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瞭望丨今年暑假怎么过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治疗吗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408.html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暑假作业不再是应试的辅助工具,而是孩子们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探索发现、开展社会实践的平台
  
  ◇遏制暑期违规培训,一纸禁令远远不够,还需疏堵结合、双向发力
  
  

8月12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京剧公益小课堂”的学生在练习基本功牟宇摄/本刊
  
  游学、上补习班、体验社会大课堂……一到暑假,学生纷纷开启校外生活模式。可《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调研发现,这些时髦的活动方式,有的存在安全、质量隐患,需提醒家长、孩子注意;有的则属于违规内容,需相关部门研究治理。与此同时,这个假期在暑假作业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涌现出一些新变化,值得推广借鉴。
  
  游学:价格虚高存安全隐患
  
  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悉尼歌剧院……放眼暑期国际热点游学地,处处晃动着中国孩子的身影。与此同时,叶圣陶笔下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鲁迅少年时生活过的绍兴、红军长征到达的陕北延安以及北大、清华等国内研学地,也吸引了一拨拨的夏令营、游学团。
  
  记者了解到,近年有越来越多孩子将游学、研学列入暑期计划。长期研究和运营游学项目的上海瑞游商务副总经理柴运光告诉记者,花几万元让孩子出国游学,这在过去许多家长眼中是不太能接受的,如今则有越来越多有消费能力的家庭愿意为孩子买单,还将目的地从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扩展到英国、美国、澳洲等。
  
  市场推动下,一些学校也打消了“怕出事”的顾虑,主动组织起学生游学。“年我去舟山调研时,当地学校基本还不敢组织游学活动,现在已经组织了多次去美国的游学团。”柴运光说。
  
  同时多位受访者表示,游学虽有益于孩子开阔眼界,但因游学市场尚处发展初期,一些隐患需引起家长注意。
  
  一是价格虚高。业内人士透露,同样是旅行社推出的旅游业务,打上“游学”的标签,报价就是普通旅行团的1.5倍甚至2倍。最近几天,上海黄浦区的初二女生小颐正在美国游学,19天花掉了约元。
  
  二是暗藏安全风险。近年不时有游学途中发生车祸、性侵事件的报道,令人扼腕叹息。对此,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曦说,游学理应由学校或有旅行社资质的机构来组织,可实际往往落在某些咨询公司囊中。他们一般通过海外对接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游学服务,但这些资源大多缺乏专业资质,有的是境外兼职的华人,有的是从事代理服务的华人机构,还有的是留学生,一旦学生在游学途中发生安全事故,维权往往举步维艰。
  
  三是质量难以保障。陈曦说,市场上的游学或研学服务,大多由培训机构、旅行社或个人举办,多采取层层分包的运营形式,带队教师常常是临时“组队”,有的可能做过户外教练或教育咨询,有的则几乎没有任何从教经验,服务质量堪忧。
  
  陈曦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开展游学、研学服务的机构进行审核,确立“星级名单”,避免鱼龙混杂。家长也应选择正规机构,切实了解、考察相关项目的安全保障措施、过往出行安全系数,以防安全隐患。
  
  补课:违规抢跑仍旧强烈
  
  全国中小学暑假期间,各种学科类补课充斥学生生活。无论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还是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明里暗里,或长或短的补课活动都非常活跃。其中抢跑现象尤为突出。
  
  “暑假就是用来弯道超车的”。武汉市民黄先生对记者直言,他的儿子刚参加完中考,成绩优异,可面对即将到来的高中,他和孩子都不敢松懈,于是暑假报了高一衔接班。“马上就到最关键的三年,不能让假期白白浪费。”
  
  抱有同样心理的上海家长陈女士深信,如果自家孩子不是“牛娃”而又想在竞争中获胜,唯有“笨鸟先飞”,即利用暑期把将要学的知识提前学一遍。为此暑期她给女儿报了初三的全套课程,既有大班课等线下课程“正餐”,也有物理网课等线上“点心”,够女儿忙活整个暑假了。
  
  广州的张女士曾是报班的坚定反对者,这个暑假则动摇了,开始主动给刚读完幼儿园的女儿报幼小衔接班。“身边跟我家孩子同龄的孩子都学会拼音了,有的还能认识好几千个汉字,我怕再不报班孩子上小学后会跟不上,自信心受挫。”张女士言语中充满了无奈。
  
  上述心声折射出当前家长普遍存在的“起跑线焦虑”。这也是催生超前学现象的一大主因。
  
  记者了解到,应试、超标、超前培训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为,可一到暑期,抢跑类培训仍有市场。一位知名培训机构老师对记者说,现在学校教得太简单,难以满足家长和学生的竞争需求。
  
  近日,武汉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部门领导要求老师在暑假补课,因为该区今年的初高中升学率在武汉市位居倒数。同一地区还有初中在职老师联合周边高中老师在水木清华小区和三牛中学对面的小区开设培训班。一位家长对此气愤地说,“课堂不讲重点,课后强制收费补课,太没师德。”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范先佐说,遏制暑期违规培训,一纸禁令远远不够,还需疏堵结合双向发力。在堵方面,要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秩序,坚决剪断中小学招生入学与校外培训挂钩,同时加大违规培训的处罚力度。在疏方面,要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为学生创设书本外学习的有利条件,让丰富多彩、有益身心的活动填满孩子暑期生活。
  
  教育部对此已有相关部署,但社会层面由于尚未构建起针对中小学假期的综合服务体系,学生要大规模走进社会大课堂尚有难度。
  
  暑假作业:
  
  从书本知识走向社会大课堂
  
  积极的变化也开始萌芽。一些学校在传统的暑假作业上动起巧思,学生因此出现了从书本世界走向社会大课堂的可喜变化。
  
  在沈阳,垃圾分类成为暑假作业的新题材。沈阳市皇姑区童晖小学德育主任李衣铭介绍,他们今年设计了一项暑假作业叫“阳光志愿者”,主要是利用沈阳刚刚启动的垃圾分类工作,鼓励学生暑假到社区做垃圾分类宣传员和监督员,学生开学后分享心得。“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作业增强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同时带动家长一同参与,实现‘小手拉大手’。”李衣铭说。
  
  在广州,传统文化受到中小学青睐。记者发现,当地有的学校让学生探索海上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有的让学生去了解一个或几个历史人物,有的让孩子根据学校特制的博物馆地图去探访相关博物馆,最后以手抄报或研学报告形式提交探索成果。
  
  在武汉,感悟大自然受到推崇。武汉市江汉区取水楼小学今年布置的暑假作业是,“请同学们听一听夏天的蛙鸣、赏一赏美丽的荷花、尝一尝甜美的瓜果……用绘画、照片、自然笔记等方式,将自己的所观所感记录下来。”
  
  记者近日走访多地发现,厚厚的暑假作业本已淡出孩子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有趣有料的多元化作业,孩子们直呼“这样的暑假作业我们不嫌多!”
  
  受访专家表示,今天的暑假作业不再是应试的辅助工具或手段,而是孩子们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探索发现、开展社会实践的平台。这一变化正是多年推行素质教育开出的一朵“鲜花”。
  
  (采写记者:廖君王莹郑天虹仇逸)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