage

印象派繪畫收藏的先鋒性

馬奈〈女神遊樂廳的吧臺〉(UnBarauxFoliesBergère,-)、雷諾瓦〈包廂〉(LaLoge,)塞尚〈玩紙牌的人〉(LesJoueursdecartes,-,現存五個版本當中的其中一幅)、秀拉〈擦粉的年輕女子〉(Jeunefemmesepoudrant,-)、梵谷〈耳朵包紮繃帶的自畫像〉(Autoportraitàl’oreillebandée,)、高更〈永不再〉(Nevermore,)等圖片常見於藝術史書的經典繪畫,其原作事實上位在倫敦市中心一座十八世紀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薩默塞特府(SomersetHouse)的科陶德美術館。

儘管擁有一批令人讚嘆的印象派和後印象派傑作,科陶德美術館在國際間名氣並不響亮。趁美術館閉門整修之際,這批創作於十九世紀末的精彩繪畫不僅得以重返睽違已久的家鄉(距離上一次、年在巴黎橘園美術館舉行的展已超過半個世紀),路易威登基金會與科陶德美術館也希望藉此提升科陶德收藏在國際間的能見度。

塞尚〈玩紙牌的人〉-

倫敦科陶德美術館-塞謬爾.科陶德信託基金

塞繆爾·科陶德年生於英國埃塞克,出身法國基督新教胡格諾派(Huguenot)後裔家庭,即早進入並接手家族經營的紡織工廠,因生產嫘縈(或人造絲)而致富。根據僅有的極少資料顯示,他是在年,和新婚妻子伊莉莎白到義大利佛羅倫斯蜜月旅行時,被文藝復興大師的繪畫激盪出對藝術的熱愛。

年,倫敦國家美術館舉行不久前因英國皇家郵輪盧西塔尼亞號船難喪生的愛爾蘭畫商暨收藏家休.雷恩(HughLane)的現代藝術收藏,其中馬奈描繪現代生活的〈杜樂麗公園音樂會〉(,現藏於倫敦國家美術館)令他眼界大開。年,倫敦伯靈頓美術俱樂部一幅塞尚風景畫所散發的獨特魅力更讓他神往和震撼。幾個月後,伊莉莎白在倫敦新成立的獨立畫廊買了兩幅畫,包括雷諾瓦晚期最重要的創作之一:〈繫鞋帶的女子〉(,也參加了這次展覽)。

很快地,夫婦倆在畫廊主特納(PercyMooreTurner)的建議和協助下,開始從事法國印象派繪畫的收藏。帕傑特別強調了這批印象派繪畫收藏在當時英國社會的前鋒性:「當科陶德夫婦開始收藏時,法國印象派仍未受到英國社會的承認」。更遑論科陶德最愛的塞尚,他以色塊和多重視點來想像和建構內心世界的靜物和風景畫在英國藝術界飽受爭議。

秀拉〈擦粉的年輕女子〉-

倫敦科陶德美術館-塞謬爾.科陶德信託基金

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科陶德美術館館長范克萊貝爾根(ErnstVegelinvanClaerbergen)指出,科陶德夫婦不是從歷史梳理或藝術理論的角度去建立收藏,他們所買的每一張畫都是因爲他們的心受到深深的觸動。除了夫婦倆最愛的塞尚,收藏了11幅油畫和4幅水彩之外,富文學才情和涵養的科陶德先生甚至為雷諾瓦的〈包廂〉寫詩抒懷。

更重要的是,科陶德收藏不只是出於個人喜好,而是與社會意識和慈善事業密切相連。范克萊貝爾根表示,「科陶德具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堅信富人不應該只把錢花在個人享樂,也必須促進社會和文明的發展」。在科陶德眼裡,藝術具崇高的精神性,可改善現代生活物質化所帶來的弊端,促進重建一個公平正義的理想社會。

梵谷〈耳朵包紮繃帶的自畫像〉

倫敦科陶德美術館-塞謬爾.科陶德信託基金

科陶德可謂促使法國印象派進入英國公立典藏的最大推手。年,他提供5萬英鎊成立科陶德基金,協助倫敦國家美術館和泰德美術館購買歐陸現代畫家的作品。截至當時,英國公立美術館多半只收藏已故藝術家作品,現代藝術則僅止於英國藝術家。得力於科陶德提供的這筆資金,倫敦美術館得以購買20多件印象派和後印象派作品,其中,秀拉〈阿尼埃爾浴場〉(Unebaignade,Asnières,)、梵谷〈向日葵〉(Sunflowers,)甚至成為今天倫敦國家美術館的鎮館之寶。

夫婦倆也自年起,在他們位於波特曼廣場(PortsmanSquare)的荷姆府(HomeHouse)中展出收藏,舉行晚宴、音樂會。

年伊莉莎白癌症病逝,科陶德決定停止收藏,於翌年10月成立了一座致力於高等藝術史教育、他稱之為「具傳教使命」的科陶德藝術學院(CourtauldInstituteofArt),除了提供資金、並捐出大批收藏供研究外,甚至把荷姆府捐出來作為校址(自己搬到另一座較小的房子),通過收藏與教學研究的結合,推動藝術史和藝術品走向社會大眾。年,科陶德藝術學院和美術館從荷姆府遷至目前所在的薩默塞特府。

雷諾瓦〈包廂〉

倫敦科陶德美術館-塞謬爾.科陶德信託基金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建立這批精湛的印象派收藏,成立基金協助倫敦美術館收藏歐陸現代繪畫,成立科陶德藝術學院促進藝術史的推廣,捐出收藏成立美術館,但世人對這位低調的大慈善家所知甚少。

科陶德美術館和路易威登基金會也趁這次展覽的機會對科陶德做了系統性的深入研究,並訂於3月21日舉行一項國際研討會,邀集國際藝術史家、美術館研究員、藝評家、收藏家,就科陶德夫婦的收藏、印象派與英國文學和藝評圈的關係、科陶德最愛的藝術家—塞尚和科陶德藝術學院的歷史等議題展開四場圓桌討論。

科陶德美術館館長ErnstVegelinVanClaerbergen(攝影:余小蕙)

余小蕙:科陶德美術館擁有英國最豐富和精彩的印象繪畫收藏,我很驚訝您和路易威登基金會藝術總監帕傑女士在記者會時,皆以「鮮為人知」來描述……

范克萊貝爾根:事實如此,我們的參觀人數不多,每年不到20萬人次。或許原因在於我們收取門票費,而倫敦大多數美術館是免費的……科陶德美術館能見度不高,少有人知道這些藝術史上的名作是保存在倫敦科陶德美術館。

另一方面,科陶德先生作為收藏家在英國也幾乎無人知曉,儘管從收藏和品味影響力的角度,他在英國二十世紀藝術史佔有重要一席之位。這和比方說紐約家喻戶曉的弗利克美術館(FrickCollection)截然不同,這或許也與科陶德生性低調謙虛,不喜歡張揚和任何形式的公眾讚譽有關。

竇加〈浴後,女子擦身〉約

倫敦科陶德美術館-塞謬爾.科陶德信託基金

余小蕙:你們日後介紹和宣傳科陶德收藏的方式是否會這次路易威登基金會的展覽而有所改變?

范克萊貝爾根:是的,我們希望外界對他作為收藏家的成就能有更多理解和認可,尤其能夠意識到收藏對他而言,並不是一件孤立存在的事,他不是只是花錢買畫而已;收藏是作為一項綜合性的計畫,一個偉大的社會理想的一部分。

換言之,他認為藝術,誠如音樂和詩歌,都旨在促成建立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有助於促進個人和社會的幸福。他認為工業資本主義和物質主義正在腐蝕生命的價值,希望通過藝術來重建一個具人文精神、公平正義的社會。這讓他有別於其他只是在炫耀自我或囤積藝術品的收藏家。他的藝術觀和收藏理念在今天這個時代別具意義。

高更〈永不再〉

倫敦科陶德美術館-塞謬爾.科陶德信託基金

余小蕙:他的妻子在收藏上扮演什麼角色?

范克萊貝爾根:對於她,我們所知更少,只有兩張照片。她在音樂上的作為和科陶德在藝術上旗鼓相當:通過舉辦一系列音樂會,將歐洲最好的古典音樂家帶到倫敦,並且用夫婦倆自己的錢讓門票變得相當低廉。這也受到英國主流體制大肆批評,說為什麼需要引入德國、俄國、法國音樂家,英國自己就有指揮、作曲家、音樂家。科陶德夫人指出,這不是問題所在,他們所做的只關於「最好的」音樂,無關國界。科陶德對藝術也持同樣信念。

圖盧茲-羅特列克〈珍.阿芙麗抵達紅磨坊〉約

倫敦科陶德美術館-塞謬爾.科陶德信託基金

余小蕙:科陶德的印象派收藏是否呈現和法國有別的英國觀點?

范克萊貝爾根:我倒沒想過這問題……英國當時的確有人開始對法國印象派進行理論分析,例如一直在推廣塞尚的藝評家弗萊(RogerFrye),但科陶德純粹根據個人喜愛買畫,他是憑直覺,用他的心和情感去對藝術做出反應,而不是從理論、藝術史分析的角度—從某方面來說,他也考慮到家中牆面的大小。

余小蕙:他用了不到十年時間建立這批收藏,他是個什麼樣的收藏家?

范克萊貝爾根:他的好友、經濟學家凱因斯的妻子曾提到,我在巴黎看到塞繆爾,他因所見的藝術品而徹夜難眠。你可以從這個描述感受到他對現代藝術的熱情,但他的目標不在積累,或一次買一整批,他總是一張畫一張畫的買。他喜歡把畫掛在家裡,看看自己的情感反應。畫到底適不適合掛在他家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科陶德買畫是要掛在家裡牆上的。

比方說,年,有人跟他推薦高更的〈我們來自何處?我們是什麼?我們往何處去?〉(-98),但他沒買;這張傑作如今屬於波士頓美術館典藏。我猜他應該是想家裡沒這麼大的牆面(xcm)。收藏對科陶德來說,是很私人的事,他想與畫一起生活,每一張畫都是自己挑選的。

莫內〈昂蒂布〉

倫敦科陶德美術館-塞謬爾.科陶德信託基金

余小蕙:能否談談他為贊助英國美術館購買印象派而成立的典藏基金?

范克萊貝爾根:科陶德基金成立於年,那時他剛開始為自己買作品。有意思的是,從私人收藏到公立收藏的拓展非常快速:他第一張畫是、年買的,幾個月後就寫信給國家美術館館長,表示英國美術館的牆上應該展示傑出的印象派繪畫,並且立即推動這項公共計畫。他為自己和國家美術館建立收藏是同時平行開展。

我們難以斷定兩者之間所依據的標準有何不同,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在私人收藏上花的錢比較多,他提供5萬英鎊給科陶德基金,但自己收藏中兩張最貴的畫—雷諾瓦的〈包廂〉和馬奈的〈女神遊樂廳的吧台〉--就已價值5萬英鎊。我們有他大多數買畫的收據,對他什麼時候用多少錢跟誰買了哪張畫都非常清楚。

馬奈〈女神遊樂廳的吧臺〉

倫敦科陶德美術館-塞謬爾.科陶德信託基金

余小蕙:這次展覽雖名為科陶德收藏,但展品來源除了科陶德美術館之外,也有其他美術館,甚至私人收藏,能否說明和科陶德之間的關係?

范克萊貝爾根:本次展覽旨在呈現科陶德夫婦的私人收藏,因此我們儘可能匯集他們在世時收藏的作品。絕大部分展品來自科陶德美術館。但科陶德先生過世時,將某些畫作留給了家人和朋友,例如他女兒繼承了一些畫作,之後又傳給她的子女,某些作品被轉賣,最後進入了美術館。

例如這次展覽有三件作品來自倫敦國家美術館—莫內〈聖拉扎爾火車站〉()、雷諾瓦〈小船〉()、秀拉〈格拉維林水道,菲利浦要塞〉()—就屬於這個範疇;但某些畫作仍在私人手裡。另有來自倫敦國家美術館典藏的兩件繪畫—馬奈〈咖啡廳一角〉(-)和梵谷的〈麥田,與柏樹〉(),則旨在呈現科陶德基金購買的作品。

莫內〈聖拉扎爾火車站〉

倫敦國家美術館年典藏

余小蕙:科陶德生前常轉賣收藏品嗎?

范克萊貝爾根:沒有,就賣過三四件吧:現為愛丁堡國家美術館典藏的高更〈馬提尼克島風景〉()--也在這次展覽之列。他還賣了另一張高更,現藏於一家英國美術館;一張塞尚畫他妻子的肖像;以及一張馬蒂斯的舞者,現在在聖彼得堡冬宮美術館。我們不知道他為什麼把這些畫賣掉,可能是他和畫商之間的交易,我認為更多是他可能不是那麼喜歡這些畫吧。他曾說過,他對畫的感受是「真心真意」,這些畫就像他的家人一樣。

高更〈馬提尼克島風景〉

愛丁堡國家美術館

余小蕙:相較於科陶德的收藏史和收藏觀,您怎麼看今天的藝術市場和富豪收藏家?

范克萊貝爾根:今天許多非常富有的人在建自己的美術館和基金會,用另一種方式投資和買藝術品。對我來說,塞繆爾.科陶德給我們的啟發是:買你喜歡的,不為投資,不炒作藝術,也不只為你個人,而是為一個更崇高、更長遠的理想。

路易威登基金會展現了個人和企業貢獻社會的一個好例子。我希望私人藏家能支持已經存在的美術館,若真想成立自己的私人機構,就思考永續經營,有一個清楚的使命,因為即使有錢,若缺少能讓後代切身相關的那顆心和靈*,機構也不會長存。

更多內容請見《亞洲藝術新聞》

年3月號No.

今日藝術書推薦

個展畫冊¥

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Modern)出版這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畫冊,揭示了畢卡索在這一時期的矛盾。

藝術作品、文本和照片揭露了公眾與工作室孤獨、資產階級家庭生活和秘戀、繪畫和雕塑,快樂與黑暗。常見的神話被剝奪,透露他同時身為男人與藝術家,展現了他年的愛情、名譽、悲劇表達了豐富的創造力。

長按二維碼,關注罐新聞

罐新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